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四章发展理论__对现代化理论的修正
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本科生秋季课程发展社会学主讲人:狄金华博士第四章发展理论——对现代化理论的修正教学目的本章是关于发展理论的介绍,主要阐述的是依附理论与世界体系理论的相关知识。通过本章的介绍,需要理解和把握发展理论的产生及其对现代化理论的修正内容。本章内容第一节依附理论第二节世界体系理论第一节依附理论依附理论产生的现实背景1950年代,拉美一些国家听从联合国学者和专家的建议和宣传,复制现代化理论提供的“西方化”和“增长第一”的发展模式,带来了一些负面效果。尽管经济增长了,但经济结构却日益恶化了。(1)一部分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已经缩小,但绝大部分穷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反而拉得更大。(2)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3)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几乎渗透到了欠发达国家的每一个经济部门,控制了欠发达国家的许多经济命脉。(4)发达国家的经济波动和不景气,都通过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的活动,成功地转嫁给欠发达国家,使欠发达国家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5)欠发达国家的外债负担日益加重。此外,由于欠发达国家内部的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悬殊,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国内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依附的含义“依附”这一概念是上个世纪60年代,由拉美学者在对不发达国家发展问题的讨论中提出的概念。他们认为,依附既是不发达的表现形式,也是不发达的根本原因。“依附是这样一种状况,即一些国家的经济受制于它所依附的另一国经济的发展和扩张。两个或更多国家的经济之间以及这些国家的经济与世界贸易之间存在着互相依赖的关系,但是结果某些国家(统治国)能够扩展和加强自己,而另外一些国家(依附国)的扩展和自身的加强则仅是前者扩展——对后者的近期发展可以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的反映,这种相互依赖关系就呈现依附的形式。”——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所谓依附性决不是通常所说的互相依存的关系,而是从属或屈从的不平等的权利关系,依附理论是关于一种特殊形态的资本主义“发展”形式的理论。从资本主义体系的空间结构的角度讲,这样的“发展”形式只存在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边缘地带,而这种所谓的“发展”的结果是通过价值的转移,促进了资本主义中心地区的发展或发达,同时导致了边缘地区的欠发达。欠发达状态并不同于未发展状态依附理论的基本视角依附理论的基本立场有两个:一个是反对现代化理论那种只以社会内部因素来分析非西方欠发达国家社会不发达的问题,而是主张从西方发达的中心国家与非西方的欠发达国家之间政治经济的依附关系来解释非西方国家欠发达的原因;二是坚决地对现代化理论所推崇的“发展即为西化”模式,认为“西化”事实上是在将非西方欠发达国家纳入到一个不平等的世界体系之中,在这一体系中欠发达国家将陷入到依附状况之中,其发展道路也将变得更加迷茫。现代化理论——以“比较成本说”为基础认为国家之间的贸易为各国提供了互通有无的机会,同时也为各国提供了平等的发展机会,非西方的欠发达国家可以而且应该充分利用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促进本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以改变本国的欠发达状态。依附理论学者汉斯·辛格分析指出,由于特定种类的技术知识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因此在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中非西方欠发达国家总是获利很少。依附理论者通常认为,国际贸易是西方发达国家控制和剥削非西方欠发达国家的一种途径与手段,正是在这种不合理的贸易体系下,非西方欠发达国家不得不依附于西方发达国家,在为西方发达国家提供发展条件的同时,自己却陷入了困境之中无法得到发展。依附理论者在反对不平等的世界经济贸易体系的同时,也坚决地反对现代化的“西化”模式,认为西化与依附化的过程是相互交织在一起并相互促进的。依附理论与现代化理论相反,不是注重内部因素,用社会内部的因素特别是传统价值观来解释非西方欠发达国家的不发展,而是注重外部因素,用“中心”和“外围”之间的关系来审视外围地区的欠发达。如果把现代化理论视为“内部因素决定论”的话,那依附理论则可以称作为“外部因素决定论”。悲观的依附论:依附性与欠发达(霍布森——普雷维什——弗兰克与阿明)霍布森坚持认为,发达国家通过向不发达地区输出资本、积累资本的制度,通过经济扩张和政治统治的结合,甚至通过使用军事资源来维护对不发达地区生产活动的控制,建立起了发达世界与不发达世界的不平等关系。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认为,世界经济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由核心和边陲两个部分构成,核心和边陲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不平等的,核心国家通过不公正的贸易条件剥削边陲国家。这正是导致不发达国家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普雷维什的“核心—边陲”概念,后来通过弗兰克和阿明等人发展成为依附理论。劳尔·普雷维什(RaulPrebisch)弗兰克在吸收普雷纳什“中心——边陲”思想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大都市——卫星城”的概念。他断言,理解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大都市——卫星城”之间的关系是理解拉丁美洲国家欠发达根源的关键。弗兰克认为,正是在历史上久已形成的资本主义体系中,作为“大都市”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剥夺、剥削着作为边缘的“卫星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剩余,才造成了后者的欠发达。