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解读
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解读一、关于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阅读与表达并重”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理念,依据这一理念。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在每册教材中都设置了一个习作单元。在重视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加大语言表达,特别是书面表达在教科书中的比重,达到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内容上的均衡,以引导语文教学更加关注表达,促进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提高。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就是一个习作单元,它围绕人文主题“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编排了六个部分的内容:篇章页、《海上日出》《金华的双龙洞》两篇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颐和园》《七月的天山》和习作。本单元语文要素一是“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二是“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有不同的理解:可以有有时间先后、地点、空间变化顺序;也可以是上下、远近等观察顺序;在描写景物特点上有颜色、形状等的不同,这都需要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而学生在三年级和四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学习了通过观察描写一处景物,介绍一个景点。而按照游览的顺序写景物则还是第一次接触,它强调有顺序的写多处景物。本单元学写游记,继续培养学生描写景物的能力,同时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留心身边的美。“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是本单元的习作要求,也是本单元的教学核心,单元的各个部分以此为联系,前后勾连,环环相扣。形成了一种整体协同的教学功能。教学时应该牢牢把握单元教学的中心任务,贯穿整个单元教学的始终。二、关于精读课文本单元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分别是《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两篇课文都是按一定的顺序来描写景物的。《海上日出》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展现了海上日出的伟大奇观。作为本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习作者的写作顺序。《海上日出》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太阳变化的顺序描绘了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色,从日出时的颜色,光亮位置等方面刻画了太阳在海面下、出现小半边脸、跳出海面、发出光芒四个画面,条理清晰。特点突出。文章脉络清晰,自然易懂。从《海上日出》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可以启发学生,在写景物时按一定顺序写,可使文章思路清晰、文意流畅。《金华的双龙洞》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游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课文按两条线索来写。一条是作者的游览顺序,是“顺”的线索,抓住景物特点来写。另一条是泉水、溪水的来路,是“逆”的线索。两条线索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使景点的方位和作者观察的移动有机结合,同时移步换景,堪称游记体文章的典范。两篇精读课文描写对象不同,却有着明确的写作顺序,便于学生借助课文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三、关于“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是对本单元所学方法的归纳总结和初步实践。交流平台对两篇精读课文中蕴涵的习作方法也进行了梳理总结,围绕本单元“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这一语文要素,再次清晰、明确地指出了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既巩固了学生在精读课文的学习所得,又使学生明白了写游览过的一个地方可以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把特别吸引自己景物作为重点写下来,也可以按变化的顺序写下来。《金华的双龙洞》说明写一个游览过的地方,可以按游览的经过写下来。《海上日出》则说明如果景物发生变化可以按照变化顺序写。二是有重点地写。以《金华的双龙洞》为例,说明可以把特别吸引人的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在进入“初试身手”之前,学生已经经历了学习了本单元篇章页、精读课文和“交流平台”三块内容的学习,初步感知了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此时需要来一次小规模的实践性练习,尝试进行运用。“初试身手”的第一题以参观植物园为例,通过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中体会如何按一定顺序叙述,同时关注气泡中的提示语引导学生体会景物与行文间的过渡,感受表达的多样性。对于第二题这是建立在上一题的基础上的一个迁移练习。因为有了第一题的练习和铺垫,所以学生应该基本懂得了如何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通过试着练习按一定顺序描写,感受按顺序描写的好处。这也是学生在最后习作前对于围绕文章中心意思进行选材的一次尝试和实践。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有着密切的联系,交流平台回顾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帮助学生梳理相关要点,为初试身手奠定基础,初试身手是交流平台的延伸,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进行初步的习作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初步体会怎样按顺序把游览的地方写清楚。四、关于习作例文学生习得习作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统编本教材在编排时就注重了习作方法的逐层推进。习作例文《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的教学功能更是直接指向习作,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方法、思路。《颐和园》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述景物。描写每一处景物之前作者都用了一个过渡句介绍地点的转换。文章过渡句的写法灵活多样。衔接的十分自然。借助这些过渡句可以梳理出作者游览的路线图。《七月的天山》按照由高到低,由远及近的顺序记叙景物。文章叙述有层次有条理,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进行描写,文章文笔优美。两篇例文在选取材料表达方法,目标与要求、功能等方面也各有侧重,分别以批注和课后思考练习的形式来提示教学重点。第一篇习作例文旁批侧重点评。第二篇习作例文侧重引导学生对训练点的体会,如果有特别精彩的或者于第一篇习作例文表达上有明显不同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写写自己的批注。两篇课文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提供了更多的范本。五、关于习作习作是本单元的最后一项学习任务,也可以说是检验学生本单元学习成果的一块试金石。本次的习作要求学生“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写一篇游记。在习作之前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利用习作例文,“初试身手”等板块,帮助学生习得方法,打开思路,那么本次的习作也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习作指导需要有一个修正的过程,要建立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与大作文之间的联合体,整体教学,层层推进,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本文标题: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851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