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紧缩城市理念的发展及对中国城市的借鉴
紧缩城市理念的发展及对中国城市的借鉴王运静,李强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E-mail:yunjingw@iers.cn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规划史上三种不同派别的城市形态,即集中派、分散派、折中派,及其发展历程;随后着重介绍了集中派主张的城市形态——紧缩城市,并论述了目前紧缩城市在城市密度与规模、城市交通、能源消耗、生活质量4个方面所进行的研究;最后分析了中国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说明了紧缩城市理念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借鉴意义。关键字:紧缩城市,宜居城市,生态环境,公共交通系统,中国1.引言迄今为止,城市已有6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这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人类创造了辉煌的物质、精神文明,城市作为居民进行各种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和物质载体也越来越发达。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西方国家兴起的“城市郊区化”浪潮已经影响到世界各国的城市发展,并由此产生了严重的城市蔓延现象。城市用地的急剧膨胀和人口的增加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城市的气候变化(如城市的热岛效应)和环境污染,包括水、大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二是自然资源的枯竭,特别是淡水资源、耕地的过度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此外由于城市人口的迅速、大量的增加,也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教育与卫生等基础设施服务滞后等[1]。这迫使人们不得不对城市发展规划以及由它引发的生态环境及社会问题产生的新的思考,即到底什么样的城市才是真正的“宜居”城市。针对上述问题,许多国家都试图利用规划系统来达成遏制城市蔓延的目标,于是城市规划专家和学者纷纷提出不同的城市发展规划方案。在耕地资源不断损失的今天,这方面的规划方案大多是以追求更大程度的城市紧缩为目标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欧洲规划界所主张的紧缩城市(CompactCity)发展理念[2]。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与此同时,一系列中国式危机[3]应运而生,因此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经验和教训、研究紧缩性城市理念的发展对中国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2.集中派、分散派和折中派:城市发展不同时期的主流派别城市是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城市的发展依赖于良好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自然环境。城市形成初期的发展,主要是从防御功能来考虑的[4]。但是随着社会形态、政治体制、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发展越来越走向综合化。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城市发展非常缓慢,中1世纪后,商品经济和海上贸易的发展促使城市发展加快,城市数目也有所增加,但规模仍不大。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到来,城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化初期,为了方便人们到工厂工作,城市建设者们在工厂的外围修建了大批工人居住区及生活服务设施,随着工业化的扩大,人们又在外面继续修建工厂及住宅区,这样圈层式的不断向外扩张,城市不断向郊区扩展。此时面对大片未开发土地,城市规划者们提出了城市分散化发展的主张。城市分散化发展的观点最初由罗伯特·欧文[2][5]等人倡导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埃本尼泽·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并于1909年在英国建成第一个田园城市莱奇沃斯[6][7]。后来伊利尔·沙里宁[8]、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等人又将这种观点不断发展扩充。1935年,赖特提出一种新的舍区规划构想——“广亩”城市[2]。分散论的初期主要表现为卫星城的建立与发展,先后经历了“卧城”、“半独立的卫星城”和“独立的卫星城”3个阶段。这种分散化发展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发展仍以迅速分散化为主。二战后,在一些发达国家,由于城市中心居住环境的恶化以及汽车交通的发达,出现了“郊迁”的现象,这也更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分散化发展。工业社会带来的城市高度发展,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不断地向农村蔓延,大量耕地损失、拥塞增加、社会安全受到威胁,同时由于城市内人口的高度积聚,城市也成了环境污染、生态和社会问题的汇合处。随着可持续发展的呼声越来越大,城市可持续发展便成为了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焦点。到底怎样的城市形态才是可持续的和适宜居住的呢?1935年,针对城市扩张在环境和土地等方面给人类带来的种种威胁,在可持续发展旗帜的驱动下,勒·柯布西耶作为集中派的首要代表,提出倡导城市的高密集化发展,并主张实行城市遏制政策[2]。勒·柯布西耶是城市规划领域的集中主义者。与欧文等人的观点不同,他认为城市的拥挤可以通过提高密度来解决,而摩天大楼则是人口集中、避免用地日益紧张的一种极好手段;同时他还认证了一种新的城市布局形式:它可以容纳一个新型的、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这个系统由布局在地面上的铁路和人车完全分离的高架道路结合起来[2][9]。1922年他发表的著作《明日的城市》中明确提出要构建一个容纳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紧缩城市的雏形,并于1951年制定了印度昌迪加尔市的总体规划。他的思想深刻影响着后人对城市形态的思考[8]。另外,主张城市集中化发展的代表人物还有伊恩·奈恩、雅各布斯等。与英国和欧洲代表的紧缩论相类似,美国针对国内边缘城市主义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蔓延现象,也产生了“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SmartGrowth)的规划思潮,二者不约而同的提出了减小尺度、增加密度、发展多样性、增进交流等原则[10],这与紧缩城市理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当然,由于分散论和集中论都有各自不可避免的缺点,有人便提出了采取折中的立场。折中论将集中论和分散论这两种对立的观点结合起来,他们支持城市更新,也赞成保护农村2土地,但又提倡城市遏制,并期望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完美结合。显然折中的立场太过理想化,似乎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占据主流。