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亿库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十五、孙权劝学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整体把握课文,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能力目标:能正确翻译全文。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整体把握课文,小组合作准确翻译、研讨理解内容及作者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养成勤学的观念和习惯。教学重点: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正确翻译全文。教学难点: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目标:反复朗读课文,翻译疏通,积累词语,初步了解大意。教学具体过程:一、导入课文。音乐导入:《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一曲高歌,唱不尽三国英雄。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出示目标二、简介作者作品。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3、简介文中的三个人物(多媒体)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鲁肃:学识渊博,孙权的谋士。三、朗读课文1、听范读课文,注意注音和句读。2、读准字音卿岂邪孰遂3、学生朗读课文。四、反复朗读,看书下注释,翻译,了解全文大意1、积累词语:谓,对……说卿,君对臣的称呼,你当涂,当道,当权掌事:掌管国家大事。辞,推托以,拿多务:事情多岂,难道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博士,学官但:只不过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历史耳,罢了。孰若孤?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乃,于是,就就,从事及,到了……的时候过,到论议,谈论议事才略,才干、谋略吴下阿蒙,今义: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更,重新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何,怎么2、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多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要你攻读经书成为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过去的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跟吕蒙议论事情,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亿库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就应当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然后分别了。五、概括课文情节,初步感知内容(显示问题,允许讨论)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学)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辞学——就学)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大惊——结友)六、作业:注音5个,解释词语10个板书设计:孙权劝学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情节:孙权——劝学吕蒙——辞学就学——议论鲁肃——大惊结友第2课时目标:整体把握课文,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养成勤学的观念和习惯,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教学具体过程:一、复习情节导入新课。二、研讨课文:1、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理解: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2、分析人物对话,讨论人物形象(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进行分析。思考讨论:①“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严格要求,同时严厉中又可见殷切希望。语重心长,谆谆告诫。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强调并不是要目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③“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2)找出吕蒙的前后态度变化,说说他是怎样的人。吕蒙:知错就改虚心好学(3)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难说话时的语气语调。思考讨论: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感叹句,惊讶不解的语气,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亿库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反问句,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4)鲁肃为什么要与吕蒙结友?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鲁肃敬才、爱才。侧面表现吕蒙才略进步惊人。语言(人物对话)(5)齐读全文,思考: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请说明。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3、对照板书小结,归纳中心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三、扩展训练在课堂练习本上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四、拓展延伸1、学习,使吕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学习了《孙权劝学》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一个人即使基础再差,只要努力学习一定能够学有所成.2、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修身莫如寡欲,至乐无如读书.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立品定须成白壁,读书何止到青云鸟要高飞先振翅,人要成才早读书。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五、布置作业(二选一)假设你也有个朋友象吕蒙一样不爱学习,你要劝你的朋友学习,你会怎么说呢?写写看。根据下面情境写一段文字有一位同学,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也很优异,但她不爱体育锻炼,身体状况不好;身为同学的你为她感到着急。今天,你准备用你的语言艺术来规劝她。联系你从《孙权劝学》中学到的规劝技巧,写一段文字。(300字以上)板书设计:不可不学(必要性——严格要求,殷切希望。)孙权:劝学涉猎、见往事(方法,目的)孤常读书(以身作则,现身说法)吕蒙:辞学——就学知错就改虚心好学,豪爽的武将风度。才略大有长进。论议轻松调侃鲁肃:大惊——结友鲁肃敬才、爱才。侧面表现吕蒙才略进步惊人。课后反思:孙权善劝: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本文标题:孙权劝学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706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