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2017届苏锡常镇高三一模作文七篇
2017届苏锡常镇高三一模作文题目: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删除我经历过的任何一个瞬间,我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1.一蹴而就的喧嚣在一件瓷器的铸制过程中,由泥土到成形,浇灌其成长的是工匠们的耐心与血泪。然而在大机器生产的时代,这些看似繁琐而毫无必要的工序被无一例外地删除了。他们以为节省下的是无数的时间,然而在这一蹴而就的轰鸣声中,缺少工匠们爱抚的那些瞬间,瓷器们早就不是真正的自己。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又有多少个体在有意无意的“删除”下,无法成为本该有的自己?我们依靠思考积淀下每一场经历,以完成智识的进步,然而崇尚一蹴而就的喧嚣把它击溃了。弗吉尼亚·伍尔芙曾把人群对一件新鲜事物的拥戴比作“一群蚂蚁狂热地抬着一根稻草”,然而新鲜感的保质期却是极短暂的,蚂蚁们抬了一会儿,却“再把它随意丢在那里”,而公众对新鲜事物的突然热情与突然冷淡便反映了他们耐心严重的缺失。而耐心恰恰是能够考验人们是否愿意等待其经历每一个瞬间的,方可成曾用棉花糖实验类比过网络对人们获取延迟满足能力的损伤,同样一颗棉花糖,那些选择暂时不吃以在将来能够获得第二颗的孩子被证明拥有更强的长远发展能力,然而在网络中人们在更直接的刺激诱惑下早已吞下了第一颗棉花糖,而自愿放弃等待棉花糖一点点积累的过程。只有耐心地等待着思考的积累才能有更大的收获,但人们在喧嚣中对一蹴而就的渴望却扼杀了这一可能性。于是,真正的美丽是靠品味出来的,因为它往往因积累了太多的经历而不会让其容颜流于表面,原始时期的仰韶彩陶使用的是极简的抽象纹样,然而它那每一笔令人费解的勾画都蕴含着那个时期古老而神圣的图腾信仰。这些信仰在千年的传承中经历着一代又一代的瞬间,战火、重塑、解读、埋没……删除其中任意一段,它都不再是自己。然而含蓄而有底蕴的美丽到了现代却猝不及防的止步了。人们没有耐心等待它们的积累,甚至没有耐心去解读,于是对“网红”此类喧嚣之物的追求逐渐取代了美。如波德莱尔所谓,“给群众的不能是精制的香水,那只能激怒他们,要拿给他们的是精心挑选的垃圾”。喝惯了杂烩汤的人们再不能品一口好菜,于是人们在喧嚣之中也无法意识到,他们拼命追求的只是没有经历任何一个瞬间的、那些一蹴而就的垃圾。生活不是苟且,要知道急于求成终一无所得。在思考中积淀下所经历的每一个瞬间,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2.一心一境禅师问僧人:“寒来暑往何处去了?”僧人答道:“寒时暖处去,热时凉处去。”禅师道:“冷时冷死你,热时热死你!”世上本没有一处地方可以躲避生之恸,任何一个瞬间,我们都是在经历着生活的寒暑变幻。若是只知逃避,企图将一切困难从人生中删除,那么终将不能成为理想的自己。唯有一心一境,用全身心经历任何一个瞬间,才能不为生活桎梏,成就自己。然而,时人缺少有一心一境的精神。他们害怕经历困难,只想着度过任何一个快乐的时光,从而失去自我,被世俗生活圈养。没有风雨的生活与在围栏内的家畜无异。他们删除了困难,但同样删除了生活,删除了自我,只待被生活拎起,无助地被送往屠宰场,与其说他们活着,不如说,他们已经遇难。时人的问题在于,冬天时认为暖和一点好,夏天却又觉得冷一些好。晴天总想着雨打芭蕉,雨天缺又想早些放晴。人们就是在删除了一个又一个瞬间,生命的真味才流失殆尽。村上春树曾经写道:凌晨四点起来,发现海棠未眠。在这一天之中最混沌也是最具希望的时间。村上春树发现海棠未眠,他以他的一心一境,经历任何一个瞬间,这与他的创作经历是相符的,年轻时村上春树远赴美国开始创作之路。他在车站、在街角,在任何一个能放下一张纸的地方汲取着灵感,任何一个瞬间,都能成为他笔下的故事,一心一境,便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再往深里说,一心一境,看似寻常言语,却反映了一种极为勇迈的精神,它象征了一种向上的生命态势,一种精神奔赴性,一种升跃的生态向度,它昭示着这样一个情境:西西弗斯不断地将巨石推向山顶,一心一境,认真感受每一个瞬间,以自己的经历,化作自我灵魂的蜕变;以生活中的苦难,完成生命的突围——黑暗中消灭黑暗的勇气,绝望中杀死绝望的运动。