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原觉法师《心经》义解
1原觉法师《心经》义解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心经》。很多人都简单地认为《心经》就是讲“心”的,既然是讲“心”的,自然心的功能与特点都能向世人表达得很清楚,从而也能化解心中所产生的各种烦恼。就因为如此,很多学佛的人都喜欢念诵《心经》,尤其是在心生烦恼的时候更是企图想用念诵《心经》的方式摆脱烦恼,有些人通过念诵《心经》也确实或多或少地摆脱了一些烦恼。由于在念经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全部专注在所念之经上了,这样就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注意力从给自己带来烦恼的事件上转移走了,从而达到了缓解烦恼的作用。但是,所烦恼的事件并不会因此而得到解决或根治,人们习惯称这种缓解烦恼的方式为调虎离山。谁是山?谁又是虎呢?按常规应该把能给我们带来烦恼的事件比作虎,把无忧无虑的心比作山,但实际上是把我们的心从所烦恼的事件上给转移走了,严格地说应该是调山离虎。念《心经》除了用调山离虎的方式来缓解烦恼之外,还有其它不为人所知的神秘方式吗?如果只是单纯的转移注意力,那无论念什么经都一样能起到这个效果,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任何直接有力的证据能证明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存在。2为了弄清个中端倪我们就深入《心经》吧!希望以我拙见微薄之力能帮大家撩开《心经》的神秘面纱,让大家一览《心经》面目于无余。《心经》虽名为《心经》,但通篇除“心无挂碍”一句话涉及到“心”之一字,余之对心却只字未提,名为《心经》却不言“心”,岂不怪哉?《心经》全名为《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般若波罗密多”是梵语,“般若”在此我方便解释为智慧,“菠萝蜜”汉译为到彼岸,“多”就是已离河登岸了,简单说“般若波罗密多”就是获得了圆满的般若智慧,也就是成佛了。而“心经”二字就是强调此经是圆满的般若智慧的中心,就相当于人的心脏所起的作用,没有心脏生命就会死亡。虽然心脏很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其他器官所起的作用,能够体现完美般若智慧的经典就是《大般若经》。希望大家在念诵《心经》的同时不要忘记《大般若经》,无论如何一部小小的《心经》也不能概括长达六百卷的《大般若经》的。但是偏偏有很多人由于受了《心经》是《大般若经》的精华,读了《心经》就等于读了《大般若经》的说法的影响而对《大般若经》不屑一顾。其实这些结论都是方便说法而已,其目的是以《心经》为契入点引后人去深入经藏,无奈方便却带来弊端,后人不但不去深入经藏,反而还把只单纯地读诵一部《心经》之举视为很聪明。佛祖四十九年说法,经藏浩如云海,读之不免使后人望而生畏。修行虽以离苦得乐为宗旨,但也要有3逆水行舟逆流而上的精神,可是偏偏有很多修行人不但不为自己懒惰感到羞愧反而很自豪。唉!悲哀,末法时代!虽然《心经》是般若智慧的中心,但般若也不离一心,所以如果站在万法唯心的角度,《心经》中所讲的内容并没有离开心的范围。下面我开始讲经文。“观自在菩萨”。什么是观自在菩萨呢?有很多法师在讲经的时候都把观自在菩萨方便解释为观世音菩萨,既然是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在此偏要称其为观自在菩萨呢?其实佛经里很多有名的菩萨都不是真实存在的,是用来表法的,所代表的无非是心的不同的功能与特点,为了让后人容易理解就把心的各种功能都拟人化、形象化了。观自在菩萨所表的是什么法呢?由于我们有情众生从能记事起就能感觉到有自己的存在,之所以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就是借助“观自在”这种功能才得以实现的。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有一个自己的存在,同时也都有一个能发现自己存在的功能,这个能发现自己的功能与所发现的自己一般情况下是一体的,是同时存在的,但有时也会出现分离的现象。例如,有些人在工作的时候,尤其是在干一些很熟练的重复性工作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愣神或走神现象。