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章烧结(Sintering)(一)刘杏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11年5月§6.1烧结现象烧结定义把成形体放在融点温度以下加热,使粉体粒子之间发生物质迁移,粒子接触面积增大,配位数增加,互相连接,气孔减小,体积收缩,致密度增加,逐渐成为有一定强度的烧结体的过程(现象)烧结程度可用坯体收缩率、气孔率、或烧结体密度与理论密度之比的相对密度等指标来衡量烧结过程要有:a)物质迁移b)能源和动力,以产生和维持物质迁移所以,烧结过程中需要加热,以达到或提供物质迁移所需能量。不同物质,不同结构,不同组成,传质机理不同,使物质迁移所需能量不同,烧结温度也不同二、几个概念1、烧结与熔融:都是原子热振动引起的,泰曼发现,烧结温度TS和熔点TM有一定的关系泰曼温度(烧结发生的最低温度)金属粉:TS≈(0.3-0.4)TM盐类:TS≈0.57TM硅酸盐:TS≈(0.8-0.9)TM烧结至少有一相为固相,而熔融则全为液相。2、烧结与固相反应相同点:都是在低于TM下进行的,且至少有一相为固相;不同点:★固相反应:A+B→AB,AB结构与性能不同于A或B,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相,至少有2相参与,而烧结一般可以为一相,也可为两相或多相,一般是物理变化,不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烧结除外)★从结晶学观点看,烧结体除可见收缩外,微观晶相组成并未变化,仅仅是晶相显微组织上排列致密和结晶程度更完善。3、烧结与烧成烧成:发生了化学变化,如脱水,分解,多相反应等§6.2烧结机理(一)烧结驱动力1.烧结总是发生使表面积或界面减小,从而使体系能量状态降低的变化--这就是从宏观上看烧结的驱动力。∆GT=∆Gv(体积)+∆Gb(粒界)+∆GT(γs∆A)近代烧结理论研究认为:粉状物料的表面能大于多晶烧结体晶界能(γSVγSS),这就是烧结驱动力。γSV与γSS相差越大,烧结驱动力越大,实际上表面能变成晶界能,这个能量降低很少。例:Cu粉,r=10-4cm,表面张力γ=1.5×103dyn/cm∆P=2γ/r=3×107dyn/cm2当烧结,即粉体变成烧结体时,所引起的体系摩尔自由能变化为∆G=V×∆P=4/3πr3×3×107dyn/cm2=2.1×108erg/mol=5cal/mol非常小。而化学变化引起的自由能变化一般为千cal/mol所以必须加热提供能量才能使烧结发生。2.表面、界面有曲率,曲率半径为r1,r2,凹面时r为负,凸面时为正。化学位当r0时,∆μ高;当r<0时,∆μ低。r越小,∆μ越大。所以尖角处的小粒子都有大的化学位。所以,凸面上的物质化学位总是大于凹面上的物质的化学位。1211rr(+)∝由于表面或界面的曲率差而产生的化学位梯变,使物质发生移动,从而烧结,这就是从微观角度看烧结驱动力。当然,加压、固溶、反应都增加了驱动力。二、烧结过程中物质和空孔的相对移动(1)物质移动:界面、表面为曲面时,曲率半径为r1,r2,凹面为负,凸面为正假定r10(凸),r20(凹)则∆μ1>∆μ2即物质从凸面流向凹面(同一表面时)1211rr(+)r2r1空孔移动物质移动∝(2)气孔移动假定(a)曲面上有体积为Ω的n个气孔,气孔具有能量∆P·Ω,∆P=2γ/r,(b)平面上有体积为Ω的n0个气孔,则有凹面上,r0,即n凹>n0凸面上,r>0,即n凸<n0002exp(/)exp()nnpkTnrkT2exp()1rkT2exp()1rkT即n凹>n凸凹面上的气孔数>凸面上的气孔数由于空孔的浓度梯度,空孔由凹面“流向”凸面也可以说,空孔的浓度梯度为烧结驱动力,即空孔从凹面流向凸面三、烧结过程中物质传输机质扩散(表面扩散、粒界扩散、体扩散)蒸发-凝聚流动(粘性流动,塑性流动)溶解-析出1、蒸发-凝聚(产生原因:蒸气压力差)只有高蒸气压的物质烧结时才有此机理,如NaCl,氧化铁,氧化铍,氧化铅,达到10-4-10-5bar才行。