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部编版2020学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世界近代史(一)-新人教版
120192019学年下学期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世界近代史(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1.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是A.但丁B.伏尔泰C.达•芬奇D.莎士比亚2.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统治确立和发展的历史,资本主义的统治主要包括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两种,从下列国家的名称来判断它们的统治方式相同的是()①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②美利坚合众国③法兰西共和国④沙皇俄国⑤中华民国A.①②⑤B.②③⑤C.②③④D.②④3.下列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中,不属于...爱迪生的是A.留声机B.电灯C.油印机D.发电机4.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促使石油开采、石油化工工业大力发展的发明是()A.内燃机的广泛使用B.蒸汽机的使用C.电动机广泛使用D.发电机的使用5.有关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的有利因素,叙述错误的是A.各殖民地间形成了共同市场B.英语成为英属各殖民地的共同语言C.中部地区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D.各殖民地间文化交流加强6.比较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方法之一。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都不彻底,其重要原因在乎A.国家军队只效忠君主(沙皇或天皇)B.领导改革的力量与封建势力有密切联系C.缺乏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运动D.资产阶级已经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7.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在A.奥匈帝国B.保加利亚C.塞尔维亚D.罗马尼亚8.《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对19世纪中期的两个学说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的提出者是2①达尔文②马克思③恩格斯④伏尔泰A.①②③B.②④C.①②D.②③④9.下图是近代世界名画《向日葵》,它的作者是()A.毕加索B.梵高C.贝多芬D.列夫·托尔斯泰10.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其他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则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段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A.使世界完全连成了一个整体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C.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D.使美洲遭到残酷掠夺11.颁布于17世纪晚期,明确划分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界限,以法律形式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文献是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法典》D.《共产党宣言》12.12.“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3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这是南斯拉夫某城一块碑文上的一句话,它记述的史实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萨拉热窝事件B.彼得格勒武装起义C.珍珠港事件D.涂油子弹事件13.13.在“近代文学的繁荣”这一主题式探究活动中,以下最适合选用的素材是A.B.C.D.14.在民主国家里,法律便是国王;在专制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下列国家中最早开始从“国王就是法律”向“法律便是国王”转变的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415.“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句话出版欧洲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神曲》。该名著产生于A.新航路开辟时期B.文艺复兴时期C.工业革命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16.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拿破仑在其所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度,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这段材料反映了拿破仑A.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B.发动了“雾月政变”C.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D.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17.从结果上看,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的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是()A.维护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统一B.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D.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种族歧视状况18.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都要解决国内出现的危机,其相同的历史任务是A.推翻专制王朝B.维护国家统一C.反抗殖民压迫D.清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19.启蒙思想照亮了一个时代,关于启蒙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是法国大革命的指导思想②是资产阶级改革锐利的思想武器③影响了中、日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前提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20.英国学者韦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的历史时说:“……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完全西方化的原因是A.大化改新B.废除农奴制改革C.明治维新D.百日维新21.一个人曾叱咤欧洲政坛风云几十年,另一个人是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一部《英雄5交响曲》把两个伟大的人物紧紧地连在一起。请问这两个欧洲同时代的人物是A.马克思和恩格斯B.拿破仑和贝多芬C.克伦威尔和贝多芬D.罗伯斯庇尔和凡·高2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A.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B.结束了欧洲的对外殖民C.造成了欧洲的政治危机D.削弱了欧洲的经济实力23.下列连线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A.达尔文——《物种起源》B.莎士比亚——《哈姆雷特》C.贝多芬——《国际歌》D.梵高——《向日葵》24.16世纪,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欧洲殖民者的做法是()A.从非洲贩运黑奴B.从亚洲输入华工C.从欧洲大陆移民D.从北美招收劳工2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B.查理一世独断专行C.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D.查理一世与议会矛盾深化6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填空题26.