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十五章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发展经济学-温州大学,韩纪江)
第十五章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引子印度的潜力印度有15%的人口不会读和写,更多的人是“电子文盲”;印度整体经济并不发达,科学技术亦称不上先进,但印度的软件业却如日中天,印度有可能跨越工业时代,直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1990年印度软件业的出口额几乎为零,到2000年就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印度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人才储备库。该年在全球被评为软件能力成熟度(CMM)5级的40家企业中,印度占29家,超过了美国。目前在美国硅谷新崛起的2000多家公司中,有800多家是印度人创立的,在硅谷工作的印度裔美国人多达30万,他们的人均年收入高达一二十万美元;在其他西方的著名大公司里,也有大量印度科技人员担任尖端技术的研究工作。多年来印度都在尽力建立一套体制,为受过良好训练的人提供致富的机会。在印度,软件工程师的平均月薪是4万卢比,一般汽车司机的平均月薪收入还不到4000卢比,因此,印度软件工程师非常敬业。因为培训一个司机只需要几天就可以了;而培养一个软件工程师则需要十几年、二十几年。印度政府深知自己的国力有限,对于科学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如果平均使用力量,犹如杯水车薪,必将收效甚微。因此,印度政府一旦看准了某项技术或者某个产业对提高国家整体实力有利,就会加大力度予以扶持。早在1984年拉甘地上台之时,政府就极为重视计算机的开发和利用,拉甘地被国人称为“计算机总理”。本章提要本章首先介绍了平衡与不平衡发展战略,分析了平衡增长的含义和理论依据、不平衡增长的含义和客观必然性、不平衡增长的途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问题。本章第二部分介绍了区域发展战略,确定地区经济启动次序的基本原则有合理区位原则、发展极和增长点优先原则、全局协调原则等,确定经济启动的一般次序有发展极优先启动、经济特区优先启动等。本章第三部分介绍了部门经济发展战略,确定经济部门启动次序的基本原则有市场导向原则、资源禀赋与资源优势原则、效益及可持续发展原则、可行性原则等,国民经济各部门启动的一般次序有基础产业、支柱产业、高技术产业、高效率产业、朝阳产业优先启动等内容。本章最后分析了外向型经济战略的意义、特征、基本类型,对初级产品出口战略、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的有关内容进行了分析。第一节平衡与不平衡发展战略20世纪50年代,西方经济学者根据不同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相继提出了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两种基本发展战略。这两种战略的观点既相互对抗,又相互补充,对发展中国家选择经济发展道路有着深远影响。一、平衡增长的含义及依据平衡增长,是相对于不平衡增长而言的。顾名思义,平衡增长是国民经济体系中各部门各行业同时启动,协调发展,一同增长。平衡增长,在理论上要求储蓄与投资、生产与消费、工业与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固定投资和生产投资之间都必须达成均衡,以充分发挥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作用,促进经济整体的全面启动和协调发展。1平衡增长理论平衡增长理论是研究国民经济全面平衡增长原理、动因、机制及对策的理论。平衡增长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纳尔逊的人口陷阱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等,在实质上都蕴含着平衡增长的基本思想,都属于平衡增长理论范畴。平衡增长有多种途径和方式。一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投资规模、和投资量的平衡增长,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生产部门之间的互补和整体性,使国民经济一举摆脱贫困,实现经济的成功启动和增长。二是强调各资源要素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高效率配置,寻求生产和消费、储蓄和投资、增长和发展的合理搭配,实现资源的高效率开发利用和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增长。三是重视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强调良性投资和储蓄机制的形成,通过全面大规模投资,一劳永逸地解决资本积累和经济启动与增长问题。2平衡增长的理论依据平衡增长理论以大规模投资所产生的外部经济效益为理论依据的。概括起来有如下4个方面。(1)市场需求的不可分性。在一个运行正常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各种产品都在市场需求总量中占有一定的份额,在数量和质量上不可或缺,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当经济发展使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后,就会使消费者同时增加对衣、食、住、行、用等多种产品的需求,而不是部分产品的需求。这种客观存在的市场需求的不可分性,要求在产品的生产和供应上,进行大规模的全面投资,以满足消费者对各种产品的消费需求。换句话说,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对各种产品的全部需要,而不是仅提供几个或部分几个产品。经济发展不仅体现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且还体现在产品种类、档次的不断丰富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首先体现在对多种不同产品的消费满足上。吃好、穿好、住好、行好,才是美满幸福的生活,才意味着真正的经济发展。(2)社会固定投资的不可分性。社会固定投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它由交通运输设施、邮电通信设施、动力供应设施、水利工程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科学教育设施等多种因素所共同组成。社会固定投资效益的发挥,是以各种设施的相互配套、相互协调为条件的。如果任何一方面的固定投资滞后,都将使社会基础设施的整体效益大打折扣。可以想象,一个高楼大厦林立、马路纵横交错,拥有现代化车站、机场和几百万人口的大都市,如果严重缺少能源和水的供应是个什么状况。例如仅仅缺水一项,给我国华北地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就达2000多亿元,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则更加无法估计。这活生生的事实,从反面证实了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可分性。基础设施投资的配套,就意味着更大的外部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的发展。(3)投资和储蓄的不可分。国家不论贫富,现成的积累起来的资本总是有限的。在发展中国家和贫穷落后地区,资金的大规模积累就更为困难。显而易见,平衡增长理论要在具体实践中兑现,首先必须解决大规模资金的来源问题。罗森斯坦-罗丹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一旦具备大规模投资的资金条件,就不应该因担心后续资金的短缺而延缓或放弃投资。因为,大规模投资的结果,不仅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在进行大规模投资的同时,注入和建立了一种有效的资金积累机制。大规模投资,不仅可以推动消费,而且还可以提高社会储蓄率,扩大投资的资金来源。因此,投资和储蓄在机制上是不可分的。投资和储蓄这种循环积累、不断复加的机制一旦建立,就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金源泉。(4)固定投资和生产投资的不可分。