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学备课笔记课目:经络腧穴学教研室:针灸基础教研室教学单元:下篇---经络的纵横关系教学目标1、掌握根结的概念及部位;2、掌握气街、四海的概念和意义。3、熟悉标本的概念及部位,并了解其与俞募穴的关系;4、熟悉根结、标本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5、了解根、溜、注、入与特定穴的关系。第三节气街P.265一、气街的概念“气街”一词首见于《内经》。但《内经》中“气街”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气街指气行之通道,《灵枢·动输》说:“四街者,气之径路也”(张介宾言“谓之四街,如前篇所言气街者也。”);狭义的气街,一是指穴位(气冲穴);二是指体表的部位,《素问•气府论》:“气街,动脉各一”。经络理论中的气街是指广义的气街,是经气汇聚、纵横通行的共同道路。“血之与气,异名同类”。因此,气街乃人体气血运行的共同通道。“街”,《说文解字》曰:“四通道也”。《甲乙经》将“四街”作“四衝”,义同,“街”、“衝”皆通道也。《辞源》曰:“衝,纵横交错的大道”。二、气街的分布气街,又称“四街”,指人体气血运行的共同通道,其分布部位有四。《灵枢·卫气》说:“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气在腹者,止之背俞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说明头之气街,分布于头与脑府之间,指头面部与脑之间的内外通路;胸之气街,分布于胸膺部脏腑与背部腧穴之间,指的是膈以上各脏与背部之间的内外通路;腹之气街,分布于腹部脏腑与背腰部腧穴,脐旁冲脉之间,指的是膈以下各脏腑与背部之间的内外通路;胫之气街,分布于气冲、承山穴及踝部上下之间,指下肢部气冲穴以下的一些通路。气街所联系的部位与穴位:头气街:“气在头者,止之于脑”。脑,对应于百会穴。杨上善:“脑为头气之街,故头有气,止百会也。”(《太素·经脉标本》卷十)与髓海所通部位“盖”(百会)一致。张介宾:“诸髓者皆属于脑,乃至高之气所聚,此头之气街也。”(《类经·经络类》卷七)胸气街:“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对“膺与背俞”的理解,历代注家稍有不同。一是对应于某一穴位,如:杨上善:“膺中肺俞,为胸气之街,故胸中有气,取此二输也。”(《太素·经脉标本》卷十)一是对应于某几个穴位,如:张介宾:“胸之两旁为膺,气在胸之前者止之膺,谓阳明少阴经分也。胸之后者在背腧,谓自十一椎膈膜之上足太阳经诸藏之腧,皆为胸之气街也。”(《类经·经络类》卷七)张氏注释涵盖范围较广。脏在胸者,有心、肺、心包,故对应的背俞穴为心俞、肺俞、厥阴俞。–腹气街:“气在腹者,止之于背输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杨上善:“脾俞及脐左右冲脉,以为腹气之街,若腹中有气,取此二输也。”(《太素·经脉标本》卷十)张介宾对腹之“背俞”同样给予广义的理解,并对“脐左右之动脉”予以具体诠释。“腹之背输,谓自十一椎膈膜以下,太阳经诸藏之腧皆是也。其行于前者,则冲脉并少阴之经行于腹与脐左右动脉,即肓输,天枢等穴,皆为腹之气街也。”(《类经·经络类》)。腹部脏器有肝、脾、肾三脏,对应“背俞”则为肝俞、脾俞、肾俞。–胫气街:“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此处“气街”指气冲穴。“踝上以下”的“以”字《太素》无。张介宾:“此云气街,谓足阳明经穴,即气冲也。承山,足太阳经穴,以及踝之上下,亦皆足之气街也。”(《类经·经络类》卷七)•气街主要说明头、胸、腹、胫这些部位是经气循行的共同通道。•气街理论从部位上联系“标”和“结”,可以看出,头、胸、腹是“标”和“结”之所在。•气街与“结”和“标”部位对照列表见教材P265三、气街理论的意义气街理论,以经络为基础,反映了经络系统在人体头、胸、腹、胫循行分布中相互交通的关系,主要说明了经络的横向联系,体现了经络在人体各部联系形式的多样性。气街将人体自上而下分为头、胸、腹、胫四部,从而将各部所属的脏腑、器官、经穴紧密连为一体,是各部形成相对独立的的功能系统。头气街以脑为中心,胸气街以心肺为中心,腹气街以肝、脾、肾及六腑为中心,脏腑气血通过气街而直达于外,灌注于诸经;诸经气血也可借气街直达于内,以养脏腑。气街是脏腑和诸经气血横向输注的捷径。脏腑通过气街而前后相连,在躯干部胸气街将胸膺与背部相连贯,腹气街将腹与背腰部相连贯。滑伯仁说:“脏腑腹背,气相通应”。通应之路当是气街。