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西洋文化发展历程-文艺复兴至现代艺术
西洋文化發展歷程-文藝復興至現代藝術-主講人:孟昭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學務長暨通識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文藝復興(Renaissance13-16/17世紀)定義:Renaissance本意為再生。當時的學者從古希臘、羅馬的思想、文學作品中重新發現「人」在世上的意義與價值。其形式表現為復興希臘、羅馬古代哲學、文藝的思想、價值觀與生活方式,故稱為「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時期形成的原因義大利的貿易、商業繁榮與城市資本主義商業的形成,造就中產階級的興起,以及城市化生活方式的變化,孕育出新的世界觀與人生觀;中古世紀的道德、價值觀、世界觀所主宰的治學方式與生活方式,無法應付新的經濟、政治,社會問題的挑戰;•文藝復興時期形成的原因擺脫封建神學的世界觀與宗教文化的束縛,是建立新的經濟、政治體制的必要前提;羅馬教廷的腐敗與干預西歐各國內政,阻撓義大利的統一,激起全義大利人民的公憤,資產階級的知識份子(以但丁為代表)乃發動批判神權和提倡人權的新文化運動;•文藝復興時期形成的原因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大批拜占廷的希臘學者照義大利講學或創辦學校,興起知識份子研究古典文藝的熱潮;德人Gutenberg於1450年發明活字版印刷術,加速印刷書籍的速度並降低書價,使得教育得以普及,新思潮亦得迅速傳播,對於歐洲社會的快速變遷有其深遠的貢獻。•文藝復興的思想與訴求文藝復興式全歐性的資產階級文化運動。其本質為反對封建統治、反對教會束縛、主張把人從基督教義下解放出來,強調世俗生活,反對禁慾主義,提倡以人的情感生活、權力為本,反對中世紀以神為中心的世界觀。•文藝復興的思想與訴求文藝復興是以人文主義(Humanismus)為核心的新文化,建立在對神的批判和對人自身的認識基礎;批判中古世紀的禁慾主義、沒有人格與價值的社會,強調個性解放、追求現世幸福、財富、榮譽、智慧;•文藝復興的思想與訴求反對枯燥、僵硬的經院哲學與邏輯學;提倡人文教育,崇尚理智,鼓勵冒險和個人奮鬥,追求真理、探索自然;提倡自由平等、反對等級特權。強調個人自由與表現「通才」特質-淵博的知識、健全的體格、高雅的風度,以及藝術的創造與鑑賞;文藝復興藝術代表人物文藝復興代表人物:但丁(A.Dante1265-1321)–代表作品:「神曲」佩拖拉克(Petrarch1304-1374)-代表作品:「詩集」薄比丘(GiovanniBoccaccio1313-1375)-代表作品:「十日談」達文西(LeonardodeVinci1452-1519)代表作品:MonaLisa拉斐爾(Raphael1483-1520)代表作品:聖母像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1475-1564)代表作品:創世紀、大衛文藝復興時期藝術代表人物文學代表人物/代表作品:Erasmus(依拉斯慕思1466-1536,荷蘭人)-「愚人頌」(inPraiseofFolly)Shakespeare(莎士比亞1564-1616英人)M.deCervantes(賽萬提斯1547-1616西班牙人)-「唐吉柯德」巴洛克時期(Barock)定義:發軔於16世紀下半葉的藝文表現方式。義文barocco指邏輯過程遭受曲解之義。葡萄牙文指不規則的珍珠,法國使用此一名詞則指隨心所欲、未合乎平衡的畫。17世紀初至1680年為「巴洛克時期」,音樂的巴洛克時期一直持續到18世紀中葉;1680以後文學與美術進入「新古典主義時期」發展背景:1.思想、政治、社會在此時正面臨一大混亂發展期。2.文藝復興時期對理想平衡的審美觀點已發展至盡頭。天主教徒認為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表現方式,無法使人產生情緒上的共鳴,乃著重教堂儀式中濃厚的聽覺與視覺的想像;新教徒亦要求與古典、嚴肅標準不同的的藝術形式,亦便更能符合個人的虔誠;發展背景:3.