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中药制剂习题与复习重点
1、叙述中药制剂的定义。2、根据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要求,中药制剂除了进行理化检验外,还应包括()和()等方面的工作。3、简述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4、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有哪些?5、我国现行的药品标准有哪些?6、中成药药品标准一般包括哪些内容?其中哪些是药品检验工作的主要内容?7、药品检验的一般程序是什么?8、药品标准中的鉴别项用于药品的();检查项用于药品的();含量测定项用于药品的()。(A优劣评价B纯度和品质检定C真伪判断)9、药品检验应坚持()的原则,只要有——项检验不符合规定,即判定为不合格药品。10、什么是中药制剂的前处理?11、前处理的一般步骤是什么?12、样品的提取有哪些方法?13、中药制剂理化鉴别的定义是什么,中药制剂理化鉴别的特点是什么?14.中国药典收载了哪些理化鉴别方法?15.分别简述一般化学反应法的定义和特点。16.某中成药主要药味为大黄、黄芩和冰片,试设计一理化鉴别方法,分别检出上述各药品。17.某中成药主要是由川贝、牡丹皮等药味制成,试用一化学反应法分别鉴别上述两味中药。18.某胶囊剂是由穿山龙薯芋根茎的提取物制备而成的,可采用哪些一般化学反应法对该制剂进行鉴别?19.检识富含生物碱药味的显色(沉淀)反应常用()。检识富含黄酮类药味的显色(沉淀)反应常用()。检识富含蒽醌类药味的显色(沉淀)反应常用()。检识富含皂苷类药味的显色(沉淀)反应常用()。检识富含香豆素(内酯)类药味的显色(沉淀)反应常用。检识富含酚类药味的显色(沉淀)反应常用。(A.盐酸-镁粉反应B.碘化铋钾反应C.醋酐-浓硫酸反应D.异羟肟酸铁反应E碱液反应F.三氯化铁反应)20.检识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动物性药味的显色(沉淀)反应常用()。检识富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味的显色(沉淀)反应常用()。检识朱砂药味的显色(沉淀)反应常用()。检识石膏、牡蛎等药味的显色(沉淀)反应常用()。检识雄黄药味的显色(沉淀)反应常用()。检识苦杏仁、桃仁等药味的显色(沉淀)反应常用。(A.茚三酮反应B.香草醛-浓硫酸反应C.草酸胺反应D.铜片反应E.硫化氢反应F.三硝基苯酚试纸反应)21、判断正误:()⑴麻黄碱不与常见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故检识止喘灵注射剂中的麻黄碱采用专属性较强的氨性氯化铜—二硫化碳反应进行鉴别。()⑵通宣理肺丸中苦杏仁的鉴别,是先将苦杏仁苷分解,产生氢氰酸逸出,再使之与苦味酸钠试纸反应,显砖红色,从而具有较好的专属性和灵敏度。()⑶生物碱通用沉淀反应,需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此外,还应事先排除某些非生物碱类成分(蛋白质、氨基酸、鞣质等)干扰,避免出现假阳性反应。()⑷应用盐酸-镁粉反应鉴别某中成药是否含有山楂,若呈正反应,仅据此即可确证其中含有山楂。()⑸试管反应时,为使反应迅速完成,需用手指堵塞试管口并上下剧烈振摇试管。()⑹进行醋酐—浓硫酸反应时,蒸发皿等容器不一定非得完全干燥。()⑺加热有机溶液绝对不允许使用明火热源。()⑻生物碱的硅钨酸反应应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⑼检识生物碱时应采用多种(2种以上)生物碱沉淀反应。()⑽一般说来,化学反应鉴别法的专属性不如TLC鉴别法。22、分别叙述升华鉴别法的原理和特点。23、具有升华特性的中药化学成分为()等。(A.蒽醌苷B.游离香豆素C.游离蒽醌D.香豆素苷E.冰片F.樟脑)24、牛黄解毒丸进行微量升华鉴别,先得白色升华物,继得黄色升华物。在显微镜下前者呈无色片状结晶,滴加新制的1%香草醛硫酸溶液,液滴边缘渐现玫瑰红色;后者呈黄色针状或羽状结晶,遇碱显红色,遇酸显黄色。试问该法分别鉴别了处方中哪两种药味?(处方:人工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25、升华鉴别法有哪些操作方法?进行微量升华时应注意哪些操作事项?26、荧光鉴别法的原理和特点是什么?27、凡是具有生色团和助色团的有机化合物大多具有荧光性质,因此()等成分能够发射荧光,而()等成分不能产生荧光。