气街以横向分布为主,联络前后,沟通脏腑体表的内外关系,纵贯人体上下,成为经络联系的统一体。四、气街理论的应用1、阐明人体在应激情况下的气血运行途径;《灵枢·动输》言:“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今有其卒然遇邪气,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岐伯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气血按照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运行。但如果在天气骤变,或突然遇到外邪侵袭,十二经气血运行阻滞的情况下,则气街开通,营卫之气可以通过气街的横向通路,保持周而复始的运行。也就是“络绝而径通”。径:直捷,走近路(《辞海》)。因此,气街说明了人体在异常情况下,营卫之气的运行途径。•2、为俞、募穴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俞穴均在背部,募穴均在胸、腹部,皆是胸、腹气街之所在。因此临床上检查俞、募穴,可以判断内脏的病变;在俞、募穴上施以针灸等刺激,也可以治疗相应的脏腑病症。如肺俞、中府(肺募)出现压痛,可以推测为肺或肺系的病症。而咳嗽、胸满等病症,又常取肺俞、中府来治疗。•3、指导辨证选穴:•《灵枢·卫气》记载了气街的主治病症:“所治者,头痛眩仆,腹痛中满,暴胀及有新积。痛可移者,易已也,积不痛,难已也”。该段文字只能说是气街主治病症的示范性举例。“头痛眩仆”——头气之街运行阻滞,当取相应头部腧穴治疗;“腹痛中满,暴胀及有新积”,——腹气之街运行阻滞,当取相应背俞穴及腹部穴治疗。胸气街,胫气街的病症与治疗可依此类推。“痛可移”与“积不痛”是对病症疗效的预后估计。张志聪注:“有新积痛可移者,积在气分,故为易已,积不痛者,积在血分,故难已也。”(《灵枢集注·卫气》卷六)•由于气街理论涵盖全身气血分段汇通关系,故其对临床辨证选穴的指导意义选不限于此。凡头、胸、腹、胫的局部病症和相应内脏病症,皆可取对应气街的腧穴治疗。此外,四气街随其部位所在与十二经联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手、足三阳经均循行至头面,故主要与头气街相通;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主要与胸气街相通;足三阴经“从足走腹”,主要与腹气街相通。因此肖少卿提出“手足三阳经与头街配穴法;手三阴经与胸街配穴法;足三阴经与腹街配穴法”。气街理论,着重阐述头、胸、腹、胫部是经气汇合共同循行的通道。气街是纵横交错的网络状通道,与诸经脉脏腑器官组织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关并广泛的联系。•气街横贯脏腑经络,头、胸、腹、胫的网络状分布特点也扩大了十四经穴的主治范围,各经穴不仅能治疗脏腑本经脉的病症,而且还可以治疗其他脏腑经脉的病变。开创了分部主治之先河,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气街所通,主治所及”。•此外,气街理论解释了针灸理论与实践中的许多困惑,对于针灸临床腧穴配伍有重要指导意义。针灸临床上采用的俞募配穴法、前后配穴法,近部取穴法等,均以气街理论为依据。在“头气有街”理论启示下发展起来的头针、耳针、眼针、鼻针、面针等疗法,在临床治疗中展现了巨大的潜力。第四节四海一、四海的概念“海”,《说文解字》曰:“天池也,以纳百川者”。海,是百川汇聚之处。在经络理论中,认为十二经脉运行气血,就像大地上的河流,故又称为“十二经水”。人体气血在十二经脉内环行流注的过程中,在一定的部位,气血就像百川汇归于大海,由此便产生了“海”的概念。四海:《灵枢·海论》中明确指出:“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二、四海的内容《灵枢·海论》曰:“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气冲穴),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盖,下在风府”。本篇以胃、冲脉、膻中、脑四个部位,分别称为水谷之海、血海(又称十二经之海)、气海、髓海,并指出了四海各有输注的腧穴。其中柱骨之上下,是指颈项部;髓海之输上在于盖,是指巅顶部的百会穴。从以上所述可知,四海的具体部位是:髓海在脑---头部;气海在膻中---胸部;水谷之海在胃---上腹部;血海在冲脉---下腹部。•四海与气街具有其一致性。从位置上讲,脑为髓海,与头气街相通;膻中为气海,与胸气街相通;胃为水谷之海,与腹气街(上腹)相通;冲脉为血海,与腹气街(下腹)和胫气街相通。