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精神分析理论观点精神分析理论可以说是最早的系统揭示人类心理及行为的心理学体系,它对理解人类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有重要的贡献,这一理论曾经对心理学、精神病学,甚至哲学、艺术和宗教都有广泛的影响。弗洛伊德本人说过,精神分析代表了对人类自尊的第三次打击。第一次打击是哥白尼论证了人类并不生活在宇宙的中心;第二次打击是达尔文证明了人类像任何其他动物一样,是自然的一部分;第三次打击是精神分析揭示出人类的自我并非他本身的主宰。精神分析自创始一百多年来已成为理解异常心理的主要理论之一。精神分析治疗也是19世纪三大心理治疗流派之一。建立在精神分析理论之上的精神病理学,将正常与异常看成是相互连续的谱性联系,既可以解释正常人心理活动,又可以解释异常的心理现象。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正常与异常行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一样的,心理障碍的病因是无意识内心理冲突的结果或防御机制的失败。如果本我的精神能量得不到自我的控制和引导,则导致生物本能的不适宜和不恰当的表达,即病态行为。如果超我的力量过强,它则过度限制生物本能的表达,从而导致个体承受着良心痛苦的负重,甚至受到耻感和罪感的谴责。当自我过于弱小时,则不能以适应的方式满足本我的需求,被压抑的无意识的欲望则以神经症性症状得以象征的表达,产生适应不良性行为。按弗洛伊德的理论,治疗在于通过精神分析技术,揭示压抑在无意识中的心理冲突,通过分析疏导,将这些无意识里的心理冲突和痛苦体验挖掘出来,使未得到满足的无意识的欲望、本能以更具适应性的方式得以满足,就可以治疗这些疾病,个体以更成熟的自我功能及防御方式应对内心的冲突,达到消除症状、增进适应的目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于维护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也有一定指导意义。其重点强调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人格的健康发展有赖于早年重要且安全的依恋关系的建立、基本需要的满足、与年龄相当的行为训练和教育、适宜的压力与支持等因素,这些因素促使个体人格各部分的和谐与整合,形成更成熟的防御方式及与年龄相当的适应行为模式。从预防角度来看,及时处理好人格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所出现的问题,防止固着现象,对于保持身心健康发展和维持健全人格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分区观点1.意识(conscious)是我们所熟悉的心理活动,是心理与现实联系的那部分。它与语言密切相关,是人们当前能够注意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如感知觉、情绪、意志、思维等以及可以清晰感知的外界的各种刺激等。2.无意识(unconscious)又称潜意识,是不能被人意识到的心理层面,正常人的大部分心理活动是在无意识中进行,并受无意识驱动的。无意识的主要内容是不被客观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的冲动、要求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事件。比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已经被意识遗忘了的童年时期不愉快的经历、心理上的创伤等。个体将这些冲动、要求和欲望排挤到无意识领域中,既不能意识也不能说出,以缓冲“意识”的压力,这一过程被称为压抑/潜抑(repression)。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里的内容并不是被动的、僵死的,而是积极活动着,时刻寻求满足的。无意识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原动力。3.前意识(preconscious)是介于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一部分,包括目前未被注意到或不在意识之中,但通过自己集中注意或他人的提醒又能被带到意识区域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其功能是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从事警戒任务,阻止无意识的本能冲动到达意识中去。前意识的存在保持了个体对欲望和需求的控制,使其尽可能按照现实要求和道德准则来调节,成为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缓冲地带。