(A.黄酮类B.强心苷C.蒽醌类D.皂苷E.香豆素类F.萜类G.甾类H.糖类)28、中国药典最常使用的紫外光灯(荧光灯)为()nm.的。(A.365B.254C.400)29、大黄和土大黄(常为大黄的伪品)的显微特征和化学反应都很相似,但二者的荧光性差异较大,前者显()色荧光,而后者显()色荧光,很容易区分。30、荧光鉴别时,供试液一般用毛细管吸取,()点加在滤纸上,使斑点();将供试品置紫外光灯下约()cm处观察所产生的荧光,必要时可在供试品上加(),再观察荧光及其变化:荧光强度较弱,故一般需在()中观察荧光;紫外光对人()的有损伤,操作者应避免与紫外光()31、.薄层色谱鉴别法通常是在()薄层板上点加()和(),在条件下展开,然后显色检出色谱斑点后,将所得供试品与对照品的色谱图进行(),根据是否检出有关药味对药品的()作出判断。32、总结一下薄层色谱鉴别法的诸多特点。33、薄层色谱为什么要进行系统适应性试验?系统适应性试验包括哪些内容?34、根据下面的薄层图谱计算有关成分的分离度(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并判断是否合格。aa斑点中心→原点(×2)距离8.0cm斑点中心纵向长度(Wa)0.6cmebb斑点中心→原点(×2)距离6.4cm斑点中心纵向长度(Wb)0.6cmcc斑点中心→原点(×2)距离5.6cm斑点中心纵向长度(Wc)0.5cmdd斑点中心→原点(×2)距离3.2cm斑点中心纵向长度(Wd)1.2cm为对照品原点为样品原点35、在同一块薄层板上分别点加6份相同质量的供试品,展开,检识,对各待测成分进行扫描,记录相应的峰面积A(见下表)。试考查该薄层色谱的重复性是否合格。份号123456A20617.2519663.0719543.3020412.4119254.3021004.2536、①薄层色谱鉴别法所用对照品有哪些种类?②对照品有哪些设置方式?并各举一实例。③其中哪种设置方式可有效地检出药品中是否使用代用品。37、薄层色谱法除了用于药品的真伪鉴别外,还可用于()和()。38、中国药典薄层色谱鉴别中,大多数品种采用(),少数使用()和()。(A.聚酰胺薄层色谱B.硅胶薄层色谱法,C.氧化铝色谱法)39、薄层色谱鉴别中样品预处理的方法较多,除常规的和外,还可采用、和等提取方法。对于提取液的进一步净化,可使用萃取法或萃取法,即使用自制或商品化小型色谱柱(亦称预柱),如、、和等。有的成分在药品中是以等结合态存在,检验前需成游离态再与相应的对照品一同进行薄层色谱鉴别。40、影响薄层色谱鉴别的因素较多,主要有、、、、以及、、等。41、选择和优化薄层色谱展开剂时,主要依靠以下实践经验:①展开剂的极性应与被分离成分的极性相适应。例如,检识一捻金中人参(对照品:人参二醇、人参三醇),选用;。而检识龟龄集中人参(对照品:人参皂苷Rg1、Re、Rb1),则选用〔A.氯仿—甲醇—水(13:7:2)B.氯仿—乙醚(1:1)〕。②分离碱性成分,展开剂中往往加入少量碱性试剂。分离酸性成分(有机酸、酚类等),往往加入少量酸性试剂。例如,鉴别甘草(甘草酸)、熊胆(游离胆酸类)、大黄(大黄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等)、白芍(丹皮酚)等药味,展开剂中常加入等;鉴别黄柏和黄连(小檗碱)等药味,展开剂中往往加入(A.甲酸或冰醋酸B.浓氨试液)。③通常可先将样品以展开,如果主要成分的Rf值在0.7以上,可改用;如果主要成分的Rf值在0.3以下,可改用。〔A.苯—无水乙醇(4:1)B.苯—氯仿(1:3)C.丙酮—甲醇(1:1)〕42、硅胶和氧化铝为亲水性吸附剂,其含水量越高,吸附活性;反之,则。因此,薄层板在不同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其吸附活性亦不同,致使薄层色谱重现性较差。43、相对湿度可通过适当浓度的硫酸溶液进行控制,硫酸溶液的浓度越高其吸湿性越,使得展开箱中的相对湿度越;反之,则越。44、通常,成分在较高温度下展开时,Rf值;反之,Rf值。不同的展开温度会使展开箱空间分布的各种有机溶剂的发生变化,或使含水的展开剂在放置分层过程中或展开时,其中亦随之改变,从而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展开剂的极性,影响到色谱的分离效果。45、薄层色谱鉴别的操作步骤:→→→→。(A.制板B.检视C.展开D.点样E.分析图谱给出结论)46、薄层色谱一般应使用。如需对薄层板进行特殊处理或化学改性,也可用。47、中国药典中的薄层色谱法均使用所谓的“”(A.硬板B.软板)。最常用的固定相(吸附剂)有、、、、等(A.硅胶GB.