因为在城市发展的不同时期,集中论和分散论都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城市规划的主流形态有所不同。在19世纪末以前,城市形态基本上以分散化的扩张发展为主,而到了20世纪中期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扩张给城市带来的巨大问题和压力,城市规划也变成主张以发展紧缩城市为主。在城市形态发展过程中许多不同派别的代表人物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为城市形态的进化作出了贡献。(见表1)表1不同规划时期的代表派别年代人物代表作理论1800罗伯特·欧文《新社会观或论人类性格的形成》把新拉纳克厂办成巨大的试验场提出“新协和村”(NewHarmony)方案1850泰特斯·萨勒特萨尔泰1900埃本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田园城市运动;莱奇沃斯;支持城市更新与城市遏制,城市与农村的结合1934伊利尔·沙里宁《城市,它的生长、衰退和将来》“有机疏散”理论1935赖特《建筑实录》“广亩”城市1955奥斯本、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倾向于更小的住宅密度,新建小城镇并改造城市分散派1992德扬·苏吉奇《百里城》一百英里的城市,批判《城市化》1922勒·柯布西耶《明日的城市》《走向新建筑》拉·维勒·拉迪尔斯;“现代城市”;城市按功能分隔;印度昌迪加尔市规划[11]1955奈恩反击“城乡一体化”1960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密度造就城市的多样性1971德-沃夫勒《城市化》提出高密度城市形态、多中心化城市1973丹齐克&萨蒂寻求四维空间,通过紧缩来克制扩张1993彼得·卡尔索普以公交为导向的开发项目TODS集中派1994卢埃林-戴维斯城市密度提高利于保护农村开阔地折中派19941995胡伯&洛克重新评估高密度利用的得失,指出尚未得到“过度拥挤”的任何好处3.紧缩城市:一种宜人并可行的城市形态紧缩城市最积极的倡导者是欧共体,到目前为止,由欧共体公布的《城市环境绿皮书》中对“紧缩城市”的阐述是最具启发性的。以遏制城市扩张为前提,他们将紧缩城市作为一种解决居住和环境问题的途径,把它解释为一种高密度的、综合利用的城市,是结合了某种3形态、规模、控制和多样化活动的综合体。紧缩既指建筑物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城市生活、功能应当在空间上紧靠在一起,还指建设更高密度及容积率的城市社区,以发挥城市的综合集聚效益。目前有关紧缩城市的研究主要是从城市密度与规模、城市交通、能源消耗、生活质量4个方面及其相关性进行展开的,而研究的核心和出发点都是交通问题[2]。首先,城市模式与城市规模结构是影响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各大城市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交通阻塞问题,而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并非由交通资源不足引起,而在于交通设施结构不合理、有效供给不足。一般来说,与居住在小城镇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居民相比,大城市地区的居民往往交通需求较少,因为在这些地区基础服务设施较发达,人们生活很方便,尤其是公共交通设施发达,人们可以方便的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这不只是单纯的人口密度的反映,而且还反映了一个地区所能提供的休闲、娱乐、就业等机会和服务设施的范围,以及对公共交通的支持能力。也就是说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各种服务和设施很齐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可以满足当地人的需求,从而减少了人们选择到其他地方的次数;另外当人口密度增加到足以支持公共交通,也就会对私人车辆的拥有和使用带来了一系列的限制。此外,紧缩城市的研究还是把很多注意力投向了高密度的大城区在降低由交通带来的能源消耗中所带来的好处。通过对美国10个不同人口密度的城市的石油消耗率的分析,发现它们的差异达到了40%。研究发现城市密度与人均石油消耗量之间也存在着某种规律性的联系。另据美国城市区域的调查,大气中67%以上的一氧化碳、92%以上的碳氢化合物均是汽车排放物,由此可见,机动车是城市主要耗能源和大气的主要污染源[2]。这说明,如果要减低能耗及尾气排放量,就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城市密度并改善公共交通系统。至于生活质量的问题,郊迁现象的普遍出现足以说明,一方面我们的城市生活质量确实在下降,另一面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环境质量了。城市密集化、可持续性及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可以支持并提供优质的文化与娱乐设施及服务是城市的优势之一。通常,一个地区的人口越多,设施和服务可供选择的范围就越大,质量也就越高。另外其他的服务和配套设施也很重要,比如学校、公园等。生活质量是城市走向“宜居”城市的关键,究竟什么才是“宜居”城市?著名学者俞孔坚曾这样解释:所谓“宜居”城市,就是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它必须具备两大条件:一个是自然条件,这个城市要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安全的步行空间、人们生活所需的充足的设施;另一个就是人文条件,“宜居”城市应是人性化、充满文化底蕴和人情味的城市。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紧缩城市的理解也更加科学了。很明显,紧缩城市的发展模式强调居住、工作、交通和休闲的综合功能配套完善,它主要是提倡一种密集而多样变化的城市,通过城市功能的相互重叠来增加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消耗和污染,追求可持续发展,特别反对功能分区,避免城市向郊区和乡村扩张,反对小汽车的统治地位,主张步行和建立邻里关系,杜绝社会分化[13]。在紧缩城市中,最重要的是商业生活文化功能与居住功能的紧4凑以及与就业地点的相对接近,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自然资源营造舒适、安全的城市环境[14],进而构建“宜居”城市。3紧缩城市理念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借鉴意义城市化过程是全球各国发展的一个趋势。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到现在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15]。城市化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从1979年的18.96%,到2006年已经达到了40.2%。城市数量更是从1979年的216个发展到2004年的668个,20年间增长了3倍[16]。我国城市化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形成了一些大的城市群、城市带。较具规模的有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城市群,以上海、苏州、无锡、南京、杭州、宁波等城市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等城市为中心的
本文标题:紧缩城市理念的发展及对中国城市的借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63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