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送东阳马生序》一句一译(含习题)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注释+翻译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余:我,作者自称。嗜学:特别喜欢学习,主要指读书。致:招致,取得,这里指买到。每:时常。假借:借,同义复词,假也是借的意思。于:向,介词。之:的。手自:亲手。笔:用笔,名词作状语。计日:计算(约定还书的)日子。以:连词,用法同“而”。我小时就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就经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时送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砚:指砚中墨水。冰坚:结冰结得很坚硬,即结成了坚冰。冰,用为动词,结冰。怠:松懈,懒惰。之;代“笔录”。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弗,不。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放松读书、抄录。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走:跑,赶快去。之:它,代“书”。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以是:同“是以”,因此。后一个“以”:把。假:借给。因:因而。得:能够。遍观:广泛阅览。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既:已经。加冠:成年。益慕:更加仰慕。之,的。这一句省主语“余”。患:愁,忧虑。硕师:大师,指学识渊博的老师。硕:大。尝:曾经。趋:奔往。先达:有道德学问的前辈。执经叩问:拿着经书问难请教。经,儒家经典。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大师、名人相交往、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跟随同乡有德行学问的前辈拿着经书请教。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德隆望尊:德高望重;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弟子:都指学生。其:他的,指代“先达”。稍降辞色:稍微把言辞放客气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意即言辞和态度一直很严肃。降,谦抑。色,特指脸色。辞色:言语和脸色前辈道德高尚,声望显著,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屋子,他从不稍微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duō),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立侍:站着陪伴尊长。左右:身边。“左右”前省介词“于”(在)。援疑质理:提出疑问,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俯身:弯着身子。以:连词。或:有时。其:他,代“先达”。叱咄:大声呵责。至:周到。一言:一句话。复:回答俟:等待。其:他,代“先达”。欣悦:高兴。则:表顺承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就”。焉:兼词,相当“于之”,可译为“向他”。卒:终于。获:得到,这里作“能够”讲。所闻:名词性短语,意即“听到的东西”。我恭敬的站在他身旁,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回复;等待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yè)屣(xǐ),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jūn)裂而不知。负:背着。箧:小箱子。曳屣:拖着鞋。穷冬:深冬。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裂开。而:却。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节,刮着猛烈的寒风,大雪深数尺,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至合,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昧之享。舍:指客舍,即下文的“逆旅”。支:同“肢”。僵劲:僵硬。媵人:本指陪嫁奴仆,这里指服役的人。汤:热水。沃灌:浇洗。灌,通“盥”,洗手。以:用,拿。衾:被子。拥覆:盖着。拥,与“覆”同义。久而:犹“久之”,好久。寓:居住。逆旅:旅店。再:两次。食:动词,给饭吃。鲜肥:鱼、肉之类的食品。鲜,生鱼。肥,猪、牛、羊等牲畜。滋味:美味。之:的,定语的标志。到了学馆,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浇洗浸泡,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店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食物可以享受。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烨(yè)然若神人;余则缊(yùn)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同舍生:同在一起学习的人,即同学。被:穿着。绮绣:绸缎作的锦绣衣服。缨:帽带。之:的,定语的标志。腰:用作动词,腰间挂着。备:配备着。容臭: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烨然:光彩照耀的样子。则:却,连词,表示所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情况相反。缊袍敝衣:破旧衣服。缊,旧絮。敝,破。处:生活在。其:他们,代“同舍生”。略无:一点也没有。慕艳:羡慕。艳,欣羡。以:因为。中:内心。足乐者:名词性短语,意思是:足以令人快乐的事,这里指读书求道的乐事。口体之奉:供养口和身体的,意即吃的穿的。不若:不如,比不上。也:助词,表解释语气,可不译。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宝石装饰的帽子,腰佩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之意,因为内心有足够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句首语气词,不必译出。且: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与”。若此:像这样。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辛的情况大体如此。(2015•临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送东阳马升序》宋濂【乙】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节选自《师说》韩愈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B)(A)余幼时即嗜.学嗜:喜欢(B)援疑质.理质:总结(C)是故..无贵无贱是故:因此(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难道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是(D)(A)无从致书以.观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童趣》沈复)(B)人非生而知之.者鸣之.不能通其意(《马说》韩愈)(C)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卒.皆夜惊恐(《陈涉世家》司马迁)(D)余.因得遍观群书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张岱)8.以下几句话编为四组,分别体现宋濂诚信、明礼的是(A)①录毕,走送至,不敢稍逾越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③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④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9.对【乙】段落有关内容的理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A)如果想跟从别人学习道理,是可以询问他的年龄是否比自己大的(B)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知识最终也不会理解(C)比自己年龄大的人如果懂得的道理比自己少,就能去当他的老师(D)无论高低贵贱、贫穷富有,道理存在之地,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横线上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2)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把他当作老师。(2015•南充中考)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21—24题。[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①,犹当博学审②问,古人与稽③,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④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⑤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注解:①[资]盘缠。②[审]详细。③[稽]探究、考察。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原宪]二人都是孔子的弟子。⑥[勉]勤勉,努力。2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1)或遇其叱咄(有时)(2)不幸而在穷僻之域(地方、区域等)(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等待)(4)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浅陋)22.划线词语意思或相同的一项是(B)A.既加冠若既不出户B.故余虽愚虽有子羔、原宪之贤C.俯身倾耳以请夫以孔子之圣,D.益慕圣贤之道曾益其所不能23.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一个人做学问,如果不是每天(或一天天地)进步,那就会每天(或一天天地)退步。24.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共同之处:淤要勤勉好学,于做学问要与人研讨交流(有能在一起研讨交流的志同道合者)不同之处:
本文标题:《送东阳马生序》一句一译(含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665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