我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就是在干某项工作的时候,虽然已经干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自己却不知道,也可以说是没有意识到,而是在已经干了很长时间的情况下忽然间才发现原4来自己在干活呢,就像是刚刚清醒一样,通过时间向后推算才知道在没有清醒之前的那段时间里自己始终是在不停地干活呢,而且已经干了很长时间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了,为了工作已经达到忘我的状态了,也就是修行界常说的无我状态。这种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就是发现自我的那个功能没有工作所造成的。忽然间清醒过来了,也就是感觉到自我了,我与能感觉到自我的那个功能就同时出现了。所以如果没有观自在的功能,自己也就不在了,虽然能工作也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之所以在无我的情况下还能够照常工作,就是因为所干的是单调的重复性的工作,由于经常做,大脑就像电脑一样只要输入一个程序就会不停地重复这个程序,此时的人就像是一个机器人,一旦有突发事件就会很难应急处理,所以工伤事件最容易在这种状态下发生。观自在菩萨就是在强调观自在这种功能。其实这种功能我们每个人都是本自具足的,但是必须要强化这种功能,这种功能如果不够坚固强大是很容易失去自我的。常见的附体类癔病就是由于观自在的功能不够坚固,又很容易接收到来自外界的信息所至。一旦所接收到的信息被大脑破译加工出一个自我来,所破译出来的自我势力如果超过原来的自我,就很容易将原来的自我取而代之,或出现二者并存的现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附体与双重性格或多重性格现象产生的原因。5很多想摆脱烦恼的修行人,由于受了“有我就会有妄想,有妄想就会有烦恼”的理论影响,为了断烦恼就一味地追求一念不生的无我境界。其实达到无我状态也就是进入了迷惑愚痴状态,在这种境界里虽然不会再有烦恼了,但快乐也一样不会有了。很多人就是在盲目地用因噎废食的方法来化解烦恼的,这样的化解烦恼还有什么意义呢?真正的化解烦恼是在有我的状态下进行的,这种能力就是圆满的般若智慧。“菩萨”是梵语,汉译为觉悟的有情众生,而观自在菩萨就是觉悟到了观自在这种功能。观自在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就是能观察自己是不是自由自在。此时的“自在”指的是自由自在,也就是很多修行人想追求的快乐与解脱。此时的自由自在分两种,一种是与束缚或烦恼相对比而言的,另一种是与束缚、解脱同时对比而言的。前者只是相对的自在,是有限制与范围的,超过所限制的范围就会不自在,而后者是无限的,无论处于束缚还是解脱状态都一样自在,这种状态才是真正的解脱。达到这种状态的人就像是一个皮球,无论怎样摆放都是正的,怎么摆放都是正好,根本不存在不正的状态。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状态呢?其实很简单,无论我们的心处于什么情绪状态,不管是快乐还是烦恼都只不过是心的一种情绪状态而已,我们只要理智地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认可这种状态的存在就可以了。烦恼时就相当于电视机的屏幕播放了一部恐怖片,快乐时就相当于电视机屏幕播放了一部喜剧片。无论所播放的是喜6剧还是悲剧,也不会影响到电视机自身的功能的。我们心中所产生的烦恼与快乐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脑海这个屏幕播放了喜剧或悲剧而已,不但对我们的身心根本不会构成任何伤害,反而还可以当作自己所制造出来的艺术品欣赏,此时我们就是艺术家或导演。可是偏偏有些人就容易不由自主地投入其中去体会其中的喜与悲,就像很多人看到悲剧就与剧中人一起落泪,或看到喜剧就与剧中人一起快乐一样。只要我们学会驾驭自己的心,遇到喜剧就投入其中,遇到悲剧就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在一旁观望就可以了。如果谁能做到以上这些内容就是观自在菩萨了。但这还不是离苦得乐的最高境界,因为观自在菩萨必须要主动地观才能自在,如果不观就不会自在了。如果达到佛的境界即使不主动去观也能一样自在,所以菩萨的解脱是有为的、人工的,而佛的解脱是无为的、全自动的。怎样才能做到全自动呢?把“观”与“自在”颠倒过来就可以了,“自在观”就可以自由自在的观了。怎样才能自由自在的观呢?大家继续往下看经文。“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行”就是修行,“深”不是深浅的深,是深奥难测、深不可测、无法测量的意思,在这里是形容圆满般若智慧的,也就是“般若波罗密多”。下面的“时”指的是时间点,也就是从观自在的菩萨境界修到具足圆满般若智慧的时候,此时的观自在菩萨已经圆满成佛了。《心经》从“观自7在菩萨”到“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讲的就是从观自在菩萨到成佛的这段过程。