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现状与发展 > 7卫生监督协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邻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辉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突发公共事件■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要求■考核指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公共事件根据事件发生过程、性质及机理,可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故四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狭义)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广义)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如鼠疫、霍乱非典、禽流感等)、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影响公共安全的毒物泄露事件,食品安全,重大动物疫情,以及由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治安等突发事件引发的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重大传染病疫情现有传染病时有暴发和流行天生桥水电站建设,使广西、贵州、云南的5个县发生鼠疫流行,2000—2002,发现鼠疫病例192例已消灭或被控制的传染病死灰复燃结核、淋病、梅毒等卷土重来,我国目前结核感染者4亿,患者约500万人,其中传染性肺结核200万,每年约15万人死于结核重大传染病疫情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和暴发流行艾滋病、O157:H7、SARS经流行病学调查提示可能存在或潜在存在的传染病国外已经存在并流行,可能传入的传染病。如疯牛病、西尼罗病毒脑炎等人畜共患病禽流感:1997年,香港发生H5N1禽流感18例,死亡6例;2004~2006年,亚洲、欧洲许多国家接连暴发禽流感疫情。2006年四川的猪链球菌病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流行危害严重的中毒事件中毒人数超过30人或出现死亡1例以上的饮用水、食物中毒事件短期内发生3人以上或出现1例以上死亡的职业中毒事件有毒有害化学品、生物毒素等引起的集体性急性中毒事件食品安全食物中毒:卫生部2001年收到的中毒报告为611起,中毒人数19781人,死亡人数135人。卫生部2005年收到的中毒报告为256起,中毒人数9021人,死亡人数235人。食品合格率很低。农药残留。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流行中毒事件2002、9、14,南京小汤山中毒事件,600人就诊,200个危重患者,42人死亡2003、12、23,重庆开县井喷事件,243人死亡,2142人住院,10000人就诊,65000人疏散2004、4、16,重庆天元化工厂氯气泄漏,7人死亡,15万人疏散各类自然灾害严重气象灾害洪水热带气旋(台风和风暴)、冰雹、雪灾等地质灾害地震、海啸泥石流滑坡等其他自然灾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天然火灾等洪水全国90%以上的城市有繁重的防洪任务1998年特大水灾中,29个省(市、区)2.3亿人(次)受到灾害影响,死亡3656人,转移2044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642亿元1998年洪灾情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突发性多元化群体性或公共性综合性和系统性意外性频发性危害性国际性突发性存在发生征兆和预警的可能,但很难做出准确预测和及时识别时间和地点具有不可预见性。其形成常需一个过程,开始可能其危害程度和范围较小,对其蔓延范围、发展速度、趋势和结局很难预测。如2002年11月以来,我国一些地方发生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开始之初很难预测日后到会波及全国24个省、市和自治区,最后演变为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意外性指其发生、发展可能出乎意料,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监测系统敏感健全,更多的突发事件是有可能预料或预见的,我们可以有计划地应对多元性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复杂,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种类也呈多元化特点,包括生物病原体所致疾病、食物中毒、不明原因引起的群体性疾病、有毒有害因素污染造成的群体中毒、急性职业中毒、各种自然灾害以及生物、化学和核辐射事件等多种类型频发性社会结构全面分化期近年来许多地区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各种自然灾害的频发抗生素滥用以及病原微生物的变异导致一些新发传染病、再发传染病及不明原因疾病的频繁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滥用和管理不善导致化学污染、中毒和放射事故也逐年增多危害性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范围广,影响范围大,一方面会对人们身心健康产生危害,可能在很长时间内在人们心灵深处产生阴影;另一方面,一些突发事件涉及社会不同利益群体,敏感性、连带性很强,处理不好可造成社会混乱,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综合性和系统性不仅仅是公共卫生问题,同时还是社会问题,需要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甚至全社会都要动员参与。因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涉及多系统、多部门,政策性很强,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综合协调,才能最终战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其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群体性(公共性)是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不只是特定的个体,而是不特定的社会群体,具有公共卫生属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分级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国家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试行)自然灾害(水旱、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生物、火灾等)事故灾难(安全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动物疫情)社会安全事件(群体性事件、恐怖、民族宗教、涉外、刑事案件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根据事件的表现形式划分: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一定人群中,当病例数累计达到规定预警值时所形成的事件。包括:传染病疫情暴发,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其他中毒、预防接种、服药事件、医源性感染事件、意外辐射照射事件、以及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公共卫生事件。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当环境因素达到规定预警值时形成的事件,病例为事后发生,也可能无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划分为四级:特别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服务对象本辖区内的服务人口。◆服务内容1、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管理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其他专业机构指导下,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协助开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排查、收集和提供风险信息,参与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修)订。050100第一季度第四季度东部西部北部◇2、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登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规范填写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本,X线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后,按要求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如发现或怀疑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要求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本,X线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传染病管理人员每旬要检查一次并签字,查看有无漏报。如有漏报要及时补报。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本,X线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传染病报告卡、网络系统报告中报告的传染病要一致。3、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报告程序与方式。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机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按相关要求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进行报告,同时向辖区内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送《传染病报告卡》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报告时限。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发现其他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时,应按有关要求于2小时内报告。发现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应于24小时内报告。•订正报告和补报。发现报告错误,或报告病例转归或诊断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对《传染病报告卡》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等进行订正;对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及时进行补报。4、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1)病人救治管理。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采取隔离、医学观察等措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者进行急救,及时转诊,书写医学记录及其他有关资料病妥善保管。(2)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管理。协助开展传染病接触者或其他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追踪、查找,对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者提供必要的基本医疗和预防服务。(3)流查。协助对本辖区病人、疑似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和提供病人、密切接触者、其他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相关信息。•(4)疫点疫区处理。做好医疗机构内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工作。协助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开展杀虫、灭鼠等工作。•(5)应急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协助开展应急接种、预防性服药、应急药品和防护用品分发等工作,并提供指导。•(6)宣传教育。根据辖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和特点,开展相关知识技能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5、协助上级专业防治机构做好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宣传、指导服务以及非住院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相关技术要求参照有关规定。◆服务流程发现、登记风险管理报告处理1.协助进行风险排查。2.收集和提供风险信息。3.参与风险评估。4.参与应急预案制订。1.首诊医生在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后,按照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2.如发现或怀疑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要求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相关信息报告卡》。1.报告程序和方式: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机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按相关要求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进行报告,同时向辖区内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送《传染病报告卡》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2.报告时限: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发现其他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时,应按有关要求于2小时内报告。发现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应于24小时内报告。3.订正报告和补报:发现报告错误,或报告病例转归或诊断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对《传染病报告卡》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等进行订正;对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及时进行补报。1.病人医疗救治和管理。2.传染病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管理。3.流行病学调查。4.疫点疫区处理。5.应急接种和预防性服药。6.宣传教育。◆服务要求•1、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协助开展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置。•2、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报告管理工作,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3、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做好相关服务记录,《传染病报告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应至少保留3年。考核指标•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片数/登记传染病例数×100%。•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报告及时的病例数/报告传染病病例数×10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及时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应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100%。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服务内容■服务要求■考核指标■服务内容•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发现或怀疑有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线索和事件,及时报告卫生监督机构并协助调查。•职业卫生咨询指导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现从事接触或可能接触职业危
本文标题:7卫生监督协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765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