一旦一个地区或国家沦为外部资本主义中心的边缘地区,中心—边缘的资本主义矛盾和剥削结构就会在其内部复制出来,按照这样的原则来重新组织这个地区或国家内部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形成本地区或国家内部的中心的发展和边缘地区的欠发达,从而成为本地区根深蒂固的“内在”结构。“大都市——卫星城”的关系不仅存在于世界的层次,而且存在于每一个卫星国家的社会内部。对“依附链条”的论述是弗兰克依附理论的重要内容,弗兰克认为,在商业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时期,欠发达国家被卷入世界潮流之中,被迫接受国际化的生产分工,从而在其国家及其内部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一个“依附的链条”。通过这一链条,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剩余流向了发达国家。弗兰克认为,要阻碍这种经济剩余的剥削就必须打破这一依附的链条。乐观的依附论:依附与发展(费尔南多·卡多索和恩佐·法莱图)卡多索和法莱图看到,在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国内市场和资产阶级的国际化。“和依附相联系的发展”同时伴随的是私营民族产业、国外部门和公共部门三个经济部门的有分化的扩张。从政治上说,“和依附相联系的发展”需要把握这些经济部门的利益群体之间建构一种相互关系的系统。这些研究使得传统的“依附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把停滞模型建构推向对依附性发展的分析。费尔南多·卡多索恩佐·法莱图埃文斯创造了“依附性发展”这个标签,认为“依附性发展”既包括资本的积累,同时也蕴涵着边缘地区的一定程度的工业化。“依附性发展”是依附的一种特例,其特征是国际资本和国内当地资本的联合或结合,国家也积极参与其中,三者的联合是依附性发展的基本因素。依附性发展早在传统的依附时期和“出口型增长”时期就已经在一些国家发生了。它不是依附的反动,而是依附和发展的结合。依附理论的局限性1、对立的二分法2、没有指出从欠发达走向发达的途径3、外因决定论4、依附与发展的关系5、依附理论的普遍性第二节世界体系理论一、世界体系理论的兴起世界体系理论的兴起与经典现代化研究和理论批判紧密相关。1970年代西方学术界掀起一股反“现代化理论”和反“西方化”的思潮。国际环境运动的兴起,促进了反“现代化理论”观念的传播。1960年代,沃勒斯坦研究了非洲国家如加纳的发展,认识到现代化理论的局限性,并开始对其进行批判,把发展中国家纳入到世界整体发展中进行系统研究。世界体系理论采用了依附理论的核心—边缘的分析概念,增加了半边缘地区,认为核心国家和边缘地区的关系是依附关系,在本质是剥削关系。西方学者把世界体系理论看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分支。沃勒斯坦认为:“世界经济基本的政治现实就是一种不断变化形式的阶级冲突:公开的阶级意识与种族—国家意识的对立,国内的阶级和跨国的阶级的对立。”沃勒斯坦二、世界体系理论的观点沃勒斯坦把它分为10个方面:(1)周期和趋势(2)商品链(3)霸权和竞争(4)地区性和半边缘性(5)融入和边缘化(6)反体系运动(7)家庭(8)种族主义和性(9)科学和知识(10)地缘文化和文明。这些方面归纳起来涉及三个层次,分别是世界经济体系、世界政治体系和世界文明世界经济体系首先,世界体系具有单一的世界经济基础。其次,劳动分工将世界分成三个地带:中心地区、半边缘地区和边缘地区。其三,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不断把外围地区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使之边缘化;中心和边缘的不等价交换,保证了资本主义的运行和资本的积累。其四,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着停滞和扩张的长周期运动;扩张期经济增长从中心向边缘扩散,停滞期首先损害的是边缘地区的利益。其五,国家经济地位是变化的,国家经济地位的地理分布也是变化的。其六,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趋向于扩大不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差距,趋向两极分化。世界政治体系首先,现代国家和国家体系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独特产物,国家的形式、实力和边界都在不断变化,国家体系一直在扩展。世界体系的国家体系是多重的。其次,国家体系的变化包括两个对应的过程:核心化过程和边缘化过程。其三,国家体系的运行存在周期性,称为霸权周期。其四,国家体系中的霸权是一种机制,它有三个物质基础。其五,霸权统治时期的国家体系是暂时稳定的。其六,霸权国家可以运用自己的国家政治机器,为本国资本在世界市场获得最大利润,提供垄断的政治条件。世界文明沃勒斯坦认为,当我们将文明看成是不同习惯、结构和文化而讨论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应该将其放在一个历史体系中来分析。自牛顿力学产生以来,追求科学是文明的象征。这一思潮伴随英国工业革命以及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文明,这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文明上的表现。对于核心国家创造的科学文明,边缘国家处于两难境地,很难作出有效的反应。世界体系理论的三个观点:第一,作为人类行为的决定性因素,经济活动和阶级斗争比政治和集团冲突重要,它关注国际统治层次,以及各国和不同阶级的斗争;第二,一个已经统一的世界经济体系由处于不同等级的一些阶级统治国家组成,这些国家靠经济力量集合在一起,形成了发达国家外围到处存在的不发达;第三,现代世界经济的特征在于它面临固有的矛盾,以及按照宿命论的法则运行,那些法则支配着它的历史发展、不可避免的危机以及最终的灭亡。世界体系理论的六个变量。霍普金斯和沃勒斯坦(2002)认为,1945~2025年世界体系处于发展的转型时期。他们提出了现代世界体系的历史演进的六个分析变量,并认为六个变量是相互联系的,而每一个变量都不会孤立于其他变量而独立发展。这六个变量是:国家间体系、世界生产结构、世界劳动力结构、人类福利模式、各国的社会凝聚力和知识结构。三、世界体系理论的局限(1)中心和外围国家的划分没有定量标准;(2)着重从世界体系角度分析世界发展,相对忽视了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作用;(3)概念比较混乱,理论自身的矛盾比较多;(4)世界体系层次分析不能反映世界发展和现代化的全貌等。四、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与中国为什么世界体系偏偏诞生在欧洲,为什么资本主义没有诞生在中国?谢谢!
本文标题:第四章发展理论__对现代化理论的修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61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