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越王勾践剑南山欧冶子,铸剑世间殊;斫石菱花淬,错金鸟篆书青锋明越甲,紫电逼吴都;复国功成后,千秋永业崇最近对古文物有着很大兴趣的我,这学期选修了《中国古代文物鉴赏》的课程。因为以前曾经看过央视的《国宝档案》栏目,所以在听这门课的时候有着十分的亲切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让我对这门学科有了更真实更学术的了解,让考古和文物从小说、电视中走了出来。这不仅仅表现在课堂上的文物鉴赏知识和那些不为人知,脍炙人口的故事,更在于这门课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了中国古物之源远流长,文明之博大精深,古人之高深莫测。同时对现代青年对古文明的漠视,深感遗憾和惋惜。课上,我们领略了夏商至今,各类闻名中外的古文物。介绍了中国乃至世界古代文明的物质结晶——纹饰古拙、记录大事的先秦青铜器,了解了中国古代从陶器到瓷器的发展,解读了鬼斧神工鼎器,唐三彩等技艺,追溯了“玉者,国之重器”的玉石文明以及现代“制造古玉”的“流程图”。或许是因为自小就喜爱军事,我最感兴趣的是战国时代的著名冷兵器“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剑上用鸟篆铭文刻了八个字,“越王勾践,自作用剑”。专家通过对剑身八个鸟篆铭文的解读,证明此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由此问世。我感兴趣的地方主要有三点。第一,凄美的传说;第二,千年不锈秘密;第三,精湛的工艺。凄美的传说:三王墓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日:‘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雠。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坠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故名三王墓。这是摘自《搜神记》中的一段原文。当然这个故事也已经家喻户晓。在这段文章里,我看到了古代君王的独裁,封建制度的腐败。同时也被赤的孝道,壮士的忠义所震撼。感受到忠,孝是中国自古以来的美德。一件文物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工艺的精美,更在于他所传达给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让我们能够以史为鉴,让我们能够了解历史,了解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这才是最重要的。千年不锈的秘密:越王勾践剑的含铜量约为80%-83%、含锡量约为16%-17%,另外还有少量的铅和铁,可能是原料中含的杂质。作为青铜剑的主要成分铜,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在日常条件下一般不容易发生锈蚀,这是越王勾践剑不锈的原因之一。在古代墓葬中,它发生锈蚀的途径一般说来有这样几条:在潮湿的条件下,有空气或氧气存在时,发生锈蚀,生成铜盐;在潮湿的条件下与贵重金属(如金、银等)接触,产生电化学腐蚀;与硫或含有硫的物质接触,生成铜的硫化物等。越王勾践剑所处的外部环境,出土时插在髹漆的木质剑鞘内。这座墓葬深埋在数米的地下,一椁两棺,层层相套,椁室四周用一种质地细密的白色黏土、考古学界称之为白膏泥的填塞,其下部采用的还是经过人工淘洗过的白膏泥,致密性更好。加上墓坑上部经过夯实的填土等原因,该墓的墓室几乎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这么多的密封层基本上隔绝了墓室与外界之间的空气交换。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在完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即使在中性或微酸性的水中,钢铁都不会生锈的。这是越王勾践剑不锈的原因之二。陵墓处在现代荆州附近的漳河二干渠上,地下水位较高,该墓的墓室曾经长期被地下水浸泡,地下水酸碱性不大,基本上为中性,这从该墓出土的大量精美的漆木器保存情况较好而得到证实。地下水浸泡后,墓室内空气的含量更少。这是越王勾践剑不锈的原因之三。其实,我们知道越王勾践剑出土时不是绝对的没有生锈,只是其锈蚀的程度十分轻微,人们难以看出罢了。但就算是这样,也足以令我们震撼。记得上课时观看的《国宝档案》中,主持人这样说:“将剑拔出剑鞘,一道寒光出现,令在场所有人大为一惊。”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智慧,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需要被铭记。精湛的工艺:“越王勾践剑”是中国收藏的第一号名剑,享有“天下第一剑”的美誉。当工作人员首度开箱亮出越王勾践剑时,在场记者无不惊叹连连。一把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的古剑,居然毫无锈蚀,且依然锋利无比,闪烁着炫目的青光,寒气逼人!20多层的复印纸,剑从中间“唰”一声一划全破。越王勾践剑属青铜剑,制作极其精美。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4.6厘米,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内铸有间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圆,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玻璃,背面镶有绿松石。靠近剑格的地方有两行鸟篆铭文,共8个字——“越王鸠潜(一说鸠浅,是勾践的通假),自乍(作)用剑”。这样的工艺,即便是放到科技发达的当代,也至少需要数年的功夫才有可能铸成。当代铸剑大师许光国说:自他抛下生意,集中精力铸剑的那一天起,他的目标,就是做出一把越王勾践剑。用他自己的话描述是:功力,从一成、两成,最终到九成。这些进程背后,是千余次的实验,克服“常人无法想象之苦”。为铸出一把好剑,许光国经常“几天几夜不睡”,守在火炉旁,观察铜液的颜色、变化温度,每两个小时记录下各项反应数据。由此可见铸剑是一件多么艰辛的事业。而古代的铸剑师,没有现代的高科技术,他们的鬼斧神工,至今都是一个谜。越王剑只是中华文化的冰山一角,中华文明,中国文化,有太多东西需要我们学习,更有太多东西需要我们传承下去。作为一个当代的青年,社会压力很大,没有时间去学习中国的古代文化。但是至少我们应该了解,并且应该有一刻向往的心。
本文标题:越王勾践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921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