可以说四海与气街着重于经络气血横向的联系与汇通。四海、气街与三焦分部对照表见P268三、四海理论的意义四海理论,强调了气、血、脑髓、水谷在人体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四海是全身精神、气血的化生、汇聚之处,是对头、胸和上下腹功能的最大概括。十二经脉通于四海,是以四海为中心归纳各经脉的一些特点,由四海起总领的作用。四海之间又相互配合,水谷之海是化生血气的本源,其上部为气海,主一身之气;下部为血海,主一身之血;血气之精华则上聚于髓海,是为“精明之府”和“元神之府”。《灵枢·本藏》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也”,指出由血气、精神维持人的正常活动,完整(周全)人的性灵和生命。经脉、五脏、四海,是从不同层次论述有关内容,四海是其最高层次,对掌握纲领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四海的虚实逆顺与十二经脉的盈亏、脏腑机能的盛衰息息相关。四、四海理论的应用•四海理论在说明人体生理和疾病诊治方面有重大意义。•脑为髓海,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视听嗅言、肢体运用等皆归于脑的生理功能。即头脑是精神的最高主宰,是神气的本源。与头脑直接相关的经脉是督脉和足太阳,再扩大为手足三阳,阳气即以髓海为依归。髓海失调,就会产生有余和不足,而出现相应病证。如《灵枢·海论》云:“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临床可取髓海所输注腧穴百会、风府及其它有关腧穴进行治疗。•膻中为气海,膻中指胸中而言,位近心肺,属于上焦,为宗气所聚之处。宗气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而行气血。心肺二脏正常功能的发挥与宗气的盛衰有关。气海失调,也会产生有余和不足的病证。如《灵枢·海论》云:“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悗息、面赤;气海不足,则少气不足以言”。临床可取气海所输注腧穴大椎、人迎及其它有关腧穴进行治疗。•胃为水谷之海,指胃有受纳、腐熟水谷,化生精微的作用。是营卫、气血的本源,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故又称胃为“五脏六腑之海”。《素问•玉机真藏论》言:“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素问•痿论》:“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可见古人对胃的作用极为重视,体现了“脾胃为后天之本”这一学说。胃居中焦,性主通降,胃的病变以胃失和降为主证。如《灵枢·海论》云:“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临床可取水谷之海所输注腧穴气冲、足三里及其它有关腧穴进行治疗。冲脉为血海和十二经之海,与任、督同起于胞中,并少阴、经阳明,贯穿全身。《灵枢·逆顺肥瘦》说冲脉:“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经;……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冲脉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容纳、调节十二经脉之气血。冲脉与肾间动气及元气关系密切。《灵枢·海论》曰:“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则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张介宾注:“怫然,怫郁也,重滞不舒之貌”。“狭,隘狭也,索然不广之貌”。)说明血海有余或不足关系十二经及五脏六腑乃至全身的强弱。临床可取血海所输注腧穴大杼、上、下巨虚及其它有关腧穴进行治疗。思考:气街、四海理论的联系与区别:经络学中的气街与四海理论均是论述人体气血内外之间的分段汇通关系。但二者又有一定区别。“海”,百川所归,故“四海”概念更侧着于气血的汇聚;“街”,道路,故“气街”概念,更着重于气之流通。二者在
本文标题:气街、四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704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