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听俞正强老师《笔算除法》有感
一问再问,追寻数学本质——听俞正强老师《笔算除法》有感笔算除法是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的一节课,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除法竖式已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本单元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以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这些知识经验都为本节课的学习作好了基础。教材中的情境图利用学生种树苗引出“42÷2”和“52÷2”两个算式,借助分小棒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在此基础上,重点理解当十位数不够分时,要将十位上剩下的数与个位数合并,再去除以除数。俞老师的这堂笔算除法没有借助书上的情境,而是采用“质疑——讨论——归纳”探究学习方法,以“问”贯穿整堂课,让学生在俞老师不断追问中回忆了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更重要的在追问的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引领学生逐步认识到除法竖式这样写的原因,从心里接受这个数学知识。当然本节课除了一直强调的数学知识本质,数学的质疑精神也是俞老师不断向学生灌输的重点。有了知识和思想的双重冲击,这才是一堂内容饱满的数学课。下面我将选取俞老师上课片断来赏析:一、负迁移引出的冲突新课开始,没有情境,黑板上呈现的是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横式和竖式,通过前三个的竖式负迁移到为什么除法的竖式就如此特别。俞老师以“一位二年级小朋友”对竖式有意见这个情境贯穿整节课,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猜一猜那个小朋友认为竖式可以怎样写,果然跟前三个竖式相同的除法竖式就横空出世了。然后俞老师开始了一系列的发问,除法竖式能不能跟加、减、乘的竖式格式相同?为什么不能?学生提出有余数时不好写,接着有学生就给出了这样一个竖式:似乎有余数的问题也被解决了。俞老师开始进一步提问,两种除法竖式都有道理,哪种更方便?这个问题使得一部分学生的矛头指向了,认为整个过程繁琐,15要写两遍。不过一部分学生解释了两个15的不同含义,复习了以前的知识。可对竖式选择的理解还是停留在表面。俞老师进一步提问,除法竖式一定要这样列到底跟什么有关系呢?这个问题几乎没有人能正确回答,俞老师揭晓答案,跟除法本身有关。至此第一阶段结束,主要就是通过老师的问,一步步将学生逼到死角,又在学生陷入困境时,提出一个新的设想,让学生继续追寻。二、动手分图,自主构建俞老师先让学生理解了15÷3=5这个除法算式的意思。让学生利用15个小圆片,要求平均分成3份。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环节,令我印象深刻。当俞老师在黑板上贴小圆片,他不断地问学生可以将圆片看成什么,学生的回答在他的刺激下丰富多彩。细节中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这样的做法非常好。同时也不至于在老师贴东西的过程中冷场。在学生分完后,俞老师又开始发问了,本来老师有几个圆片?现在有几个?15个到哪里去了?老师的15个是一堆,学生的15个是三堆,每堆5个。这时再让学生选哪个竖式更贴切,大部分学生认为竖式①更好地体现除法平均分的整个过程。接着俞老师又提出一个问题,这两种到底哪种做法是对的?另一种为什么错?同样是利用分一分。黑板上留下4个大圆圈和5个小圆圈,让学生上来分。这个是笔算除法的一个难点。学生分完3个大的和3个小的,接下去该怎么分呢?就要将1个大的圆片换成10个小的圆片,然后12个小圆圈再平均分。操作完毕,让学生选择哪个竖式更好地体现了除法的过程,跟理解“15÷3=5”的除法竖式步骤一样。纵观整堂课,俞老师的重点并没有进行笔算除法竖式的练习,而是将全部的时间都放在让学生质疑、操作来理解除法竖式为什么这么写。这个过程也是算理理解的过程。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俞老师对孩子怀疑精神、想象能力的培养和鼓励。这一点是我们在平时课堂上容易忽略的。另外一点感触比较深的是作为数学教师,也应该多问问自己,规则制定的背后原因是什么,而不能总是要求学生强制记忆。
本文标题:听俞正强老师《笔算除法》有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931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