弗洛伊德接纳了费希纳的观点,将心理比作大海里漂浮着的一座冰山,浮在海平面上的部分相当于意识,时隐时现的部分相当于前意识,而处于海面下看不到的那部分相当于无意识。意识的运动是由下面的潜流(无意识)推动的。二、结构观点人格的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1.本我(id)代表人的生物性本能和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人格中最原始的、永存的部分,在人一生的精神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存在于无意识的深处,主要是性本能和破坏欲,其中性本能(libido)对人格发展尤为重要。本我遵循“唯乐原则”。追求直接的、绝对的和立即的满足,如果受阻抑,就会出现焦虑。显然这是一种儿童的思想、行为模式,新生儿的人格结构主要是本我。2.自我(ego)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是人格意识结构的部分。它是在与环境接触过程中通过后天的学习,由本我发展来的。自我是人格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的发育及功能决定着个体心理健康的水平。一方面,自我的动力来自本我,即为了满足各种本能的冲动和欲望而行动;另一方面,它又在超我的要求下,顺应外在的现实环境,采取社会所允许的方式指导行为,保护个体的安全。自我遵循“现实原则”(realityprinciple)。在人格结构中,“自我”在本我和超我间起着中介作用。它调节个体的行为,使之采取社会所容许的方式方法,以满足本我的需要而维持个体的生存,管制不被超我所容许的冲动,使两者保持平衡。一旦“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达到“自我”不能调节的程度,就会以病理的形式,如焦虑、恐惧等表现出来。自我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着理性和审慎,是成人的思考模式。3.超我(superego)是人格的最高层次,是人格中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的结构部分。它是在长期社会化过程中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的结果,具有通常意义上良心、良知、理性等含义。它大部分属于意识的,小部分是无意识的。它用良心和罪恶感去指导自我行为,限制本我冲动,从而对个体的动机、欲望和行为进行管制。超我遵循“至善原则”(principleofideal)。诱导自我使之符合社会规范,使个体向理想努力,达到完善的人格。凡不符合超我要求的活动都将引起良心的不安、内疚甚至罪恶感。弗洛伊德认为超我的形成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影响。弗洛伊德认为,一旦超我形成以后,自我就要同时协调本我、超我和现实三方面的要求。这样,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就可以从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的人格动力关系中得以阐明。弗洛伊德还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所占据的意识水平是不同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就构成人的复杂的人格动力结构,一个人要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就必须维持这三种力量的平衡。三、动力学观点心理动力学是他学说的核心内容。该理论可分为两大部分。在批评弗洛伊德的“泛性论”睦,有一种观点认为,弗洛伊德的所谓心理动力,只有人的性本能,是所谓的“力比多”。其实性本能不是唯一的心理动力。弗洛伊德明确的说过:“我想最好先请你们注意‘力比多’这个名词,力比多和饥饿一样,是一种力量,本能——在这里是性的本能,饥饿时则为营养的本能——借这个力量完成其目的”。按照上述说法,力比多是人的性本能,但不是心理发展的唯一动力。本能有二,一是性本能,二是营养本能。1.性本能与力比多学说弗洛伊德把性的欲望称为力比多(Libido)即“性力或欲力”,他认为凡能引起感官满足和自己需要的活动皆属于“性(欲)力”的活动,故在弗洛伊德性学理论中所论述的“性”已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性”的概念。弗洛伊德早期认为人类有两大基本本能:①性(欲)本能;②自体生存本能,包括饮食本能、避险求安本能等,但从某种角度看,它仍是为了繁殖后代而存在的。所以从生物学种族生存的长链看,性本能始终居于核心环节。