專制君主、天主教會喜歡炫耀他們的榮華富貴,新教的資本家也傾向以藝術創作來裝飾自己的居住環境,因而促使他們探尋感官的刺激;4.非洲與美洲的殖民經營,賦予藝術家更多、更新的題材,以及廣大的空間感;5.科學革命亦影響藝術家對現實的描繪,從權威式對自然的看法轉移到試驗式的看法。巴洛克藝術的特色:1.巴洛克藝術是自然而非理想,是感情而非理性的。從感官藝術而言,巴洛克藝術充滿動作、活力、色彩,具有強烈的情緒上衝擊;2.藝術家放棄「文藝復興」傳統對空間整齊和狹窄的看法,改為接受廣大式的觀點,以及表達人在宇宙間的渺小。3.巴洛克時期的繪畫強調與現實之間的關聯性,著重對世界作真實的描述,就算是宗教畫或是神話畫,也以現實性的手法表現;巴洛克藝術的特色:3.構圖方面,很少在它們的畫裡使用水平與垂直線,以對角線和弧線的構圖為多。另一方面,繪畫內容強調戲劇性、追求畫面的動感、和故事性表現。4.詩人常描寫人生在世的短暫與無常。5.就技法而言,將光的效果加入畫面之中,且考慮到時間性的要素,如中午和夕陽西下時色彩與光影間的變化效果,畫中充滿動勢戲劇性的的色彩與光影,畫裡空間營造無限的錯覺;巴洛克藝術的特色:6.巴洛克時期建築師也喜歡在作品中表達無限空間的感覺,建築物正面內部均充滿裝飾,造型採用大量弧線,普遍採用圓屋頂,室內大扶梯、注重建築物四周的景觀,則為另一特色。7.音樂家以擴大音調製造出使人產生無限空間感的回音;巴洛克時期代表的文學家:巴洛克時期代表的畫家:義大利:Caravaggio(卡拉瓦橋1573-1610)、Bernini(貝尼尼1598-1680)法國:Poussin(樸桑1594-1665)荷蘭:Rembrandt(林布蘭1609-69)巴洛克時期代表的音樂家:義大利:AntonioVivaldi(韋瓦第1678-1741)德意志:J.S.Bach(巴哈1685-1750)P.G.Händel(韓德爾1685-1676)古典主義Klassik•古典主義美學的興起十八世紀啟蒙時期,中產知識份子,面對洛可可型式的美藝和路易十五皇朝內之頹廢墮落生活形態,產生極度不滿,理性主義開始對享樂主義反動,因而引發出一種緬懷復古,希望回返到古希臘、羅馬時代黃金時期的美學思想。一種強調一切以社會公民意識,忠心報國,責任感,道德為目的﹔一種理智,鼓吹自由,民主,但(變得沉重)的美學思潮:新古典的理性美學(法則)。•古典主義美學的興起背景十七世紀時,文學家布瓦羅(Boileau)的古典主義文學理論橫掃歐洲文壇,接著十八世紀龐貝古城文物的發掘,以及德國學者溫克爾曼(Winckelmann)大力鼓吹「希臘藝術為最完美的形式表現」的觀念,使新古典主義勢力逐漸崛起。在德、法再度興起向古代藝術學習的浪潮,此一時期與17世紀藝術思潮有別,史稱「新古典主義」。•啟蒙主義-古典主義的思想背景古典時期的文藝思想,主要是呼應漫佈於之前及當時社會中的一股反動風氣。這股反對超自然宗教、形上學、迷信、君主專制等形式化教義,鼓吹人文精神、科學態度、理智主義、自由平等的新思潮被稱為「啟蒙運動」(Enlighten-ment;Aufklärung);它大約起自十七世紀末期,並延伸至約法國大革命(一七八九年)為止的時期,這段期間因此常被概稱為「啟蒙時代」(EnlightenmentEra)或「理性時代」(AgeofReason)。II.啟蒙主義-古典主義的思想背景除了在哲學方面的影響,啟蒙思想在科學領域中也引起了極大的衝擊。新的實證主義逐漸取代過去獨立省思的求知態度:瑞典科學家利奈奧斯(CarlLinnaeus,1707-1778)創立生物分類體系(他也因此被尊稱為「分類學家之父」),法國科學家拉佛錫爾(AntoineLavoisier,1743-1794)建立定量化化學觀念,從此為科學研究開創新的一頁。諸如此類的實驗精神亦無形中推動了科技上的發明;例如美國科學家福蘭克林(BenjaminFranklin,1706-1790)等人發現了電力,蘇格蘭發明家瓦特(JamesWatt,1736-1819)發明了蒸氣引擎而在工業革命上投下重量級的震撼力。•古典主義的特點:1.崇尚理性-笛卡爾的理性哲學是古典主義理論的思想基礎,認為只有精神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理性是一切藝術的準繩,只有從理性中,藝術才能獲得價值和光芒,表現出永恆、普遍的真理。