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高中水平考试总复习第11课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考纲要求:1.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3.启蒙运动专题20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本专题重点是:一是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和价值,了解人文主义产生、发展和成熟的三个阶段;二是从人文素养的角度,加深对人文主义的理解。第十一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历史背景: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代表人物及观点智者学派:①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格拉②其名言是“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③研究重点转向人类社会,肯定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④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苏格拉底:古希腊最著名的思想家,与智者学派同属一个时代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②“美德即知识”③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学生,代表作是《理想国》。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是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他认为在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其名言是“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名言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其作者是A.苏格拉底B.卢梭C.但丁D.普罗泰戈拉09年广东高中水平考试题D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的哲学家是A.泰勒斯B.普罗泰格拉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典型例题他曾说:“我像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为了追求真理,他不顾自己的利益、职业和家庭,他是个哲学的殉道者。他曾自问:“什么是哲学?”他自答:“认识你自己!”材料中的“他”是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C.伏尔泰D.卢梭“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知识即美德C.理性认识D.认识你自己CB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14—16世纪)历史背景①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于意大利(根本原因)②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思想变革,反对封建神学③保留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基本概况性质: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核心: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抨击教会的腐败,崇尚理性和科学。人物: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里表现出来。①薄伽丘—《十日谈》②但丁—《神曲》③彼得拉克(人文主义之父)—《歌集》(上述三人被誉为“文学三杰”)“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二、宗教改革(16世纪)背景:①文艺复兴使教会的权威受到人们的质疑,对教会精神禁锢和腐败的批评更加激烈②天主教会在德意志势力很大,大量财富被教会掠夺,“教皇的奶牛”。导火线:教会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标志: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主要观点:简化宗教仪式,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影响:①形成了新教的三大教派。(路德教派、加尔文教派和英国国教)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段话体现的是A.人文主义B.禁欲主义C.理性主义D.蒙昧主义典型例题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兴起于A.法国B.俄国C.德国D.英国09年广东高中水平考试题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不反对①追求自由②发财致富③禁欲主义④信仰宗教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CAC★启蒙运动(17—18世纪)一、历史背景①西欧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②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③在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下,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二、基本概况最早产生于17世纪的英国,18世纪在法国达到高潮。核心思想:理性主义性质:是欧洲近代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代表人物: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领袖①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君主立宪制②抨击天主教会,提倡“天赋人权”③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主要作品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等。孟德斯鸠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②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是理性的体现③其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④代表作品是《论法的精神》和《波斯人信札》卢梭①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提出“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②认为人类不平等根源是财产私有。康德—德意志启蒙思想家。①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②认为启蒙运动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③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非工具”。影响: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独立斗争。伏尔泰曾说:“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里,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这反映了伏尔泰A.认为人类应当勇于打破自然规律B.忽视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就C.借助自然科学论证理性主义D.批判民主、平等和自由思想09年广东高中水平考试题C典型例题被赞誉为法国启蒙运动领袖的是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康德下列观点不属于伏尔泰的是(双选题)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提出“三权分立”主张C.人民有言论的自由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鲁滨逊漂流记》描述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这部小说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主要原因是A.彰显了冒险精神B.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C.体现了启蒙思想D.适应了殖民扩张要求ACB、D考纲要求:1.维新思想2.新文化运动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专题21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本专题重点是:一是分析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先进思想陆续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是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民族资产阶级对推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三是掌握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基本史实,认识早期中国革命的基本特点。★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开眼看世界”历史背景:鸦片战争前后,清朝统治腐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崛起。一批有识之士,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代表人物:①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②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历史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主要观点: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把魏源提出“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三、维新变法思想①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70年代,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早期维新思想开始出现。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人,在政治上主张变革政治制度,设立议会;经济上主张发展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②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初,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等人。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有力抨击封建顽固势力,他的思想被称为“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提出只有变法才能图存。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推动戊戌变法的到来,而且成为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新文化运动历史背景: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②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③民主共和观念与尊孔复古逆流交锋。基本概况:①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新文化运动兴起。②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③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④猛烈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有力条件。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①十月革命后,在中国大地上,李大钊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②五四运动爆发后,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③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的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1926年胡适在英国作巡回演讲时,以“中国文艺复兴”为题宣讲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共同之处是(双选)A.具有思想解放意义B.提倡禁欲主义C.带有反封建的色彩D.反对宗教神学09年广东高中水平考试题AC09年广东高中水平考试题中国知识分子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始于A.新文化运动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D.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殊途同归”。“同归”是指两派都致力于A.实行三民主义B.实行君主立宪C.推动民主进程D.建立共和政体09年广东高中水平考试题AC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的最突出作用是A.变法思想宣传B.思想解放作用C.学习西方长处D.实行君主立宪典型例题近代中国爱国知识分子探索救国之路最早始于A.鸦片战争期间B.太平天国时期C.洋务运动期间D.维新变法时期A鲁迅对中体西用的描述是:“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持这种主张的派别是A.洋务派B.维新派C.革命派D.保皇派AB下列近代人物中,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学思想相结合的是A.林则徐B.李鸿章C.康有为D.孙中山典型例题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发展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CB
本文标题:高中水平考试总复习第11课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01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