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胥兴春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xuxc@swu.edu.cn参考书目王烨芳.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施燕,韩春红.学前儿童行为观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美)本特森著,于开莲,王银玲译.观察儿童——儿童行为观察记录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英)莎曼等著,单敏月,王晓平译.观察儿童·实践操作指南(第三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罗秋英,周文华.儿童行为观察与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一、行为观察概述观察法是学前教育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收集资料的最基本途径,是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观察是学前教育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前提,是产生理论假设、验证理论的手段,也是解决问题、进行儿童评价的重要手段。(一)观察的基本概念观察人类认识周围世界的一个最基本方法,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是人的感官直接感知事物的过程,而且是人的大脑积极思维的过程。观察的基本要素注意、对象与背景、主观参与、判断和结论一般观察与专业观察一般观察(日常观察)能收集到大量的信息,但信息往往具有主观性、偶然性和零碎性。如,老师“看见××在课堂上玩手机”。专业观察能收集较为全面的客观资料,能对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解释。如,选择三名幼儿,分别观察记录其情绪行为10分钟,然后进行分析比较和解释。学前儿童行为观察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客观对象,收集、分析事物感性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佳佳上幼儿园“佳佳到了幼儿园,进了班级教室,一只手紧紧拉住妈妈的手,小小的身体扭来扭去,另一只手轻轻地磨蹭着妈妈的袖子。她用一种低低的、焦虑的声音对妈妈说:“你不要走嘛。”她妈妈就势拉着佳佳的手向前走了几步,佳佳把双手放进嘴里迅速地吮吸着……(二)观察研究的作用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前提是产生假设、验证理论的手段是提供学前教育现象真实过程的手段是帮助研究者了解被试个体差异的手段是解答各种特殊问题的手段是教育评价的手段(三)观察的类型正式观察与非正式观察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叙述观察、取样观察和评定观察长期观察、短期观察和定期观察(四)观察的基本原则观察要有严密的组织计划:观察者对观察活动的时间、顺序、过程、对象、仪器、记录方法、设计表格等做好充分准备。观察要有一定知识准备:如观察幼儿的主体性,就要先明确主体性的内涵及其主要表现方式。观察要消除干扰:观察对象的干扰和观察者本身的干扰。观察记录力求系统、准确:尽可能详尽记录客观事实,避免主观性;根据不同目的选择适宜的观察记录方式。二、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方法(一)描述的方法描述法是指记录被试在自然状态下所发生的行为和所处的情境,然后对所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类,并加以分析的方法。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持续记录法(实况详录法)样本描述法1.日记描述法对同一个或同一组被试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反复观察,把观察到的被试各方面的新行为、新发现记录下来,进行研究。强调记录儿童的新行为,如第一次牙牙学语,第一次抓住东西等。