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的本质属性:最根本的任务是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2、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3、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沛·西能,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心理学起源说(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4、教育的发展阶段:西方奴隶社会出现了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即斯巴达教育(重视对军人和武士的培养)和雅典教育(重视培养多方面人才)。封建社会以教会教育(培养教士和僧侣)和骑士教育最为流行。5、教育思想:《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凌节而施”、“长善救失”等)。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柏拉图——《理想国》,提倡“寓学习于游戏”,早期教育应该得到重视。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首次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其进行分阶段教育。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把一切知识交给一切人”。洛克——《教育漫话》,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差异来自教育。主张绅士教育。卢梭——《爱弥儿》,让儿童顺其自然发展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的教育。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布鲁纳——《教育过程》,“结构教学论”,倡导发现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科学兴趣和创造能力。赞科夫——发展教学论,“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强调学生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结合。瓦·根舍——倡导“范例教学”,提出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材的基础性。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苏霍姆林斯——提出全面发展的教学理论。6、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教育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化;教育内容更趋丰富与合理;教学组织形式、方法、手段越来越多样化、有效化;从阶段性教育走向终身教育。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经济与教育: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的性质和目的、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的内容和结构。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2、政治与教育:政治对教育的领导权和享受权、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教育制度有制约作用。教育能促进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的发展、培养和造就政治人才、制造舆论,影响政治时局、促进正是民主。3、文化与教育:文化对教育内容、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有制约作用。教育传递文化、传播文化、选择文化(对文化价值的引导)、创造和更新文化。4、社会人口与教育: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制约教育事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人口质量制约教育质量、人口迁移和分布也对教育有制约作用。教育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促进人口社会结构趋向合理化的重要手段。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对社会作用具有能动性、自身的质的规定性、历史继承性、发展不平衡性。第三章教育与个体的发展1、人的发展的基本理论:内发论(代表人物:孟子“性善”、弗洛伊德、威尔逊“基因复制”、格赛尔“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霍尔“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高尔顿——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外铄论(代表人物:荀子“性恶”、洛克“白板说”、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重视教育的价值)多因素互相作用论。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生理前提、物质基础,格塞尔“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及阶段”)、环境(环境是个体身心发展、成熟的客观条件;环境对人的作用离不开社会实践)、教育、个体的主观能能动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序性(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否定揠苗助长、凌节而施)、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不平衡性(不同年龄阶段不平衡,;不同方面不平衡。要抓关键期)互补性(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等方面超长发展弥补视力方面的缺陷)个别差异性(聪明早慧、大器晚成,坚持因材施教、弹性教学制度)第四章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层次——教育目标(国家)、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课程目标、教学目标。2、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作用(全部教育工作最根本的问题是受教育者的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激励作用;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3、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文化本位论、生活本位论(教育即是生活本身)。4、我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物质生产生活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人的才能全面发展、人自身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发展。5、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德育(树立三观)、智育、体育(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运动队训练、运动竞赛)、美育(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大自然实施美育、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劳动教育(校办工厂、校外农场、服务性劳动)。6、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1、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者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等。2、影响学制的因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政治经济制度、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民族文化传统。3、欧美学制类型:双轨制(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单轨制(美国)、苏联型学制。4、中国学制:“壬寅学制”(颁布的第一个学制,但未实施)、“癸卯学制”(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壬子癸丑学制”(蔡元培修订,男女同校,初等小学四年为义务教育)“壬戌学制”(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初期)。5、义务教育:起源于德国,马丁·路德为“国民教育之父”。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6、终身教育:保罗·朗格朗提出。特征:民主性、形式多样性、连贯性、自主性。对小学教育的启示:教师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提高自我素质;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第六章学生与教师1.学生的权利:生存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不得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安全权、人身自由权。2.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身心发展有规律、有巨大发展潜力、处于发展过程中)、学生是独特的人(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有巨大差异)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主体)。3.教师的角色: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管理者(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维持班级纪律等)、示范者(夸美纽斯“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额榜样教育学生”)、父母与朋友、研究者。4.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对象、劳动任务)、示范性、创造性、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5.教师职业素质:道德素质(热爱教育事业、终于教育、敬业乐业;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团结协作、关心集体;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知识素质(扎实的业务知识、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教学艺术、教育管理知识)、能力素质(良好的教学能力和讲课能力、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6.“教师中心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权威作用。7.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心理相容。8.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加强自身修养。第七章小学课程1、课程的类型:任务不同: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课程内容属性:学科课程、经验课程(也称“活动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主体不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实施要求不同: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表现形式不同:显性课程(计划性)、隐性课程(学习环境)2、课程流派:学科中心课程论、儿童中心课程论(经验主义课程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存在主义课程论(以学生的需要来决定)3、课程目标的特点: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递进性。4、课程目标制定的影响因素:学习者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学科的发展。5、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共享性、经济性、时效性、因地制宜。6、影响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课程目标、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自身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需要、课程内容本身的性质。7、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课程创生取向。8、课程评价的功能:诊断、甄别、导向、调节、促进功能。9、课程评价的类型:评价主体:自我评价、外来评价评价目的: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参照标准: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评价手段:量性评价、质性评价第八章小学教育1、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目的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与发展理论思维相结合的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2、小学常用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述、讲解、讲演等)、谈话法(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回答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读书指导法(指导学生自学)、演示法和实验法(教师展示直观教具、学生独立操作)、练习法(课堂课外作业)。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与学双边活动、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教学的中心环节)、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5、班级授课制:凯洛夫使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我国的班级授课制始于京师同文馆。6、教学评价的类型:评价时间划分:诊断性评价(前置测评)、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期中、期末考试)评价处理方式:常模参照评价(平均成绩)、标准参照评价(是否达标)评价的严谨度:正式评价、非正式评价。7、板书的作用:有利于知识传授;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记忆知识。8、说课的内容:说教材和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设计。9、教学智慧的特征:个性化、集成性、高效性、创新性、动态性。10、结课的原则:目的性(结课要精要,要有利于学生回忆、检索和运用)、启发性、一致性(首尾呼应,结课和导课贯通)、多样性、适时性(不提前也不拖堂)。11、教学过程的含义及本质: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系统地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从本质上看,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但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个体差异),也是一个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第九章小学德育1、小学德育的意义:对小学生健康成长有特殊意义;全面发展具有导向意义;对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德育过程的机构和矛盾: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其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3、小学德育的原则:言行一致(理论联系实际);正面说服、积极引导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通过集体进行教育的原则4、小学德育的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让每一堵墙都说话)、自我教育法、道德体验法(实践锻炼法)。5、德育途径:各科教学(最基本、最常用途径);校级班级教育和各种教育活动;少先队教育;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第十章班主任及班级管理1、班主任工作的任务:班干部队伍建设;建立班集体运行机制;加强行为训练、矫正不良习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情操;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协调教师群体,密切与学生家长联系。2、班主任工作的基础:了解学生,方法:观察法、谈话法、书面材料
本文标题:教育学心理学背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016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