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No.C20080072008-11 中国对外贸易三十年(1978‐2008) 余淼杰∗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No. C2008007 2008年12月1日 ∗联系方式:mjyu@ccer.edu.cn, 电话:010‐6275‐3109。本文已被收录到香港城市大学郑伟硕、罗金义教授主编的《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变与常》(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2008底出版)。本文写作过程中同受益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海闻、卢锋教授的讨论。感谢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的财力支持(项目编号No.XK100010501)。感谢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高伟栋、田巍在搜集资料等方面的出色助研工作。当然,文责自负。 2 [摘要] 三十年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使我国从一个基本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发展成世界外贸依存度昀高之一的经济体。本文从以下六方面梳理记录了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在对外贸易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改革前的外贸情况、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经济特区与外商投资管理制度、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中美贸易失衡。从中可以发现:我国的外贸改革大体可理解成为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渐进过程。尽管近期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在短期内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从长期来讲,中国仍然可以保持强有力的出口增长势头。 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三十年改革 JEL : F1 3 自1978年末改革开放进程启动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极为迅猛,贸易年均增长率高达16.0%。如图1所示,2007年,中国的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已达21738亿美元;其中,货物出口12180亿美元,货物进口9558亿美元,出口大于进口2622亿美元。1而200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46619亿元,按当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31元人民币计算2,对外贸易(定义为进口额加上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高达64.4%。中国同整个世界的经济联系已经极为密切,成为了全球贸易强国。按官方汇率计算,中国已经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按购买力计算,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图 1:中国外贸(1978‐2006)单位:亿美元 数据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是与改革开放的进程密切联系的。实际上,正是1979年以来一波又一波的对外贸易自由化改革,推动了进出口的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前,对外贸易被十二家国有外贸公司所垄断,对外贸易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当时中国国内企业不能生产的短缺商品以及先进技术;垄断对外贸易是为了维持国内价格体系、保护国有企业。在这样严密的控制系统之下,出口的唯一目的就是换取进口所需的外汇。然而,当1978-79年中国的政府试图进口更多的先进技术的时候,政府却发现外汇储备锐减,外汇严重短缺。在对外汇储备的迫切需求下,政府启动了对外贸易的改革。就获取外汇储备这一初始目的而言,对外贸易改革是极为成功的。2006年,中国的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达到10663亿美元3;2007年,外汇储备高达1528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619亿美元4。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导致中国国内流动性过剩的状况不断加剧。 当然,对外贸易改革决非仅仅使中国获取了庞大的外汇储备。事实上,中国的对外贸易 1 数据源:《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 数据源:同上。 3 数据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 4 数据源:《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改革可以被视为整个改革开放的一个子集,在其自身的不断展开中遭遇并解决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涉及到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很多方面,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影响到对外贸易领域之外的众多组织与个人。单纯的在对外贸易领域来理解中国的三十年对外贸易改革,必然不能完全准确的对事实做出解释与评价。因此,在本章中虽然我们集中分析国际贸易领域,但也在必要时会结合当时改革的整体进程做出额外的说明。 第一节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外贸概述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对外贸易体系是一个典型的苏联计划经济模式,是整个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对外贸易实行严格的控制。贸易的原则是“互通有无,调节余缺”。中央政府通过两个手段来控制贸易流动与资金流动。第一个手段是对外贸易垄断:十二家国有进出口公司垄断了进出口,只有授权商品才能通过这道控制体系。第二个手段是官方控制的外汇体系,非经严格批准,个人无权将人民币兑换为外币。 为什么当时的中国政府会采取这种对外贸的严格控制呢?答案是当时中国政府迫切的想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家,而对外贸的控制是实现这一发展战略目标的必要措施。林毅夫(2003)论证了欠发达国家通常是劳动相对丰裕、资本相对稀缺的,因此在开放与竞争的经济环境中,企业应该进入劳动密集行业,并采取劳动相对密集的生产技术;但欠发达国家的政治领袖与知识分子却常常将工业化、尤其是重工业化等同于国家的现代化,因此他们会推动国家发展重工业,并尽可能的采取昀先进的技术。这种行为是违背比较优势的,如果在一个开放而竞争的市场中,这种政策会使企业遭受损失。这种损失被林毅夫称为“政策性负担”,政府应为此负责。如果政策性负担较小,那么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激励或直接的财政转移支付来补贴企业;但政策性负担往往非常庞大,因此政府为了实现其战略目标,需要进行特殊的制度安排。