唐代散文家张朝在《幽梦影》写道: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乐亦无穷矣。一心一境,愿经历任何一个瞬间,感知生命的滋味,成就别样的自己。3.朝花夕拾十年前的一天早晨,晨光熹微,我来到妈妈的书房。见我来了,她停下伏案时飞动的笔杆,从手边挑出一本作家梅子涵和他的女儿同著的《双人茶座》。我津津有味地捧读了三天,末了,饶有兴味地大声宣布:“我看完了!”妈妈笑语:“若今后你发现什么值得珍视的瞬间,亦可以付诸笔端,记录下来。”于是我便启开了日记的大门,日日晚间在纸上回忆白天的趣闻。一年级时粉红的练习簿是我的第一本日记,那时我亦与妈妈共享。或是哪次游玩归来,众人双目疲倦,唯我心神爽然,纸页“刷刷”。妈妈的鉴赏是最有说服力的,她在漂亮的字旁留下精致的五角星,在歪曲的拼音边写下端方的楷体字,在可圈可点处画上细密的波浪线。她面色姁姁,眼中总透出欢愉的兴致,鉴赏之外,她并不改动一丝一毫。而我渐长大,不再那样乐意向父母敞开心扉,却鼓动起朝夕相处的好友与我一起写下每日的情愫。每至两天,体育课上我便搬来椅凳与她同坐。同学们或下棋对弈,或相对谈天,我与她铺开纸页,胸中打算有一番作为。或轻轻耳语,或悄悄大笑,或相互瞅瞅近日来别人眼中的世界,或塑造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美传奇,满足自己的幻梦与渴望。现在想来与友人的友谊许不只戏耍那么简单,我们平等的、推心置腹的文字游戏,记在那些单纯的简单的瞬间,使我们在日复一日的校园生活中品出甘美滋味。然终一日,我跨出童年的生活圈,至更宽广的天地游目骋怀。生活节奏固然紧快,而最为惬意的,仍是坐在“书似青山常乱叠”的案几前,徐徐在日记本上书下几行文字。此刻陪伴我的不只我的父母、朋友,亦有穿越时空以文字与我相见的人中翘楚。“给我一本好书,一杯清茶,一壁炉火,吾愿足矣。”这是我与鲁迅先生一同分享读书的阅读体验。“心宽屋自大,屋小心乃宽。”这是我同周有光先生共品那明灿有光的人生况味。“若你按照自然造就你的生活,那你一定不会贫穷;若你按照他人的观念造就你的生活,那你一定不会富有。”聆听伊壁鸠鲁的哲思,我亦为自己之随性深感富足。我时常端坐,默默地记下那些警句佳意,内心真挚地欢迎这些读来口颊生香的句子进驻我的生活,融入我的生命,与我共同面对现实的晨光与波涛。晚间时分,记忆之花绽放之时,我将其轻轻采撷,小心安放入册册日记。我常认为保有日记习惯的人从不惮将自己的文字示众,因为它们那样真实、纯美,全然一个有温度的生命。日记成为人生瞬间的记载者和守护者,伴我走向完整独立丰富的个体。今日,它陪着我从跌撞的蒙童长为攀爬的顽少,亦将伴着我直至拄杖的耄耋吧,我想。4.不可或缺的孤独孤独是什么?大多数人是不愿提及这个词的,至少,它不值得去追求。孤独与寂寞不同。寂寞让人发慌,而孤独却是一份福气。它是真实与幻想的对白,是庄子所说的“独与世间精神之往来。”蒋勋在《孤独六讲》中提到:“我们的孤独太少,而不是太多。”何谓孤独?从情欲、语言、暴力、思维、道德角度来说,它是残酷青春中困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是尘世喧哗却无人倾听的“语言孤独”,是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是人类无法逃脱却不可排遣的“思维孤独”,是以爱的名义束缚与被束缚的“道德孤独”。而纵观现实,地铁里的“低头族”,朋友圈充斥的“自拍秀”以及各类公众营销号油腻的“心灵鸡汤”,这不是人的孤独,而是寂寞。人,不能不孤独。孤独的人,在浮华喧嚣中,审视内心,保留生活的本真。卡尔·荣格曾说:“向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才是清醒的。”西楚霸王项羽梦想的孤独,林黛玉对爱情憧憬的孤独,龙应台三次目送亲情的孤独。从某种程度上,他们都是反抗时代与世俗的抗争者和孤独者。若删除他们经历过的任何一个瞬间,剥夺他们内心的孤独,他们绝不可能成为如今在我们心中的形象。审视自我,才能不在浮华喧嚣的浪花中淹没。人,不能不孤独。三毛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活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态。从不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孤独的人,安于心。