Al2O3:1200oC,蒸气压为10-46bar,所以不行。Kilven方程式,本来适用于液体:其中p0为平面时的蒸气压,p为曲面时的蒸气压,d为液体密度,M为液体分子量,γ为表面张力01211ln()()MppRTdrr即p为粒界凹处蒸气压,p0为粒界表面蒸气压,ρ、x为粒子接触处曲率半径,由于rxρ且固体本身蒸气压就很低所以p0-p很小,即011ln()()MppdRTx0000lnppppppp但Kilven方程式也可以用于蒸气压较高的固体物质上(补图)代入后则有所以,r越小,ρ就越小,∆p才明显。一般粒径r小于几个μm为好。001ln()()pMpppdRT烧结速率一般用收缩(∆l/l)或脖颈生长速度(x/r)来表示,烧结时,如果是蒸气-凝聚机理起作用,由于粒子中心距离不变,所以∆l/l=0,也就是说,此机理对收缩、致密化贡献不大,仅仅是使脖颈长大。现在看脖颈生长速率表达式(x/r)(补图)先求脖颈的:曲率半径ρ=x2/2r面积A=π2x3/r体积V=πx4/2r证明:(a).(r+ρ)2=(ρ+x)2+r2展开r2+2rρ+ρ2=ρ2+2xρ+x2+r2即x2≈2rρ所以ρ=x2/2r(b)面积∵ρr,∴θ≈π(即半圆)面积A=2πx•弧长弧长=θ•ρ=πρ∴A=2πx•πρ=2πx•π•x2/2r=π2x3/r(c)体积:圆柱体积-两球冠体积∴脖颈体积=πρx2=πx2•x2/2r=πx4/2r222222221()2[3()]26222222xxxxxxx物质在单位面积上凝聚速率正比蒸气压差,可用langmuir公式表示,即:(g/cm2s)其中Um为凝聚速率,a为调节系数,接近于1,∆p为凹面与粒子表面(ρ<<r,所以可认为是平面)之间的蒸气压差1/22mMUapRT当凝聚体积等于颈部体积增加时,有∴∴/mAUdVdtd41/2()2A()/2xdMrpdRTdt4231/20()112()()2xdxpMMdxrrdRTRTddxdt(d为密度,A为脖颈面积)(带入A和∆p)3/21/32/31/33/23/223()2xMrtrRTd0p移项积分,即(对t积分):从而得出球形颗粒接触面积颈部生长速率关系式为:∆l/l=0以上就是蒸发-凝聚机理起作用时的烧结速率表达式。在烧结初期,非常适合。烧结开始时,颈部增长显著,随着烧结的进行,颈部增长不再明显,最后停止。对致密度贡献不大。例NaCl烧结,750oC传质特点:颈部长大,粒子变椭圆,气孔形状改变,球心距离不变。最近有报导发现,ZnO在1100oC以上,TiO2在1300-1350oC烧结时,也发现符合以上方程式100.30.20.12030t(min)30.30.20.11030lntx/rln(x/r)2、溶解-析出(溶解度差)有液相参与的烧结才会有此机理出现。(a)Kingerg模型:液量少,在颗粒尖角处,接触界面溶解,通过液相在粒子自由表面析出(b)LSW模型(Lifshitz-slyozow-Wagner),液量多,粒子分布宽时,小粒子溶解并在大粒子表面析出。机理作用的前题:(a)有液相参与;(b)固相在液相中有显著可溶性;(c)液体浸润固相液相烧结比固相烧结易致密:(a)颗粒之间形成毛细管力:内聚力,转矩重排,堆集紧密;(b)液膜使粒子之间搭桥,易传质,可能产生局部应力,使粒子重排,致密;(c)小粒子溶,在大粒子表面析出,颗粒长大,变形,转矩,重排,致密(d)若润湿性不太好,也可形成固体骨架,再结晶,晶粒长大,重排;(e)液量足够多时,填充气孔,使气孔排出,有利于致密。但是,液相太少,或润湿性不太好的,也会造成局部液相烧结,使显微结构不均匀。有过大粒子。圆形粒子是液相烧结的特点!