昀常使用的制度安排就是压低利率以降低资本成本。一般来说,建设违背比较优势的项目所必需的设备,欠发达国家本身不能生产,需要从发达国家进口,因此外汇是必需的。但欠发达国家的外汇通常稀缺而且昂贵,因为其出口品很有限,而且主要由低价值的农产品与资源构成。因此,为了降低进口设备的成本,政府通常会高估本币,压低汇率。 中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并非完全封闭。从1949年到1960年,中国也存在着大量的对外贸易,不过几乎全部都是与前苏联之间的。根据海闻等(2003),1952年到1960年,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占总贸易量的2/3强,其中48%的贸易是与前苏联之间的。对外贸易在中国的工业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进口工业原材料,例如钢铁、柴油和机械设备;主要出口纺织品和食品,同时向苏联借贷,以平衡贸易逆差。1958年至1961年的大跃进事实上促进了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间的贸易,因为疯狂的投资拉动了对进口设备的需求。然而,“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自然灾害以及苏联政府背信弃义的撕毁合同,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经济衰退,粮食大幅减产;中国对外 5贸易停滞,此后逐步退化为世界经济的孤岛。工业品进口急剧减少,稀缺的外汇被用于购买急需的粮食,以前出口的食品和轻工业产品现在国内供应不足,中国成为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的粮食出口的稳定客户。中国从前苏联的进口急剧减少,仅占总贸易的1%,而且从1959年到1970年都没有增加。1970‐7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仅占GDP的5%。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逐步恢复。轻工业产品(尤其是纺织品)的供给又开始增长,与此同时大庆油田的石油供给快速增长,并可以出口一部分石油以换取外汇。随着外汇储备的增加,中国开始尝试着从西方和日本购买技术,化肥和钢铁技术是中国昀迫切需求的技术,1977‐78年中国的技术进口项目成倍增加,但随着油田发展计划的失败,中国出现了严重的外汇短缺,而且在原有的控制体系下一切可利用的创汇机会都已经被使用殆尽。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第二节 三十年外贸改革的主要成果 在本节中,我们将1978‐2008三十年间的对外贸易改革按照Naughton(2006)的划分法将改革分为四个阶段,并在这一阶段划分的基础上,整合了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重要事件以及阶段性成果,提供简要的对事实的分析与解释。在本节中,我们试图勾勒出对外贸易改革的发展脉络,从而为后续各节提供一个分析的框架。 中国对外贸易改革的进程,按照决策目标与改革性质,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第一个十年:以调动对外贸易部门经营积极性为目标的改革 1979年到1987年为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探索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增加对外贸易口岸,下放外贸经营权,广开贸易管道,改革高度集中的贸易体制;二、改革单一的指令性计划,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向结合;三、建立和完善外贸宏观管理;四、探索促进工贸结合的途径;五、采取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在这一阶段,重要的政策文献是1984年9月国务院批转的经贸部《外贸体制改革意见的报告》,提出了“政企分开”和“工贸结合、技贸结合、进出结合”等措施,具体包括:增设对外贸易口岸,下放外贸经营权;实行指令性、指导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外贸计划;探索贸工、贸农、贸技一体化的途径;完善外贸管理,重新实行进出口许可证制度,建立外贸经营权审批制;实行外贸盈亏增盈分成制度,对出口产品实行退税等。 中国的外贸改革大体可理解成为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渐进过程。外贸改革的第一步棋是中央政府决定在广东和福建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分别为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选中深圳和珠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它们在地理上靠近香港和澳门;而选中汕头和厦门的理由则是这两个城市都是主要的侨乡。在四个经济特区内,出口加工业进口产品免税。 外贸改革的第二步棋是可视为在线的改革。中国政府在1978‐1979年开放了广东和福建两省的贸易管道。中央政府没有试图转变整个贸易体系,而是采用类似“试验田”的方法, 6进行谨慎的改革。为什么会选中广东和福建呢?主要原因是二者与香港和台湾的地理位置接近,具有巨大的贸易潜力,毕竟当时香港的出口几乎等于中国大陆的出口额。这样,1978年之后香港公司就可以与珠江三角洲的公司签订出口加工合同,香港公司可以将原材料运输到广东乡镇企业进行加工,并将成品出口。这种方法可使中国的工业企业不用面临进口竞争,而又能充分利用就香港发达的出口网络进行外贸活动。出口加工产业下的公司享有各种特权,主要包括从事进口不需要通过国有外贸公司,而且进口原材料产品不需要缴税。 外贸改革的第三步则是进行广泛的“面”上的改革,即第一波贸易自由化进程。在广东和福建的对外贸易改革取得了突破后,中国政府开始对国内广大地区实行贸易自由化。1984年全面的自由化政策开始实行。 这样,通过经济特区和出口加工政策,虽然中国的其他地区仍然主要是进口替代工业体系,中国仍可以有选择的促进出口。也因此,在对外贸易改革的第一阶段,广东和福建两省被赋予了特殊的权利,这两个省的对外贸易公司拥有外贸自主权以及保留外汇收入的权利,因此两省的政府有强烈的通过促进外贸搞活经济的动力。特殊的外贸政策加上优越的地理环境(与香港毗邻),使得广东省的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一个对外贸易的二线省份变成了出口大省。在后续的15年间,广东和福建的出口增长速度是中国其他地区的两倍,从落后地区转变为世界贸易的关键地区之一。 事实上,到1987年止,中国大陆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有利于促进贸易和投资的新体系。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如下几点: 1. 初步建交建立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体系。 随着中国政府对计划贸易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被广泛的应用,以保护国内市场。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也存在关税,不过那时作用很小,因为当时的国有垄断外贸公司执行贸易计划,可以根据需要对收益和关税进行再分配。1978年以后,中国政府开始有效地运用关税政策。一方面为避免因过快地实行贸易自由化而导致的进口激增、贸易赤字和硬通货债务,一方面也为了可以得到较高的关税收入,中国政府在80年代早期颁布了一套税率很高的关税制度,这一套新关税一直维持到90年代。1992年,根据IMF研究人员Rumbaugh和Blancher的分析,中国的税率同其他高度保护的
本文标题:中国对外贸易三十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027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