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走近作者勃兰兑斯(1842—1927),丹麦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出生于犹太血统的商人家庭。在哥本哈根大学攻读法律、哲学、美学,受黑格尔影响较深。大学毕业后,到欧洲各地旅行,在法国结识了泰纳(丹纳)。1871年回国在哥本哈根大学任教,讲授《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这部巨著共6卷,即《流亡文学》《德国的浪漫派》《法国的反动》《英国的自然主义》《法国浪漫派》和《青年德意志》。读准字音,掌握字型瞻望()攫取()鲑鱼()停滞()臆测()馈赠()zhānjuéguīzhìyìkuì解释词语:1停滞不前:2乐此不疲:3粉身碎骨:4赏心悦目:5微不足道:6瞻望:受到阻碍,不能顺利的进行和发展。喜欢做某事而不知疲倦。身体粉碎,指死。形容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惜牺牲生命。指美好的情景使人心情愉快。物细小而轻微,不足挂齿。往远处看或往高处看或往将来看。想一想文中都从哪些方面为喻来写人生,分几个场面来写?交流初读本文的感受。朗读课文、理清思路全文按所描写的场面自然地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4段),描述人类攀登高塔的情景,说明人类生命表现形式尽管千万别,但其中又有共同性和必然性。第二部分(5~6段),描述一些人深入地挖掘、探寻地下坑道的情景,表现他们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第三部分(7段),描述一些人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取,他们攫取更多的土地,征服更多的人。第四部分(8~9段),描述一些在一种工场中劳动的人们,表现他们的刻苦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1.作者把人生比作攀高塔,你认为这个比喻是否恰切?为什么?这个比喻较为恰切。把人生比作攀登(是一般性的比喻)把人生比作攀登高塔(设喻奇特)问题探究2.“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为什么说都是相同的?“往上走”意味着年龄的增长,越老经历的事越多,所以见到各种事物都“似曾相识”。3.“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这话是什么意思?人们随年事的增高,自身在许多方面会有很多改变,但是性格、志趣、品质总是很难或很少改变的。这里的“精神”应指性格之类的东西。4、挖掘坑道、征服广阔领域、在工场劳作的三种人各有什么样的精神?是指什么样的人?你可以从实际生活中为这三种人补充几个例子吗?深入地挖掘、探寻地下坑道的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不屈不挠、顽强奋斗,为了事业而忘却生命.从事研究工作,进行较为抽象的脑力劳动,也就是像阿基米德那样的科学家。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取的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一是贪欲:占有欲极强,渴望征服,喜欢掌握权力,控制人和事物;二是坚强:精力充沛,头脑活跃,爱冒险,热爱生活,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军事家、政治家,像恺撒大帝、秦始皇、汉武帝等。在一种工场中劳动的人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刻苦勤奋、吃苦耐劳技术工人、工艺师、设计师、发明家,像爱迪生、张衡、毕升等。5.作者描述这些人群,肯定或赞扬了什么精神?作者想借此来肯定或赞扬对时光的珍惜,对生命的热爱,赞扬勤于劳作的精神,辛苦探索的精神,勇敢倔强的精神……作者虚写四种场景,三大人群,便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这叫什么写法?按说还可以描写更多的人的生活场景。作者只是举例性作简单概述,突出这几种人的特点和优秀品质,表达了他的人生志向。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文章主旨课文以“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为喻,从不同的角度、视野,描述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表达了作者对人的生命本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爱的情感,以及让一生过得更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课堂小结冰心在《谈生命》一文中说过,“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为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活着,是生命的一种形式,珍惜才是对生命最有价值的修饰,珍惜自己,你就能挟卷滚滚沙石,快乐勇敢地奔流,投进大海温馨博大的怀抱;珍惜自己,你就会从地下破土而出,长成一棵小树,听到黄莺的歌唱。人生是寂寞的,犹如寂然无声的荒野;人生是永恒的,犹如奔流不息的逝水;人生也是辉煌的,如果我们轰轰烈烈地走过一生。让我们走好每一步!
本文标题:《人生》优秀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991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