其中,k为常数,γLV为气液表面张力,ξ为颗粒间液膜厚度,D溶解物质在液相中的扩散系数,C0固相在液相中的溶解度,V0液相体积,r颗粒起始半径,t为时间1/34/31/300()RTLVlkDCVrtl1/32/31/600()RTLVxkDCVrtr3、流动机理(a)粘性流动①牛顿型流体流动:物质“软化”,从凸处向凹处流动,硅酸盐类中许多有这种传质,如陶瓷玻璃等②粘性蠕动:固相烧结中,晶体内的晶格空位在应力作用下,沿应力方向有规则的流动,称为粘性蠕动----也是粘性流动机理。粘性流动分为2个阶段a:相邻两个颗粒间接触面增大,颗粒粘合,使空隙封闭;b:物质流动,有些气孔封在里边,封闭气孔被粘性液体压紧收缩,产生一负压,∆p=2γ/r,若气孔内气体易扩散,才可能使气孔消失()31(1)2lktrlddtr(η:粘度)VthDD为相对密度)烧结速率可表示为:((b)塑性流动烧结后期或纯固相烧结时都会有塑性流动,即当烧结应力超过降伏值f时,物质流动速度与作用力(剪切应力)成正比,开始温度较低时,应力作用下,塑性流动靠空位自扩散形成扩散蠕变,也叫塑性流动更高温度下,扩散蠕变是靠位错滑移,攀升,这才是快速、有效的塑性流动。()311[1ln()](1)212lktrldfrdtr可看出降服值f大时,烧结速率小。热压烧结中,塑性流动机理充分发挥作用此时烧结速率表示为:4、扩散机理主要是化学位差、气孔浓度梯度扩散机理复杂,气孔消失在自由表面处、粒界处及位错处的机理不同。(a)表面扩散:活化能低,多发生在烧结初期,会产生:表面光滑,脖颈长大,或着说粒子结合点增大,气孔形状改变,变圆,但没有体积收缩,所以,对致密度没有贡献。(b)粒界扩散及体积扩散主要发生在烧结中后期。粒界扩散快,扩散程短,气孔易在此消失(原子排列不规则)。体积扩散活化能高,靠位错进行,晶格扩散Al2O3,900oC以后,主要是粒结扩散和体积扩散2/56/52/55*lDrtlkT1/53/51/5160*xDrtrkT其中Ω:分子体积,D*扩散系数问题:∆l/l∝1/T,x/r∝1/T,为什么加温易烧结?烧结速率可表示为:§6.3烧结类型和传质机理固相烧结,液相烧结,反应烧结:气相反应烧结与液相反应烧结(一)固相烧结传质机理(a)蒸发-凝聚(高蒸气压物质)(b)表面扩散,低温时粒界扩散中后期,收缩达90%体积扩散晶格扩散(c)流动,位错,较低温粘性蠕动或空位自扩散(粘性流动),较高温扩散蠕变,位错移动,攀移(塑性流动)固相烧结中,粘性流动:粘性蠕动,空位有规则移动;塑性流动空位自扩散;位错滑移(二)、液相烧结粘性流动牛顿型,塑性(高温)空位定向蠕动溶解析出,液相存在,液相多少有很大关系,润湿与否有很大关系(三)反应烧结烧结动力和反应动力同时起作用(固溶动力)1.气相反应烧结,Si3N4Si成型体在N2中烧结,气孔,无孔不入2.液相反应烧结,SiC,SiC与C的成型体在熔Si中烧结,液相也易入孔中,熔融Si与C新生成的SiC活性高,易烧结。但一般需要二次烧结3.固相反应烧结多次打碎,重反应,重烧结,烧结温度高∵烧结时,因有反应或固溶,使收缩大,∴一般先在较低温度反应、固溶,磨碎,再重烧以达到致密,这样有利于样品致密并不易变形第六章烧结(二)刘杏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10年5月25日前人对烧结速率方程式进行了总结,得出如下关系式:F(T)是温度的函数,不同烧结机制包含不同物理常数,(D*,饱和蒸气压,粘滞系数,表面张力等)()()nmxFTtrr传质方式粘性流动蒸发-凝聚体积扩散粒界扩散表面扩散m11323n23567从下表可以看出,不同传质方式,n、m的值不一样§6.4烧结过程烧结三步曲(一)烧结初期:物质向粒子接触处移动,形成neck,neck长大,neck互相接触,进入中期表面扩散机制为多,也有粒界扩散或蒸发-凝聚(高蒸气压物质)∵neck生
本文标题:烧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741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