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孤独,她不依靠任何人,因为她是自己的依靠;她不寻找什么,因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经历过二战的诗人,饱受生活与思想的折磨,对生活也就多了一份希冀,意大利诗人翁尔贝托·萨巴便是这样一个孤独的人。他将自己的孤独化为美丽的思想,洗涤着每一个孤独的灵魂。孤独,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追求,它值得我们骄傲、寻找和依靠。人,不能没有孤独。它让人审视自我,保留本真,让人安于心。正如叔本华所说:“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5.春花秋月入诗篇“春花秋月入诗篇,白日清霄自散仙。”才女鱼玄机之言,也正合我的处世之志。便如林语堂所谓“人生如诗”,此言得之。人生便如诗,有沉郁顿挫,也有轻快柔美,春花秋月都入我诗篇,无法删减。春花秋月,恰似人生之二境。春花,乃喜悦自得之境,而秋月,则恰恰相反,是悲凉哀婉之境,春花秋月入诗篇,两者交融,互相交织,才能铺写最辉煌的生命之诗。春花之类,动心。刘勰《文心雕龙》中说展现的神随物往;严羽《沧浪诗话》中所描绘的思与境谐,亦是陈继儒《小窗幽记》中所写的“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文豪们于诗词、文章中体验春花之美,畅游书海,与先贤神交,其中之自在满足,却是无法言述啊!却又如笠翁李渔《闲情偶寄》中体会民俗、自然,栽花养鱼,也不亦乐乎。沉醉于自然之景,也乃春花一乐也,一点点,一滴滴或是读书所得,又或是自然之享,经历的那一刻,便融入了自己的生命篇章,成为独一无二的诗篇,无法删除。秋月之悲,醉心。“自古逢秋悲寂寥”,古往今来,秋都是一个让人悲怆的季节。而我看来,秋却只是一个幌子,真正要悲的不过是“秋”字下掩抑的那份情。《浮生六记》道:“世事茫茫,荣枯有数,岁月难量。”一句十二字,道尽沈复心中悲伤。或许妻子的逝世,身世的坎坷,足以让沈复悲凉,而他却执笔,将与妻子的快乐,悲伤全都记录下来。《浮生六记》那痛苦交织的快乐,却也铺成了沈复最壮丽的生命之诗。苦中有乐,乐中有苦。正如那春花秋月入诗篇,有苦方知甜。每一篇都是人生的记载,教人如何删减?有“春花”,方知“秋月”之艰辛,有“秋月”,更显“春花”之美丽。春花秋月,都是我最宝贵的财富,正因有了这春花,我才知人家真情,也正因有了这秋月,我才更知世间冷暖。春花秋月,得之心而寓之于情,共同书写最美丽的人生长诗。人生如诗,我愿体会那“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豪情万丈;我愿体会那“一泓秋水照人寒”的悲凉;我愿体会那“一汀烟雨杏花寒”的惆怅……春花秋月入诗篇,我愿用岁月铺写这生命之诗!6.馄饨店生活总是叫人不得安生的。每次我经过那家门庭冷落的店铺,这个想法就冷不丁地冒出来。我总是看见那个身着大红色衣服的女人靠坐在店门前的小椅上。显然,这个颜色并不适合她,再加上她干枯毛糙又像是营养不良的头发与腊黄色的脸颊,她整个人都透出一股诡异忧怨的气息来。她是这家混沌店的女主人。开了十年之久的店铺,近来,也似是要渐渐沦落了。早已没有了先前热闹非凡、蒸汽腾腾的场面了,曾经经历过的繁荣一天一天陨落,到现在这间钢筋水泥构成的屋子里,只剩下冷落的气氛。那些曾有的快乐、热气、零散的与女人的青春岁月一样、与女人穿过的红衣服一样,破洞、破损、变得破烂、最后消逝。我多么希望能在我经过这家店的时候,哪怕只见到一个客人,这至少能减弱我对自己良心的谴责。可是没有,始终没有!有的只是女人看向我时可怜、乞求、脆弱的眼神,这时,我选择加快步伐,隐没在她的眼光之中。我大概能回想起多年前她家馄饨的味道,肉是多的,皮是薄的,汤是鲜美的,买是需要排长队的。可这时曾经,现在是现在。我常常在想,要是女人能把过去那些曾经繁荣的印象统统删除,她会不会好过一点。是过去的美好、是青春的快乐,与现实的冷落、衰老的可怖共同促成了如今有气无力靠坐在馄饨店门口的女人,街头是匆匆的过客,店内是高高叠起的馄饨皮和切好的肉,女人像是一个石化雕塑,冷落地端望着世界的变化。这个女人应该还有个温柔美好的童年,因为印象中的她是温柔的、客气的、爱笑的。只是现在不是了而已。经历的反差共同构成了如今失落的她。
本文标题:2017届苏锡常镇高三一模作文七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742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