思想解放促进社会进步(1)中国近代史上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的思想解放运动是__________(2)14—16世纪西方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___________(3)17—18世纪西方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___________27.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尤其是后起之秀与欧洲传统强国之间的矛盾即___________两国矛盾。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但在亚太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尤其___________两国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2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科学家概括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2)《》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3)以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利。(4)我国著名化学家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制出纯碱,打破欧美对碱业的垄断。29.宋元时期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最著名的是张择端的《____》;文艺复兴时期把艺术创作和科学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最后的晚餐》是这一时期___(作者)的代表作。30.____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____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31.翻开世界历史浩荡的画卷,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人物,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填空。7三、综合题32.读史有感题史实一现代美国是在内战(1861-1865年),到美国——西班牙战争(1898年)的这四十年关键时期兴起的。这个重新塑造了国家生活方方面面的关键时期,于1890年达到了顶峰。史实二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选自沃尔特·拉菲伯《美国世纪》史实三1938年,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评论罗斯福“新政”时说:这个国家昨天还是个不干涉主义,或处于守势的国家,现在,它却从事建设和开发工厂,买卖货物和劳务,储贷货币,开办航运。——洛克《今日美国的问题》请回答:⑴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内战对“现代美国”的兴起有什么重要意义?⑵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性进展”发生在哪一次技术革命期间?美国从此跨入了什么时代?8⑶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政”有何特点?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新政”的实施给美国带来什么积极影响?⑷综合上述史实,你对美国的发展历程有何感悟?33.材料一:针对18世纪60年代始于英国的社会变化,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材料二、有人说,制度革新和技术革新是历史前进的两个车轮,世界近代史上英国的发展就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当时的世界头号强国,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号称“日不落帝国”。材料三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预言电的伟大革命力量,认为“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巨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材料四图一图二材料五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以来,伦敦上空时常被烟尘笼罩。但直到1952年造成上万人死亡的烟雾事件,伦敦和全英国的治污努力才真正开始。当时的政策制定者认为,煤炭是“伦敦雾的罪魁祸首。……(英国)政府陆续颁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等法律,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节能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还会被授予绿色奖章。——新华网《三个“雾都”如何走出“霾伏”?》(1)概述材料一中这场“变革”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2)请写出材料二中英国的“制度革新”和“技术革新”这两次不同革新的开始的标志。(3)材料三中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影响。(4)材料四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两次科技革命中发明的什么交通工具?图二动力机器的名称是什么?(5)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造福人类的同时,又可能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根据材料五指出英国政府倾力治污给我们建设“无霾中国”提供了哪些借鉴?参考答案1.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14世纪意大利的但丁第一个采用“文艺复兴”主义的作家。他在自己的代表作《神曲》里面多次宣扬人文主义的精神,即肯定人,肯定人性,率先向封建神学发起挑战。从他以后,“文艺复兴”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并且蔓延到欧洲其他国家。因此,但丁被认为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个作家,同时也是“文艺复兴”新时期的第一个诗人。故选A。2.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确立的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共和国、中华民国确立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沙皇俄国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仔细审查②③⑤的统治方式相同,故此题选B。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统治方式相同的”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3.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是法拉第发明的,D项符合题意;美国的爱迪生是著名的发明家,他发明了留声机、电灯、油印机等。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4.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石油是内燃机所需的燃料柴油或汽油提炼的工业原料,A项符合题意;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所需原料是煤炭;电动机和发电机均与电力有关;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5.C【解析】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依据课本所学,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中部盛产粮食;农业发展;南部种植园盛行。C是不正确的,符合题意。一百多年来,在美洲大路上,英国的殖民地中居民,英国移民和土著居民印第安人,还有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人以及非洲来的黑人奴隶。他们共同劳动,繁衍生息,形成了共同的市场,共同生活习俗,使用共同语言——英语。故ABD都是正确的,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C。6.B【解析】依据课本所学,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都有不彻底的地方,保存了大量封建残余。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日本天皇实行明治维新,因为两次改革都是有封建统治领导的自上而下的
本文标题:部编版2020学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世界近代史(一)-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708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