斐斯泰洛齐《一个父亲的日记》、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普莱尔《儿童心理》、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等。例子陈鹤琴第11个月……能倚物站立了,他也要倚物行走;未能行走时不宜勉强他行走,以免使两腿弯曲终身受累。第49个星期:身体的发展:他能受人提着行走;他能从仰天而睡的姿势翻到背天的姿势;他能扶着东西站起来;他能稍微运用手臂拉抽屉出来;他能匍匐自在。日记描述法的优缺点优点能提供较长期、较详细的一手资料记录被试发展的真实过程、连续行为描述被试的生活环境及其各种行为,有利于对行为进行质的定性分析。个案研究与生态学研究常用。缺点被试受过良好教育,选择具有偏向性,缺乏代表性观察者为家长或亲友,容易偏差高估儿童案例太少,缺乏普遍性耗费人力物力运用时需要注意家长较多地运用日记发,但在托幼机构运用较少,不过在个案研究时会用到。如针对一些比较特殊的孩子,如障碍儿童通常不能很好地沟通,需要日记收集资料,发现其内心世界。除了真正记录儿童的行为之外,不能太琐碎,要将真正对了解儿童有关的行为记录下来。2.轶事记录法轶事,是指独特的事件,也可以是观察者非常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事件。顾名思义就是观察者将自己感兴趣的,并且认为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儿童行为和反应,以及可表现儿童个性的行为事件记录下来以供分析。不同于日记记录法,轶事记录法记录的是被试显著的新行为;而且它是有主题的,要将整个事件的发生顺序完整详细记录。例:儿童却利3岁的却利和妹妹在玩过家家,却利说他是爸爸。当他走进厨房时,姐姐要给他一块蛋糕(他非常爱吃),但却利拒绝了,说:”我要蛋糕做什么?大人是在吃饭时才吃它的。“十分钟后,却利来了,说:”姐姐,我现在可以吃蛋糕吗?我现在不是爸爸了,我是却利。“(一个孩子的模仿行为)轶事记录法不仅要记录被试的言谈行为表现,还要记录被试行为表现的背景及其他人在场的活动。轶事记录法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个性特征、各种行为习惯擤出的机制,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干预。例子2007年4月1日在这段观察之前,小琴曾经休息了七天,因此4月1日,我特别留意了她的表现,进教室仍然是被老师抱进来的,但哭闹了一阵后,她的注意力转向旁边吃早餐的同伴,情绪逐渐稳定。接下来,偶尔生活、活动时突然想起来,一边哭,一边自言自语地说:”我不哭了,妈妈下班来接我。“过后,又能与小朋友一起愉快地玩游戏。优点简单、方便、灵活,无需编制观察记录表格,也不需要安排特别的情境、范围或事件。当事情发生了就随时记录,是一种最简单的观察法,也是教师用得最多的。它能对某个特殊事件作迅速、正确和详细描述的记录,通常被教师用来观察哪些儿童在一起玩等信息;它虽然简单,但能用最简略的语句将内容描述下来,提供儿童行为发生的前后关系、背景、情境等;它记录的资料清晰,可以根据其进行推断和解释,无需其他客观叙述;资料可以长期保存,提供给后续需要。缺点容易受偏见影响而选择性地记录行为,以记录者的好恶进行偏向性选择。简单的文字描述,容易导致记录者和阅读者在理解文字内容时产生差异。记录的文字材料比较简练,有时难以真正有效利用。运用时要注意要考虑什么情况下需要运用。要权衡“值得记录”的事情,关注普通儿童的特殊状况,特殊儿童的行为等。使用时,应该在适当事件—“轶事”发生时,尽可能快速地将事件记录下来。随时准备好记录的工具。所记录的资料要客观、准确和完整。清楚地描述事情的发生次序和过程。尽可能用正确的词汇和文字进行记录,以便保有原本对话的情境和含义。例子晨雨和张华一起玩粘土,玩得很好,身体也弄脏了。完成三只小狗,漆上褐色与白色。(及时完整的记录)如何扩张解读?儿童:小丽。日期:07.3.15情境:全班集体阅读活动经过:小丽被要求朗读两次,她都拒绝了,而且在第二次开始吸大拇指,把头靠在桌上。(这是我第一次观察到小丽吸手指,需要评价她的阅读)。3.实况详录法又称持续记录法。比轶事记录法更详细更完整,要求尽可能详细地捕捉最主要行为或事件的要素,是记录连续行为的最好方法。记录的内容包括被观察者本身,或与他人互动时所做的每一件事和所说的每一句话,以及被观察者所处的背景、环境场所等。观察者忠实地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记录,以此进行客观的、毫无主观推测的记录。例子小新拿出一只瓶子,并盛满了水,自己坐下来,慢慢地喝。然后他用右手拿着瓶子,慢慢地向左边的床爬去。站起来放掉瓶子,朝3米多远的母亲走去。