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浅谈林徽因作品《九十九度中》透出的现代性
浅谈林徽因作品《九十九度中》透出的现代性摘要:林徽因的小说虽少,但她的作品熔中外技巧于一炉,虽洋犹土,篇篇精品,堪称“京派灵魂”。《九十九度中》是其为数不多的小说中的代表作,小说极具现代性,采用了现代建筑上的“打散重构”原理为文章的结构原理,也采用了“人生横断面”的对照手法、现代反讽手法和电影蒙太奇手法,同时表达出了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和对阿淑婚姻悲剧的愤慨和无奈。关键词:林徽因;九十九度中;现代性ModernityofLinWhei-yinwith“Ninty-NineDegree”Abstract:LinWhei-yin’snovelsarenottoomany,butallherworksarecombinedwithChineseandforeignskills.Althoughinwesternstyle,theyaremorechinizationinfact.Everyworkisclassicandcansaidtobe“thesoulofBeijingStyle”.“Nine-NineDegree”,Lin’smagumopusofherfewnovelswhichembodymodernity.Itadoptedtheprincipleof“Deconstruction”ofmodernarchitectureasthearticle’sstructureanditalsoadoptedtechniqueof“Lifesection”contrast,modernironyandmontage.Atthesametime,itexpressedtheuncertaintyofthemodernsocietyandherindignationandhelplessnesstowardsthemarriagetragedyofAshu’s.Keyworlds:LinWhei-yin;Ninty-NineDegree;Modernity目录一、引言..........................................................1(一)林徽因.......................................................1(二)现代性.......................................................1二、“打散重构”的结构原理........................................2三、形式上的现代性革新............................................2(一)人生横断面的对照.............................................3(二)现代反讽手法.................................................3(三)蒙太奇手法...................................................4四、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4五、阿淑的婚姻悲剧................................................5六、结束语........................................................7注释...............................................................7参考文献...........................................................7致谢..............................................................81一、引言“五四”时期,在新思潮的影响下,优秀的文学作品像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但是林徽因的作品却能够在那个时期成为独当一面的旗帜。林徽因的短篇小说打破了传统短篇小说的写作手法和结构模式,充满了“现代性”,使得小说描绘的社会画面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与长篇小说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本篇论文将从1、现代性的文章结构;2、现代性的写作手法;3、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和4、阿淑的婚姻悲剧这四个方面具体论述林徽因作品《九十九度中》透出的现代性。(一)林徽因林徽因(1903—1955),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文学大家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代表作品有《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林徽因早年游学欧洲,受到西方开明的文化思想和艺术氛围影响很深,她的小说因为极富“现代性”而让她被誉为京派作家的“灵魂人物”。(二)现代性“现代性”这个观念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观念,在不一样的学科领域,它都有不一样的内涵。三十年代,众多的小说家和各界的评论者对小说的“现代性”的理解各执一词。我认为,所谓的“现代性”,就是作者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运用创新的写作手法和创作理念使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达到以往不能到达的境界。林徽因作为京派小说的灵魂人物,她在小说创作技巧的创新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方面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她的小说极富现代性,《九十九度中》更是其中的代表作。“五四”时期以来的新小说借鉴了西方小说的描写技巧和表现手法,在总体上淡化了故事以及故事的情节,加强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注重主人公内心情感的表达。那个时期,文学界出现了大量日记体、书信体等表达作家自己本身的对当代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无奈之情的文学。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相比较而言,长篇小说能够用完整的篇幅和充沛的字数描绘出一个宏伟壮阔的现实社会,给予读者一个完整的想象空间,而短篇小说在面对现实社会的复杂多变、人物背景的复杂繁丰和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时,精短的篇幅和寥少的字数似乎很难将宏伟壮阔的现实社会和巨大的历史事件都包含在里面。