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硫化氢培训记录硫化氢理化特性和毒理作用A.1物理与化学特性硫化氢是可燃性无色气体,具有典型的臭鸡蛋味,相对分子质量34.08,对空气的相对密度1.19,熔点-82.9℃,沸点-60.3℃,易溶于水,20℃时2.9体积气体溶于1体积水中,亦溶于醇类、二硫化碳、石油溶剂和原油中。20℃时蒸气压为1874.5kPa,空气中爆炸极限为4.3%~45.5%(体积比),自然温度260℃,它在空气中的最终氧化产物为硫酸和(或)硫酸根阴离子。A.2毒理作用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亦有明显的刺激作用。A.2.1急性毒性较低浓度,即可引起呼吸道及眼粘膜的局部刺激作用;浓度愈高,全身性作用愈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A.2.2慢性毒性长期低浓度接触硫化氢会引起结膜炎和角膜损害。A.2.3中毒机理硫化氢在水溶液中可离解成HS-、S2-和H+离子。在生理pH作用下,体内硫化氢总量的2/3离解成HS-离子,约1/3为未离解的氢硫酸(H2S),仅很少量离解成S2-,它们都具有局部刺激作用。硫化氢可与组织中碱性物质结合形成硫化钠,也具有腐蚀性,从而造成眼和呼吸道的损害。硫化氢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内,在体内的游离硫化氢和硫化物来不及氧化时,使中枢神经麻痹,引起全身中毒反应。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长期暴露都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最大浓度,称为阈限值。硫化氢的阈限值为15mg/m3(10ppm)。安全临界浓度:工作人员在露天安全工作8h可接受的硫化氢最高浓度〔硫化氢的安全临界浓度为30mg/m3(20ppm)。危险临界浓度:达到此浓度时,对生命和健康会产生不可逆转的或延迟性的影响〔硫化氢的危险临界浓度为150mg/m3(100ppm)。当空气中硫化氢的浓度超过15mg/m3(10ppm)时,检测仪即能以声光报警方式工作。第一级报警值应设在阈限值,第二级报警值应设在安全临界浓度,第三级报警值应设在危险临界浓度。当硫化氢与空气混合,浓度达4.3%-46%范围内时,就形成一种可燃混合物。硫化氢气体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亦可皮肤吸收及消化道吸收,呼吸道粘膜吸收快,皮肤吸收甚少。集输站中的硫化氢监测应采取固定式与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结合使用的方式。在各单井进站的高压区、油气取样区、排污放空区、油水罐区等易泄漏硫化氢区域应设置醒目的标志,并设置固定探头,在探头附近同时设置报警喇叭。作业人员巡检时应佩戴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进入上述区域应注意是否有报警信号。在硫化氢的大气浓度可能会超过阀限值15mg/m3(10ppm)区域工作的所有人员,在开始工作前应经有相关资质的培训机构培训并取得硫化氢防护培训合格证书。首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5h,每两年复训1次,复训时间不少于6h。在含硫化氢环境中作业应采用以下安全防护措施:a)根据不同作业环境配备相应的硫经氢监测仪及防护装置,并落实人员管理,使硫化氢监测仪及防护装置处于备用状态;b.)作业环境应设立风向标;c)供气装置的空气压缩机应置于上风侧;d)重点监测区应设置醒目的标志、硫化氢监测探头、报警器及排风扇;e)进行检修和抢险作业时,应携带硫化氢监测仪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f)当浓度达到15mg/m3预警时,作业人员应检查泄漏点,准备防护用具,迅速打开排风扇,实施应急程序;当浓度达到30mg/m3报警时,迅速打开排风扇,疏散下风向人员,作业人员应戴上防护用具,进入紧急状态,立即实施应急方案。人员中毒后,应立即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的上风方向,立即给氧。对呼吸、心跳聚停者应立即进行现场抢救(包括人工呼吸、心脏按压),并转送医院。
本文标题:硫化氢培训记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857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