然后他抓起一只装有事物的瓶子,向左转,往回走,向另一个约3米多远的瓶子走过去,并试图用一个塞子塞着瓶子,而塞子放在钢琴上的一个盒子里。他就拿这这个瓶子打钢琴,接着驯服地接受惩罚。然后,小新平躺着吃东西,站起来走了2米,试图敲一只盛满油的瓶子,向左转,有朝钢琴走去,又走了2米后,就在钢琴的罩子下慢慢地爬行,又从罩子下钻了出来,拿到他的玩具娃娃,把娃娃仍在地上,又去拿软木塞子和瓶子,并设法将塞子塞在瓶子上,咯咯地咬着牙齿,站起来,又坐下来。(记录的13个月大孩子仿效母亲一边倒水,一边做他“坏孩子”的动作。实况详录法的特点实况详录法,观察者的主要目的在于取得没有经过推断、解释或评估,并且详细而客观的行为记录。不仅详细记录行为,而且还要记录行为发生的背景情景和场所,以及行为发生的先后顺序。观察者完全是以描述性而非概括性的方式去记录。优缺点优点在很多情况下,都可以使用,不需要预先逐步工具和材料。也可以借助一些设备。使用起来最简单,无需特别技巧和训练。可以对单个儿童,也可以是团体记录。缺点耗费太多的时间精力;而且对观察记录者的观察能力和文字表达有较高要求;另外,很多教师不知如何处理收集的资料。4.样本描述法样本描述法是观察者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一种详尽的、连续的,或顺序行的行为及当时的情境的描述。进行样本描述的观察者,必须根据一些已决定好的标准去观察、记录他们看见的所有事情及行为发生当时的情况。例子对象:玲玲(女孩、4岁5个月);情境:玲玲家,室外;同伴:强子(玲玲的表弟,18个月);时间:2010年5月8日,下午3:30记录:玲玲恳求她的妈妈,让她到邻居家去玩,但是玲玲妈妈不同意,并让她回屋里去玩。当玲玲和妈妈争论时,强子正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强子拿起一只小塑料水桶,这只塑料水桶原本是玲玲妈妈从玲玲手里拿下来的。在水桶里有一些小玩具,所以在强子摇动水桶时发出了“咔嗒、咔嗒”的声音。玲玲走过去开始捶打强子的腿和背,当玲玲走向强子时,强子似乎已经知道了玲玲要干什么。他蜷缩起身子,对玲玲而言,似乎打强子是很平常的事情了。玲玲不停地打强子。她每打一下,他就小声地哭,最后,开始大哭。看到强子真的大哭了起来,玲玲就离开他,还一边说:“我就打你,我就打你;我能把你给扔了”与实况详录法的区别与实况描述法不同,样本描述法需要比较精确的细节部分的记录,教师必须在短时间内,不受干扰地观察并详细记录。样本描述法必须有预先决定的标准,要观察记录儿童哪一方面,哪一些行为表现。样本描述法还要求观察者不能参与活动。同时尽量不引起孩子的注意。描述观察法的总体特点描述观察法的特点是手段简便易行,所获得的资料完整、自然、真实生动,适用于较广泛而多样的研究课题。其局限是记录和压缩分析资料需耗费大量时间,不易做到数量化统计分析,所观察的对象有限,多用于个别儿童或小范围群体的观察研究。描述观察法是一种定性研究方式,也适宜于生态化运动后的幼儿教育与发展研究。(二)取样观察法描述观察法难以让观察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观察对象所有的行为都收集到。因此,取样观察应运而生。取样观察是按照事先确定的标准抽取部分对象为样本,然后以样本的结果推论总体状况。取样观察是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抽取被观察者的“目标行为”进行观察。它不需要详细地描述记录被观察者的行为,因此可以减少观察记录的时间。取样观察法概念取样观察法是以行为为样本的研究方法,经过选择,使用预定的类型,在一定时间内,观察者在各种变化的背景中选取被试行为样本,它不需要详细描述行为,可减少记录的时间。包括时间取样观察法和事件取样观察法。取样观察法可以满足研究在客观性、可控性和有效性方面的要求。取样观察法常用于对较多被试进行观察,适应于儿童群体的研究。1.时间取样观察法在一个确定的短时间里观察被试,主要记录预先确定的行为是否出现,行为发生次数及持续的时间。它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为取样标准,间隔由两种:一是规律性间隔,一是随机性间隔。使用条件:所观察的行为必须是经常出现的、频率较高的行为;二是外显的容易被观察到的。例:幼儿攻击性行为刘老师准备从上午9:30到11:00之间,观察自己班上15名幼儿攻击性行为及其发生的频率,一共观察的时间是90分钟。她将这90分钟平均分配在15名幼儿身上,即每名幼儿将被观察6分钟。另外,为了取得具有代表性的行为
本文标题:学前儿童观察与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751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