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座号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一)(二)(三)(四)得分一、积累运用(24分)1.阅读下面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势力越来越大,占据的地盘越来越广,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成为既累赘.又biè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成为不只累赘,而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kǎi系之了。请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累赘.()biè扭()拖沓.()感kǎi()2.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弃腾、的壮丽景象。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投入大自然的。A.光芒一碧万顷心曲怀抱B.辉煌一泻千里心扉怀抱C.光芒一往无前心扉情怀D.辉煌一望无际心曲情怀3.下列语段中的画线句均有语病,请根据要求进行修改。(2分)①紫鹊界梯田培育着厚重悠长的瑶族文化。②湖南隆回县虎形山花最是唯一一支保持完全最古老风俗的瑶族,他们依然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且保持了与世无争、勤劳质朴的传统。(1)第①句中,词语搭配不当,应将改为(2)第②句语序不当,应将与互换位置。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老马》等。B.《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责有训练乐工,制定乐谱,采集歌词等。魏晋南北朝时将乐府收集编录的诗称为“乐府诗”。C.《孙权劝学》节选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D.普希金是俄国诗人,代表作有《自由颂》《未选择的路》等。5.下列句子填写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少男少女们从我的身边走过,飘动的黑发,,仿佛整个世界都洋溢着他们的歌声和笑语。A.清澈的眼神,鹿一般轻盈的脚步,腮边的红晕像两朵花B.鹿一般轻盈的脚步,眼神的清澈,花一般清新的红晕C.清澈的眼神,花一股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D.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清澈的眼神6.综合性学习。(6分)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在这一天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广泛地认识到。读书可以让我们享受和撷取人类文化的成果,让我们的心灵世界逐渐变得广阔,变得丰富多彩。少年正是读书时,热爱读书吧!让书陪伴你一生。现在,同学们准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1)请你给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2分)(2)请你写出一条你搜集的名人读书的方法。(2分)(3)为了更好地开展本次活动,请你向学校有关部门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2分)7.按要求填写名句。(6分)(1)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3)在《春夜洛城闻笛》中,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4)赵师秀《约客》一诗中,描写江南梅雨时节清新幽静可爱景色,交待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衬托诗人孤寂,无聊心情的两句是:,。二、阅读理解(36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5分)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8.诗的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2分)9.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二)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0—13题。(10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苔痕上.阶绿()(2)不蔓.不枝()1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12.【乙】文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2分)13.仔细阅读两文,说说真正的君子应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2分)(三)阅读《最苦和最乐》节选,完成14—17题。(9分)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②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③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了一层责任。有了这种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的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了。④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得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⑤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二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得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14.在选文第①段中,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先否定其他答案呢?(2分)15.请你说说选文第④段中加点的两个“苦”字的含义。(2分)①这种苦.乐循环苦:②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苦:16.从选文第④段文字看,作者是怎样论证他的观点的?试简要分析。(3分)17.请简要说说你对“你若是要逃避,反而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一句的理解(字数30字左右)。(2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12分)燕子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一次:长亭外,古道边……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的,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盘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也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心中充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直到去年的夏天,因为内政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国家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注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在那个时,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的孤单。在我的朋友里,有好多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可以马上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唯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在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其实,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已心里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注】席慕蓉,台湾知名画家、文家和诗人。祖籍内蒙古,1943年生于重庆,1954年迁居台湾,1963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8.作者在文中记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进行概括。(2分)19.当“父亲”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后“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你认为“父亲”“可惜”的分别是什么?(4分)20.本文以“燕子”为题记叙了两件事,但第一件事却与“燕子”无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作者通过这两件事悟出了什么道理?(4分)21.联系全文和作者经历,说说作者为什么“舍不得”“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2分)三、写作。(共4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毛毛虫问蝴蝶:“怎么才能成为一只蝴蝶?”“首先要有飞行的渴望,其次要敢于冲破束缚你的安全而温暖的茧。”“那不是死亡吗?”“表面上是死亡,实际上是新生。”有些时候我们不是因为难就不敢做,而是不敢做才变得难了。这就是勇气。成长中,我们会碰到束缚我们的“茧”,但只要凭借勇气、自信、坚强
本文标题: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615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