首先,和固定投资一样,直接的生产性投资也是不可分的,这是由市场供求的总体性所决定的。生产投资和固定投资的不可分性,要求二者的投资活动必须同时进行,以充分发挥两种投资之间的互补性和整体性,形成巨大的投资合力,推动经济的快速启动和发展,一举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和人口陷阱的遏制,顺利进入快速的经济增长轨道。生产和固定投资的这种内在联系和不可分,要求二者在具体的配置上要科学合理,城市设施、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要和工厂、企业的发展在最大限度上相互配套,以产生尽可能大的综合效益。但是,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资本积累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使平衡增长的可实施性大打折扣。为了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条件下实现经济的启动和增长,学术界又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二、不平衡增长1不平衡增长的含义与平衡增长不同,不平衡增长是指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某些行业和部门优先启动,率先发展,首先增长,而后带动其他行业和部门进行启动和增长的经济发展理论。不平衡增长,是平衡增长的发展。它成功地解决了经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大规模筹集资金的困难,把经济的全面发展转变为局部的突破和启动,具有很强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在国民经济活动中,任何一项投资都能产生向前和向后的连锁效应(LinkageEffects)。向前的连锁效应具有刺激前一生产阶段投资的作用;而向后的连锁反应则能刺激更高生产阶段的投资,这是不平衡增长的重要理论基础。例如,对汽车制造业进行投资,向前可以刺激炼钢、炼铁、采矿、矿山建设和地质勘探等行业的发展;向后可以刺激推销、维修、保险、公路建设、城市建设等许多和汽车有关行业的发展。不平衡增长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部门和地区经济发展次序的一种理论,他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赫尔希曼(Hirschman,A.)、罗斯托、佩鲁(Perroux,F.)等。针对于发展中国家资本、技术等要素短缺的现实,经济发展优先次序的正确选择,就成为能否实现经济启动的关键。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贫穷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进行全面投资、全面启动、全面增长是不可能的,主张把有限的资金有选择、有重点地投放于特定的产业和区域,以求首先在关键的产业和地区实现突破和启动,产生示范效应和连锁效应,诱导出新的投资机会,逐步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启动。2平衡增长的不可能性根据凯恩斯理论,当经济处于小于充分就业状态时,投资和消费支出不足,国民经济运行处于低迷或萧条状态,失业和资源浪费闲置大量存在。在发展中国家,这种状况的存在就意味着贫困。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根据凯恩斯理论惟一有效的措施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即通过刺激消费和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但是,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因缺乏干预的物质基础,而使增加投资、刺激消费等措施根本无法实施。所以,平衡增长是不可能的。3不平衡增长的客观性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是客观存在的。经济发展历史表明,不论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内,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都是不平衡的。发达与不发达、先进与落后、富裕与贫穷等反映的都是国与国之间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平衡增长理论还认为不平衡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可以使企业通过连锁效应、示范效应,来推动经济由局部向全局的发展,增长差异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不平衡增长理论还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一旦在总体上形成均衡,则该国的经济增长也将趋于缓慢或停滞,增长的动力就将削弱或消失。对于经济先进地区来说,落后地区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要素,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水平,有利于吸引企业到落后地区进行投资。而对于经济落后地区,外来企业的投资,就是推动当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处在一个低水平的平衡(低稳状态)之中,没有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去唤醒和打破这种贫穷落后的低稳状态。不平衡增长,可以通过引致投资的方式,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效益。不平衡增长的经济增长点可以明确显示出被投资行业的获益性和收益大小,人们可以根据获益性的大小,把有限的资金,优先投入到收益最大的项目或行业上。因此,不平衡增长从机制上保证了贫困地区有限物力、人力、财力的高效利用和配置,避免了平衡增长中的平均投资对有限资源的浪费或低效率利用。4不平衡增长的基本途径由于引致投资的作用,不平衡增长,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经济的逐步启动和增长。第一,在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基础设施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有限的资金,可以重点投放于能源、动力、交通、通讯、教育、医疗等基础行业,打破经济启动和增长的瓶颈制约,实现经济的成功启动和增长。因此,最低限度的社会固定投资,不仅是直接生产投资的先决条件,而且还可以产生良好的外部经济效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和投资风险,刺激私人投资,吸引外来资本。第二,在资本短缺情况下,有限的资金可以优先集中投放于效益好的生产企业,充分发挥资金集中使用所产生的规模效益(EconomiesofScale),使骨干龙头企业,以较高的素质起步和发展。然后,再用生产中积累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种投资方式有利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利于保持本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和独立自主能力。5不平衡增长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平衡增长,可以使瓶颈行业经常不断地突现出来,有利于投资对象的选择。实践证明,不平衡增长为资金严重短缺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新的经济发展思路和路线。不平衡增长,便于利用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能有效地保证有限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不平衡增长,既
本文标题:第十五章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发展经济学-温州大学,韩纪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62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