后来,他修改了原来的观点,认为人类的两大基本本能为:①爱及生存本能——生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自体生存本能;②攻击与破坏本能——死本能。弗洛伊德认为爱及生存本能与攻击和破坏本能虽然是对立的,但也可相互转化(如爱转化为恨),而且还可以结合在一起。当性欲本能(Libido)与攻击本能结合后,如指向外界的性对象时则形成性虐待,如转而指向自身时则形成性受虐。弗洛伊德指出,各种原始本能的大本营居于本我,本我又是各种本能活动能量的源泉,力比多根据个体的情况进行关注、活动或转移。弗洛伊德还认为,对性本能的升华作用,是创造、繁荣人类社会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2.性心理发展学说弗洛伊德认为人生下来就开始了“性”的活动,他将个体出生后至性成熟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口腔期(口欲期):出生到1.5岁,动欲区是口,婴儿通过口唇吮、吞咽、咬吃等口部动作获得快感和满足,从吸吮母亲乳头得到快感和满足。(2)肛门期(肛欲期):1.5~2岁,动欲区是肛门,幼儿从排泄中得到快感和满足,喜欢通过延迟或延长排便时间获取感官的愉悦。(3)性器期(性蕾期):3~5岁,动欲区是外生殖器,幼儿开始注意性别,出现好奇心,开始注意两性之间的差别。4岁后,幼儿开始把性爱转向外界,产生了对异性父母的爱恋即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和埃勒克特拉情结(恋父情结)以及对同性双亲的嫉妒。此外,生殖器部位的刺激也是此期快感的来源之一。(4)潜伏期:6~12岁,幼儿的性欲潜伏下来,避开异性,与同性为伍。性力从自身转向外界,转向学习、游戏和运动。快感来源主要是对外部世界的兴趣。(5)成熟期(生殖期):12岁至成人,与青春发育同步进入两性期。男女均从与异性接触中寻求乐趣。此时性腺发育成熟,具有成年人的性欲和自觉的性意识。弗洛伊德把性力的顺序发展作为人格发展的动力。他认为如果性力在前三个时期中得不到满足,人格发展会受阻而停滞在相应的阶段。这个时期性欲目的和对象都是有异于成人的,所以将影响个体的人格发展,至成年期会成为性倒错者。他还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也是由于性力倒退或固定在最初的性欲水平所引起。有的中国学者认为,反相的俄狄浦斯情结(即“母恋子情结”或称“柔卡斯塔情结”)是导致婆媳不和的心理根源之一。三、释梦释梦(梦的分析)是精神分析的核心。弗洛伊德把梦看作是通往无意识领域的捷径,认为梦是无意识冲突或愿望的隐晦的表达。由于睡眠时超我监督松弛,被压抑在无意识中的冲动和愿望经过乔装打扮乘机混入意识而成为梦。故称:“梦是愿望的达成”。他在《梦的释义》中写道:“梦乃是做梦者无意识冲突欲望的象征,做梦的人为了避免被人家察觉,所以用象征的方式以避免焦虑的产生”。在梦中所出现的物体几乎都具有象征性。我们回忆梦时所讲述的梦中的场景和人物称作“显梦”,而隐藏在显梦中的真实含义称作“隐梦”。释梦的工作即是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把凌乱的“显梦”内容加工整合从而复原并解读“隐梦”过程。释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放大复原隐梦经过修饰、剪接、删除、融合、浓缩成为显梦。隐梦和显梦之比为10:1.所以进行梦的分析时要将显梦放大、复原,才能发现隐梦的真实内涵。2.转移隐梦的重心在显梦中不重要了,转移为次要的无关的位置;并常常会出现意义上的置换,如他人与自己、黑与白、生与死等。所以分析梦时要特别注重貌似无关的、不重要或相反的梦中情境,才能找出隐梦的核心内容。3.象征梦中的思维要意象化(视像化),翻译成具体的视觉表象,并将因果关系颠倒过来,找出哪些是代表自身,哪些是代表对立面的梦境。4.再修饰经过再修饰,将杂乱无章的半成品的梦中的情境经过加工连贯成成品的梦。精神分析理论也有局限性。精神分析的创立受到当时物理学概念的影响,有关本我、自我、无意识、Libido等基本概念都是难以测量、缺乏实证性的,在解释人的健康与疾病的心理机制上只依靠逻辑的推断,缺乏客观的科学依据。而且其结论大多来源于对精神病人的观察,与正常人的情况有较大的区别。特别是经典弗洛伊德学说过分强调早期性本能的压抑是人格发展不健全和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过分强调无意识冲突的作用而忽视了社会环境、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精神分析治疗需要较长的时间,极少有人能完成分析治疗的全过程,因此,近年精神分析治疗的趋势有所下降。
本文标题:精神分析理论观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836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