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2014―2016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语文
2016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语文本试题卷共7页,22道小题。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一、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电影对文学的反哺邹贤尧电影作为第七艺术,一直受着文学的滋养。文学提供给电影取之不尽的素材和源源不断的人才,并不断提升其品格。电影从发明之初,到高度发达的今天,从商业电影到艺术电影,从胶片电影到数字电影到微电影,都不曾停止过以文学为蓝本,包括对畅销的通俗小说、经典名著和网络小说的改编。尽管电影试图克服文学对它的“影响的焦虑”,确立自己的独立品格,但它仍然从文学那里受惠良多。当然,这并不表明电影只是简单地依附文学,电影以其特有的媒介优势,自有文学无法比拟的艺术效果,而且随着大众文化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影越来越显示出超过文学的强大的影响力。因此,电影给文学带来很大的反作用,这有其负面性,比如它影响到一些作家把小说写得越来越像剧本,没有充分的展开,没有深入的刻画,多是干巴巴的对话,成了所谓的“影视同期书”。电影对文学的影响又并非都是负面的,电影对文学有回报和反哺。电影也在向文学“还债”。一是改编电影对文学原著的反哺。通过电影改编,对文学原著的宣传及传播有着巨大功效,为文学经典的再造提供丰富的可能性,促进一度边缘化的文学再度走红。具体来说,借助电影改编,传统经典得以延伸与扩散,比如《西游记》固然是广为人知的古典名著,但《大话西游》对它的全新演绎促其再放异彩;借了改编,被淹没的作品得到开发,被唤起与照亮,比如清末民初的王度庐及其小说《卧虎藏龙》,被人遗忘,知者甚少,李安的同名改编电影,将之从历史深处召唤出来;即如张恨水,也因五四新文学对其贬抑而长久被淹没、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影视改编而掀起“张恨水热”;电影改编对一般性的文学作品予以提炼、点染与提升。拍摄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电影《小花》,淡化了原小说《桐柏英雄》的政治色彩,强化了原小说的人性化内涵,原小说虽也在当时引起轰动,但电影《小花》更提升了其艺术品质。电影受惠于文学而又反哺文学,形成良性的互惠与助推,这在第五代导演与先锋派作家之间表现得更为突出,张艺谋的电影大都改编自莫言等人的小说,但张艺谋改编电影的成功也带动了莫言、刘恒、苏童、余华等人在文学圈之外的走红。可以说电影《红高粱》在西方电影节的获奖,直接推动了莫言作品在西方被大量翻译并引起关注,为他获得诺奖不无助益,这反过来给有些疲软的中国当代文学注入一支强心剂。二是电影化思维、电影化技巧对具体的文学创作的反哺。电影化思维引入文学创作后,拓宽了文学的艺术空间。乔伊斯、海明威、多斯·帕索斯、穆时英、王小波、李碧华、王朔、海岩等诸多的中外作家,都在小说创作中充分调动各种电影元素,运用电影画面造型的光、影、声、色来创造典型环境、表现人物心理、描写人物言行、塑造人物形象,展开生动丰富的“电影化的文学想象”。对电影表现技巧的借用,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特别是以电影的蒙太奇思维,以交叉剪接、平行剪辑、快速剪接、快速场景变化、声音过渡、特写、叠印等电影化技巧,广泛地介入文学文本的生产之中。而一些电影的结构方式也纷纷被小说家效法,丰富了文学的结构形态。如《不可撤销》《记忆碎片》《薄荷糖》等的全逆式结构,《盲打误撞》《罗拉快跑》等的发散式块状结构等,被许多作家成功地移用到小说中,带来了小说形式与内容的创新。(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12月30日第10版,有改动)1.下列关于电影对文学的反哺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电影对文学的反哺既有对文学原著的反哺,又有对具体文学创作的反哺。B.电影对文学的反哺,既会促其大故异彩,也会损害文学原著的本来面目。C.“电影化的文学想象”在小说创作中的生动展开,拓宽了文学的艺术空间。D.电影的蒙太奇思维在文学文本生产之中被借用,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解析]B。2.下列对电影与文学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电影源源不断地获取文学提供的素材和人才,但它又并不只是简单地依附文学。B.电影虽然受益于文学,但最终克服了文学对它的“影响的焦虑”,确立独立品格。C.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凭借媒介优势,越来越显示出超过文学的强大的影响力。D.电影给文学带来负面作用,同时,它也在向文学“还债”,对文学有回报和反哺。[解析]B。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A.张恨水因五四新文学的贬抑而长久被淹没,又因其作品被影视改编而掀起“张恨水热”。B.电影《小花》淡化了原小说的政治色彩,强化了其人性化内涵,提升了它的艺术品质。C.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主要得力于张艺谋成功改编的电影《红高粱》在西方电影节的获奖.D.电影《盲打误撞》等的发散式块状结构被成功移用到小说中,丰富了文学的结构形态[解析]C。二、文言文阅读(12分。选择题8分,每小题2分;翻译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4~8题。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趑,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日:“王行,度道里会遏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曰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成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拔:攻下B.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度:估计C.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日顾:回头D.赵亦盛设兵以待秦兵:兵器[解析]D。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会于西河外渑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B.遂与秦王会渑池欲呼张良与俱去C.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夫夷以近,则游者众D.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解析]B。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B.