硅胶GF254C.硅胶HD.硅胶HF254E.氧化铝F.聚酰胺G..微晶纤维素H..硅胶HCMC-Na),其中“G”代表,“F254”代表,“H”代表,“CMC-Na”代表(A.黏合剂煅石膏B.黏合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254nm紫外光下发射荧光的荧光剂D.无任何添加剂)。48、自制薄层板时,一般是将固定相和水(或黏合剂的水溶液)按的比例研磨制备(A.1:3B.3:1)。涂布好的薄层板,室温晾干后,需在℃烘30分钟活化(A.110B.210)。薄层的厚度一般为mm(A.0.2~0.3B.0.5)。49、薄层色谱鉴别虽属定性分析,但为了增强鉴别的可比性,中国药典采用(A.定量点样B.非定量点样C.定量点样或非定量点样)。常用的点样器为(A.普通毛细管B.微升毛细管C.微量注射器)。50、点样基线(原点位置)与薄层板底边距离一般为mm;圆点状原点直径一般不大于mm,条带状原点宽度一般为mm;原点间距离一般不少于mm(A.10~20B.3C.5~10D.8)。51、薄层展开大多采用展开(A.一次上行B.二次上行C.一次下行)。薄层板浸入展开剂的深度以距离原点mm为宜(A.5B.2C.10)。大多展距为cm(A.7~9B.8~15C.10)。展开前的溶剂预平衡(“饱和”)一般保持分钟(A.15~30B.15C.30~60)。52、本身有颜色的成分斑点者可直接在光下检视,也可用喷雾法或浸渍法以显色,或再加热显色,在日光下检视。含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薄层板,加热温度或加热时间,容易引起板面焦化,如用等显色剂,更易造成板面的而影响显色效果。有荧光的物质或遇某些试剂可激发荧光的物质可在下观察荧光色谱。有的品种可熏以试剂或试液的蒸气(如)显色。有紫外吸收但不产生荧光的无色成分可用荧光薄层板(如硅胶GF254板),在下观察板面上的形成的色谱。53、判断正误题()⑴制备薄层板最好使用厚度1~2mm的优质平板玻璃,普通玻璃板一般不宜使用。玻璃板需洗净至不挂水珠,晾干,贮存于干燥洁净处备用()⑵最好使用新鲜溶剂配制的展开剂。()⑶配制多元展开剂时,各种溶剂应分别量取后再混合,不得在同一量具中累积量取。小体积溶剂宜使用移液管等精确度较高的量具量取。()⑷制备含有酸碱改性剂(硼酸、氢氧化钠等)的薄层板时,应细心体会,摸索出最佳加水量和研磨时间()⑸薄层色谱图象可采用摄像设备拍照,以光学照片或电子图象的形式保存。也可以用扫描仪记录相应的色谱图。()⑹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色谱的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或荧光的斑点,则判断为符合规定。54、取龟龄集样品20粒的内容物,,混匀,取约2.5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60ml,加热回流提取至提取液近无色,弃去乙醚,挥尽残渣中的乙醚,加甲醇70ml,加热回流提取至提取液近无色,将提取液回收甲醇至干,残渣用正丁醇饱和的水15ml溶解,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3次,每次15ml,合并提取液,用1%氢氧化钠溶液洗涤3次(15ml、15ml、10ml),再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至中性,弃去水洗液,回收正丁醇至干,残渣用适量的70%乙醇溶解,加在中性氧化铝—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内径1cm,下层: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高7cm;上层;中性氧化铝,100目—120目,高3cm)上,用70%乙醇8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用适量甲醇溶解,转移至2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分别取人参皂苷Rg1、Rge、Rb1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
本文标题:中药制剂习题与复习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840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