藝術家在創作上須服從人類理性、表現理性,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應避免一切違背常理的怪誕離奇;•古典主義的特點:2.擁護王權-路易十四建立法國最高學術機構,精選全國文藝、知識、政治、軍事各界傑出人士四十人,為文化政策制定者,以及藝術創作、評論、裁決的權威機構;並對藝術家進行控制,迫使一切藝術在創作上服從王權的指揮。古典主義在政治傾向和創作宗旨上,都明顯帶有效忠王權的傾向-藝術創作的題材、情節構思至藝術品完成均圍繞一個主題:為王權服務;•古典主義的特點:3.崇奉古代藝術-文學領域–創作上多取材古典,依照古典悲喜劇的格式、語言,以重現弘揚他們所崇尚的理性道德精神。在創作方法上,主張描繪「真實」、「自然」的及具有普遍意義的人物性格;•古典主義之繪畫啟蒙思想所追求的古典主義美學,是一種美存在於物體形式中的看法。源自古希臘哲學的古典主義,把美視為一種必須透過感官來直接感受的形象,而形象之整體與其各部份的比例或組合(例如平衡、對稱、密度、織度等),就是其顯示美的依據。•古典主義之繪畫17世紀古典主義繪畫一般趨向於靜態的構圖,注重素描而色彩趨於冷調,題材多半取自宗教、歷史、神話故事及鄉村風景,肩負起教訓市民的功用。畫面呈現出嚴謹、安詳、莊嚴、宏大氣份,表現完美、永恒以及以希腊人對於生活之觀念為基礎的一些價值判斷。古典主義強調思考的秩序和明晰性,精神的尊嚴和寧靜,結構的單純及均衡和比例的勻稱。畫中人物動作都有相對的獨特性,無論面臨如何的處境神態安然自若,表現出崇高的理性精神。•古典主義之繪畫古典主義尊重客觀、理性和節制,而不信任主觀,情緒和過度。容易因缺乏自發的創造性而流於空洞的形式主義,和傳統的保守主義。古典主義創作在題材選取上表現對歷史、宗教的偏好;創作宗旨則在表現人類理性、頌揚獻身精神方面的執著;在技巧上在各種藝術中均體現的共同法則:簡潔、細膩明快的表現語言,嚴謹莊重和諧典雅的結構以及創作法則的不可逾越。•古典主義之繪畫古典主義常與宮廷藝術及學院派藝術相關連:宮廷藝術為古典主義發展出華麗典雅的裝飾性趨向,學院派則把古典主義的所主張的理性法則極端強化,使藝術創作生動、精緻的技巧變成死板的程式。古典主義繪畫重視正確精密的素描,不很重視色彩的使用。“創作寫實嚴謹,威嚴本來是一種正面的原素,但若進而演變為一種過於嚴勵之法則,藝術作品過於倡導嚴謹、克制,缺少了人性,一概只是崇尚理性思想,變作說經教德的工具和宣傳品。那麼,畫面亦會不其然變得冷漠,一種繽紛的冷漠,畫面雖然熱鬧,但是﹔是靜的,沒有聲音的。而新古典主義之美藝,力求和諧抑制,違背了人類的另一些本能,衝動,只談理想,正是過於嚴肅。任何美藝創作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主觀感情,甚至激情。就如日出的光輝,使人鼓舞,日落的色彩氣泊,令人感動。一切藍天白雲,激流狂風,清泉流水,皆會刺激起人類的情懷。隨著各地革命思想,拿破崙的英雄主義的薰陶,新古典主義很快便被激情、任性的浪漫主義(Romanticism)浸染。”代表畫家大衛(David,1748-1825)代表作為「霍拉蒂之誓」及「拿破崙加冕式」、「馬拉之死」等盎格爾(Ingres,1780-1867)代表作為「泉」及「土耳其浴」•古典時期的音樂古典時期音樂的核心思想乃是理性主義與人文主義;音樂除了在宗教儀式或娛樂場合中發揮功能外,更被視為是提昇與豐富人類精神生活的利器。V.古典時期的音樂從十八世紀中葉起,音樂史就進入了古典樂派時期。此時期的重心偏向器樂曲。這是因為小提琴和鋼琴的改良與發達,所以音樂上的重心也由聲樂轉到器樂上。作曲家們大量創作器樂曲,例如交響曲、協奏曲、弦樂四重奏等等。音樂從教會裡而轉移到宮廷貴族裡,這些貴族們大多把音樂視為生活的一部份。他們喜歡優美、簡單、均衡的音樂形式,比起巴洛克時期厚重,沉穩的音樂風格,
本文标题:西洋文化发展历程-文艺复兴至现代艺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78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