让短篇小说也能完美地展现出现实生活的复杂多变,让读者读过之后有更具体、形象的想象,这是90年代作家们都积极攻克的难题。如果没有善于思考的大脑,没有勇于实践的能力、没有积极创新的勇气,是无法解决这个难题的。但是,林徽因做到了,一个女子做到了许多文豪都做不到的事情!小说《九十九度中》的现代性主要表现在1、“打散重构”的结构原理;2、2形式上的现代性革新(包括人生横断面的对照、蒙太奇手法、现代反讽手法)3、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以及4、阿淑的婚姻悲剧。“打散重构”的结构原理和形式上的现代性革新的创新性运用,将林徽因的这篇小说与其他短篇小说区别开来。整篇小说描写了炎热的一天——“九十九度中”,北平复杂的市井百态。整篇小说看上去好似杂乱无章,没有组织,它既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固定的男女主人公,但其实作者正是独具匠心地运用了现代性的手法,将一个个看似破碎分散的故事画面像拼图一般组合成了一幅完整的“清明上河图”。整篇小说看上去好像只是描写了北平市井大众普普通通的一天生活,实际上却只是通过这些生活片段折射出现代社会广大劳苦人民的悲惨生活和上层阶级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的普遍现状。最后通过描写阿淑的婚姻悲剧,表达作者对三十年代时旧中国的旧封建思想下青年男女的无爱婚姻悲剧的感慨及无奈。接下来,我将从这四个方面具体谈谈林徽因作品的现代性。二、“打散重构”的结构原理“打散重构”是现代造型设计上面的艺术用语,它的含义是:先对原有形态进行科学分解谓之“打散”,然后又将分解而成的各元素按照新的美学构想重新排列、组合出与原型完全不同的新形态谓之重构。是在不断的运动中求得变化,又在不断的变化中获得美感。①总体来说,小说《九十九度中》包含了五组人物画面:挑夫、卢二爷、张宅、车夫以及阿淑。作者在文章的第一个章节就将这五组画面全部展开,但却是犹如蜻蜓点水一般点到为止,并没有对其中任何一组画面进行情节上的深入展开。整篇小说的五组人物画面中只有阿淑结婚这个故事在时间上有连贯性,是一气呵成的。这个故事被作者别出心裁地安排在了整篇小说的核心位置上,像是浓雾笼罩下大海中明亮的灯塔,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其他被分解的四组画面事件在之后的叙述中也不是紧密相连,而是穿插在其他同样被分解的事件中轮流进行的,读者在阅读文章时的第一感觉是很难察觉每组人物画面之间的潜在逻辑的,从而因为这些不连贯的人物画面感到故事情节发展的扑朔迷离。“五四”时期以来的小说,都有固定的结构模式,像下棋一样,故事情节的展开都有步骤、章法可言,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每一个故事情节都有完整的开端与结尾,读者可以不用自己思索便能知道故事的发展情节。但是,这种打散重构的结构手法打破了这个传统,它将每个故事都切碎,像是串烧一样,将不同故事的不同部分串在了一起,使小说产生了极大地跳跃性和不稳定性,极大地锻炼了读者思维的跳跃性,更让读者会不自主地想不停歇地看下去,因为只有不断地看下去,才能在下一个故事中发现上一个故事片段的情节发展。三、形式上的现代性革新31、“人生横断面”的对照林徽因在整篇小说中描绘了许多不同的人物形象以及那些人物形象他们自己的故事和命运,她把这么多不同的故事和命运都放在了一个幕光灯之下,就形成了一幅幅人物命运之间的相互对照的画面。比如,烈日炎炎下,主人和车夫都戴着草帽,但是帽子的价格却是天差地别的;两个人都是向东安市场奔去,一个坐在车上舒适地观察市井百态,另一个却是拼了命似得拉车,表现出了贫富贵贱的差别;挑夫汗流浃背,肩负着重物,为着生计拼命干活,同一时间,卢二爷却舒适地坐在人力车上为中午吃什么而徘徊不定,这形成了一幅讽刺的画面;李挑夫没有钱和人脉,被医生拒之门外,孤独无缘地死于霍乱,与同一时间张家大宅祝寿的热闹场景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李健吾对此评论说:在这纷繁的头绪里,作者隐隐埋伏下一个对照,而这对照不替作者宣传,却表示出他人类的同情。②林徽因并没有满足于每个故事表面的现象和意义,而是通过这一件件的故事,这一个个的对比,描绘了一幅幅富裕、悠闲、挥霍的上层阶级和受剥削、卖苦力的下层劳动阶级鲜明对比的画面。如果作者因循守旧,追求文本的连续性,单纯连贯地描绘其中的某一幅画面,读者很难将这些虽然处在同一时间、同一场景但是不出现在同一故事情节中的画面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更加不能引发出读者的振憾与感悟。林徽因打破了传统的写作手法,运用了具有现代性的对照手法,带给读者更大的心灵冲击与感悟。2、现代反讽手法“反讽”从字面上解释就是“说反话”,也就是当人的感情发展到了极限时,就会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施莱格尔说:反讽是一种永恒的自觉叙事基础。③当作家为了表达自己内心极度的蔑视和嘲讽,会用称颂的语言来描绘丑陋、虚伪的社会现实,使得所表达的感情更为强烈,也更加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现代反讽手法与传统反讽是不同的。传统反讽手法是说教式的,是毫不含糊的显性讽刺法,而现代反讽手法是隐蔽的、含蓄讽刺法。林徽因在小说《九十九度中》里面将现代反讽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例如,当她写张太太的出生:六十九年前的今天,江南一个富家里又添了一个绸缎金银裹托着的小生命。经过六十九个像今年这样流汗天气的夏天,又产生过另一个同样需要绸缎金银的生命。以后,那个生命乃被称为长寿而又有福气的妇人。④“绸缎金银”、“长寿”、“福气”这些具有褒义色彩的词语,被用在了描述张太太的身上,很显然作者并不是为了赞扬张太太,而是用了反讽的手法,含蓄地讽刺了富贵人家的奢侈浪费。比起直面地讽刺、抨击,这样使得作者的感情表达4得更加强烈。现代反讽手法的运用一方面增加了小说语言词汇的丰富性和文明性,使得小说即使不使用任何贬义的、粗俗的、负面的词语也能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愤慨、无奈之情;另一方面,让读者在阅读小说的同时,也能够身临其境,激发读者的自我想象,上层阶级和下层民众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立即能够在读者的脑海里浮现。反讽手法的运用使读者更能够体会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能使读者激发出和作家同样的思想感情。3、
本文标题:浅谈林徽因作品《九十九度中》透出的现代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931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