他是怎么成的呢?根本不需要任何方法,这属于顿悟法门。顿悟就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的法门,但是由于很多人的根基不适合走顿悟的法门,所以接下来佛祖就要细讲了。“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两句话所表达的就是修行的全过程,修行的先后顺序就是先“照见五蕴皆空”,然后再“度一切苦厄”。为什么要先“照见五蕴皆空”呢?就相当于我们要移动一棵大树,必须要先把树根从地里挖出来,然后才可以移动。“照见五蕴皆空”就是先把坚固的五蕴弄松动,为接下来的“度一切苦厄”做前期准备工作。什么是“苦厄”呢?苦厄是没有固定标准的,不同的众生对苦厄的感觉也是不同的,所以苦厄的标准只是相对于不同的众生方便划分的。但是无论以什么样的标准为苦厄,要想使其脱离苦厄也离不开改变心理与物理两种环境。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都属于五蕴范围之内,所以只要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同时又能够随心所欲地驾驭五蕴,自然度化任何标准的苦厄都迎刃而解了。怎样“照见五蕴皆空”呢?“照见五蕴皆空”之后又如何“度一切苦厄”呢?为了让大家容易理解我先讲“什么是观照”。“观”“照”二字在《心经》中出现的顺序是先“观”后“照”:“[观]自8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所以大多数人修行的先后顺序也适合先观后照。什么是观呢?比如我们提着灯笼走夜路,此时无论走到哪里灯笼所照之处的景物都可以一览无余。但是灯笼所照的范围毕竟是有限的,而且还要随身携带,而“照”就像太阳一样高高地挂在空中根本无需随身携带,而且还可以普照大地。所以前面的“观”是属于有为法,“照”是属于无为法。但是太阳毕竟属于物理世界的一个发光体,虽然能照,但不具备有情众生的觉知能力。那么观照在我们有情众生上是以什么方式体现出来的呢?观察物理世界我们需要灯光来照明,而观察心理世界用的是心光。什么是心光呢?比如我们想一个苹果,表现在感性上,在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苹果的轮廓;表现在理性上,在脑海中就会生出苹果这个概念,也就是在脑海中生出了一个苹果的念头。可是这个苹果的轮廓与苹果的念头虽然都在脑海中,它是怎么浮现出来的?又是怎么被我们觉察到的呢?比如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我们是什么也看不见的,如果手里拿着手电筒,光所照之处我们就可以看到了。但是物理世界的光明是照不到我们心理世界的,可是如果没有光照亮我们脑海中的轮廓或念头,我们怎么能觉察到呢?其实我们所觉察到的理性的念头或感性的轮廓就是心光所照之处。9心根本就不会像太阳一样发光的,所谓的心光其实就是我们的能知能觉的能力。我们觉察到什么,心光同时也就照亮了什么。我们心理世界里的一切内容在没有被心光照亮的时候就像是黑夜里的景物,我们是见不到的。当我们觉察到的时候就是被心光照亮的时候,其实无论心光是否将其照亮,心理世界的一切景物始终都是存在的。“观”就像灯笼一样只能照亮很小的范围,而“照”就像太阳一样可以普照心理世界,这样心理世界里的任何景物都可以一览无余了。梦中的自己之所以能看清梦里的环境就是被心光照亮的,心光在清醒的时候是以觉的方式体现出来的,而在梦里受光明这个种子的影响,心光在转识成智的时候就化作了光明。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很多人的梦境里虽然没有太阳但天空却是一片光明的原因了吗?在物理世界我们提着灯笼走夜路时,能观的人与能照的灯笼始终是同步的,也就是光照到哪里就能看清楚哪里,照不到的地方是看不见的。在心理世界也是这样的,“觉”这个心光照到哪里我们就能知道哪里,所以“觉与知”就像灯笼与能观的人一样也是同步的。如果“觉”能像太阳一样可以同时照亮整个心理世界,那我们就可以同时见到整个心理世界了。但是由于大多数人的觉照功夫不够,所以只能觉知到当下的心念,如果能够达到照的水平,那所觉知的当下就是全部的心理世界。依照“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原理,此时的你就像佛祖一样可10以纵观三千大千世界,站在这个角度祖师们才方便说“佛者,觉也”。现在大家知道“什么是观照”了吗?“观”是有为的,所观的范围也是有限的,而“照”是无为的,所照的范围是无限的。下面就要细讲如何“照见五蕴皆空”和如何“度一切苦厄”了。“舍利子”就是舍利佛,他是佛祖的大徒弟,智慧第一
本文标题:原觉法师《心经》义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744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