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艰深晦涩的批判性著作是马克思和恩格斯1945年秋至1946年5月共同撰写完成的。全书分为两卷,第一卷批判了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第二卷批判了当时流行于德国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或“德国的社会主义”的假社会主义的本质。《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苏联学者巴加图利亚说“能够根据许多特征将《德意志意识形态》同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全部著作相区别。在这里,很多东西是第一次确立或论述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有着许多值得人侧目的成就:第一次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了正面的系统的阐述,尤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因此被学界公认为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性著作;第一次提出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个概念;第一次揭示了马克思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特点,表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通过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关系的揭示,第一次对科学共产主义理论进行了哲学论证。总体上说,在《形态》中,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基本特质已经具备,这是第一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尤其《形态》第一章,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自己新世界观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正面的系统的表述,所以说,这也是我们认识马克思主义真面目的最重要的经典文本之一。以前看《形态》的时候,对这一部分的节选内容从未能够读完,的确是比较难懂。这次带着写读后感的目的坚持一页一页地读了下来,收获不小。下面我就主要结合第一章《费尔巴哈》来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费尔巴哈》主要包括以下重要内容:一、阐明了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第一次揭示了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指出生产力决定交往形式。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同现存的交往形式发生矛盾。这个矛盾通过社会革命来解决。已经变成桎梏的原先的交往形式被一种新的、与更发达的生产力相适应的交往形式所取代。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引起历史上不同所有制形式的更替。这种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它表现为各阶级之间的冲突,表现为思想斗争、政治斗争等等。二、考察了政治上层建筑的领域,特别是国家和法对所有制的依赖关系,揭露了国家的阶级实质,提出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资产阶级国家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各自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三、阐述了社会意识对物质生产过程的依赖关系,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同时还揭示了社会意识的阶级性,指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四、从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得出了共产主义革命、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结论。指出共产主义革命是要废除私有制、消灭任何阶级的统治和阶级本身。为此无产阶级必须首先夺取政权。五、概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私有制将消灭;社会的阶级划分和阶级统治将消失;随着阶级和分工的消灭,城乡对立、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将消灭;劳动将变成自由人的真正的自主活动;个人的才能将得到全面发展。细读《费尔巴哈》后,我对以下几个方面有兴趣:一、马恩对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论述。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马恩的关于分工的论述。马恩认为,分工是和意思同时产生的,或者说马恩认为分工是伴随着意识产生的。“当然,意识起初只是对直接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之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作为二者基础的人口的增多,这种绵羊意识或部落意识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分工起初只是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地’形成的分工。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真正成为分工。”马恩就认为行为的分工先于物质和精神的分离,事实上这种分工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分工,或者说是本能的分工。下面的一段话值得注意:“上述三个因素即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彼此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因为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而要使这三个因素彼此不发生矛盾,则只有再消灭分工。”由此可见,在马恩看来,分工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发展的制度性动力。马恩进一步认为,“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产生了私有制”。“其实,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其次,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相互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其实,这种相互脱离的形式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已经被部分地修正了,也就是说,政府被认为是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最后,马恩指出:“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马恩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解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们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我们就不会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者批判者。”“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因为共同活动本身不是自愿地而使自然形成的,所以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强制力量。”马恩指出,“个人力量(关系)由于分工而转化为物的力量这一现象,不能靠人们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灭,而是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靠消灭分工的办法来消灭。”而“没有共同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而共产主义革命则针对活动迄今具有的性质,消灭劳动,并消灭任何阶级的统治以及这些阶级本身”二、唯物主义史观视野中的民主与自由。“从上述一切可以看出,某一阶级的各个人所结成的、受他们的与另一阶级相对立的那种共同利益所制约的共同关系,总是这样一种共同体,这些个人只是作为一般化的个人隶属于这种共同体”而在无产阶级的共同体中,“各个人都是作为个人参加的”。这种联合(自然是以当时发达的生产力为前提的)“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而这些条件从前是受偶然性的支配的,并切实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同单个人相对立的。”“这种在一定条件喜爱不受阻碍地利用偶然性的权利,迄今一直称为个人自由。——这些生存条件当然只是现存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三、马恩对共产主义必然性的论述及其局限性。这种“异化”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其一,必须让它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其二,同时这些人又同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更为重要的是,马恩同时指出,“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马恩在论述这个前提的必要性时,提出了两点:其一,没有物质财富的巨大发展,人类会重新陷入必须品的争夺之中,同时“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会死灰复燃”;其二,只有生产力普遍发展,人类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可见马恩在设想共产主义革命的条件的时候,考虑得非常简略,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更没有比较具体的意见。“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马恩在这里已经触及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于各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表现为与各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另一方面“这些力量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是真正的力量”。“在以前任何一个时期,生产力都没有采取过这种对于作为人的个人的交往完全无关的形式,因为他们的交往本身还是受到限制的。”“市民社会”这一用语是在18世纪产生的,当时财产关系已经摆脱了古典古代的和中世纪的共同体。真正的市民社会只是随同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但是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上层建筑的基础。
本文标题:德意志意识形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691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