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C.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D.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解析]C。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渑池会前,廉颇力劝赵王赴会,又约定庇变对策,表现了他的忠心和深谋远虑。B.渑池会上,蔺相如与秦君臣针锋相对,才步不让,表现了他的忠勇和足智多谋。C.渑池会上,秦国没有占到上风,可见廉颇的军事威慑力是赵国得胜的根本原因。D.选段通过秦赵之间的斗争,显示了廉、蔺二人相互踟作、共同对敌的重要作用。[解析]C。8.请把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2分)(2)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2分)[答案](1)大王不去,显得赵国既弱小又怯懦。(2分,“不行”1分,句意1分)(2)在这时秦王不高兴,给赵王敲了一下瓦缶。(2分,“怿”1分,句意1分)三、诗文默写和古代诗歌鉴赏(10分)9.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任选三题,每空1分,共6分)(l),。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2)无边落木萧萧下,。,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3)千古江山,。舞榭歌台,。(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斩木为兵,,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答案](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2)不尽长江滚滚流万里悲秋常作客(3)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4)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任选3题,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1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4分)好事近渔父词(其一)朱敦儒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词的上片以明快质朴的笔调勾勒渔父恬淡自适的生活概貌:下片运用的写景手法,描绘出一幅的图画。全词语言清丽晓畅,抒发了词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弃和对渔父生活的向往之情。[解析][答案]白描(或动静结合、远近结合)(2分,答借景抒情不给分)清雅淡远(或宁静悠远)(2分,意思对即可)[鉴赏]开头一句表明自己放弃官场生活的坚决。“摇首”二字很形象,既对“红尘”否定,又不置一辞,这是一种轻蔑不屑的态度,亦如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诗所云“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之意。何以如此,词人未点破,紧接的一句只把原因推到自己的志趣与官场格格不入。一旦“摇首出红尘”,作了个烟波钓徒,才能“醒醉更无时节”。这两句语言明快质朴,同时又极传情,一种超脱尘世的轻快感溢于言表。三、四句则进而写渔父生活,兼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词和柳宗元《江雪》诗之意。这里,渔父生涯既不全然像“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那样浪漫,又不全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写的那样苦寒。“绿蓑青笠”,白鹭桃花,“披霜冲雪”,独钓寒江,都是词人恬淡自适的惯常生活状态。后片切然个断面,进一步表现闲适生活的可爱。江湖上也有风浪,但与官场风波比较,则显得可爱多了。而到“晚来风定”时候,更有一番景致:新月当空,钓丝不动,水平如镜,上下天光,表里澄彻。作者用洗炼的笔墨勾勒出一幅清雅的图画。“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写水静,空静,一切皆静的周围环境。而这幅静态的画面上,作者最后加上奇妙的一笔——一只缥缈的孤鸿,明灭于远空,那是静的背景上的一个动点,而它的动感不是来自位置的移动而是来自光线的变化。这画境还具有一种象征的意义:那风平浪静的江景,显然是词人“澄怀”的反映;那“缥缈孤鸿影”,也是一个自由出没于江上的幽人的写照。第一首词上片以抒情起,下片以写景结,用简笔勾勒出词人闲适生活的一个断面。词中写实与象征手法结合,意境完整高远而又空灵。四、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走出沙漠沈宏他们四人的眼睛都闪着凶光,并且又死死盯住那把挂在我胸前的水壶。而我的手始终紧紧攫住水壶带子,生怕一放松就会被他们夺去。在这死一般沉寂的沙漠上,我们对峙着。这样的对峙,今天中午已经发生过了。望着他们焦黄的面庞与千裂的嘴唇,我也曾产生过一种绝望,真想把水壶给他们,然后就……可我不能这样做!半个月前,我们跟随肇教授沿着丝绸之路进行风俗民情考察。可是在七夭前,谁也不知道怎么会迷了路,继而叉走进了眼前这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炎热的沙漠消耗了我们每个人的体力,食物已经没有了。最可怕的是干渴.谁都知道,在沙漠上没有水,就等于死亡,迷路前,我们每人都有一壶水:迷路后,为了节省水,肇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可昨天夜里,肇教授死了,临死前,他把挂在脖子上的最后一个水壶给我说:“你们走出沙漠全靠它了,不到万不得已时,千万……千万别动它.坚持着,一定要走出沙漠。”这会儿他们仍死死盯着我胸前的水壶。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这片沙漠,而这水壶是我们的支柱.所以,不到紧要关头,我是决不会取下这水壶的,可万一他们要动手呢?看到他们绝望的神色,我心里很害怕,我强作镇静地问道:“你们……”“少啰嗦!”满脸络腮胡子的孟海不耐烦地打断我,“快把水壶给我们。”说着一步一步向我逼近。他身后的三个人也跟了上来。完了!水壶一旦让他们夺去,我会……我不敢想像那即将发生的一幕。突然,我跪了下来,“求求你们不要这样!你们想想教授临死前的话吧。”他们停住了,一个个垂下脑袋。我继续说:“目前我们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沙漠,而眼下我们就剩下这壶水了,所以不到紧要关头还是别动它,现在离黄昏还有两个多小时,乘大家体力还行,快走吧.相信我,到了黄昏,我一定把水分给大家。”大伙又慢慢朝前艰难地行走。这一天总算又过去了,可黄昏很快会来临,过了黄昏还有深夜,还有明天,到时……唉,听天由命
本文标题:2014―2016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786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