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氧化还原反应说课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化学组易怀周一、教材分析二、教法选择三、学法指导四、教学程序设计五、板书设计一教材分析1.1、地位和作用教材把《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第一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氧化还原反应还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1.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化合价的变化电子的转移氧的得失能力目标:1、思维能力的培养:由表及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由此及彼培养思维的逻辑性。2、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讨论、代表汇报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德育目标: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中的对立统一的关系1.3、重点、难点二教法选择1、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主线。2、以知识有层次结构为基础。3、以思维训练为核心。4、以多层次,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巩固提高。三学法指导3.1学情分析初中概念: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生成物是氧化物。氧气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3.2学法指导创设情境,诱导思维激发兴趣,层层推进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由表及里思考、推理、判断和概括总结概念、特征及本质的理解与掌握四教学程序设计4.1教材处理4.2教学环节的解决办法4.3教学过程4.1教材处理以氧化还原反应这一系统概念的建立为主线,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并以基本类型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为辅线来充实基本概念;同时加以一定量的应用、练习来巩固、深化和发展概念。4.2教学环节的解决办法(1)重点的解决办法①复习化合价概念,抓住化合价的变化跟电子得失的关系,通过分析氢气跟氧化铜的反应,钠在氯气中燃烧等例子,从得氧失氧、化合价的升降、电子转移一环扣一环地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从而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②课堂上要有计划地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并在此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疑点的解决办法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关系: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对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看具体的而定。1、新课导入设计意图由情景问题引出新课,引起学生兴趣,激发探究意识。4.3教学过程投影:切开的苹果表面颜色的变化;铁钉生锈;干电池使小灯泡发光[问题]知道它们的原理吗?设计意图抓住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始特征从熟悉的知识入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问题2:氧化还原反应中是否一定有氧元素参加吗?激发兴趣,激活思维,使学生带着探索未知的欲望进入新的学习。问题1:在C+2CuO=CO2+2Cu反应中,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物质发生的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2.复习旧知:3.讲授新课:[问题]下面呈现氧化还原反应的正反例证,请同学们归纳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投影]例证1:H2+CuO=Cu+H2O(氧化还原反应)例证2:Fe+CuSO4==Cu+FeSO4(氧化还原反应)例证3:2Na+Cl22NaCl(氧化还原反应)例证4:H2+Cl22HCl(氧化还原反应)例证5:2HCl+CaCO3==CaCl2+CO2↑+H2O(非氧化还原反应)例证6:2NaOH+CuSO4==Cu(OH)2+Na2SO4(非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几个实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能更好地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同时为后面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奠定基础。点燃点燃[追问]能否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C+2CuO=CO2+2Cu反应得到启发,归纳化合价的升降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设计意图通过与初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对比,让学生体会概念的形成是由浅入深的一个过程最终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CO3+2HCl=CaCl2+H2O+CO2↑B、CaCO3CaO+CO2↑C、Na2O+H2O=2NaOHD、Mg+2HCl=MgCl2+H2↑D高温2、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2Na+Cl2=2NaClH2+Cl2=2HCl设计意图设置练习,及时巩固使学生掌握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问题]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为何发生变化?设计意图问题过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验探究]实验1:将锌片插入H2SO4溶液中实验2:将锌片和碳棒中间连接一个电流计插入H2SO4溶液中直观教学,让微观世界形象化。[问题]1.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反应方程式。2.实验2中电流产生的原因?为何有源源不断的电子?设计意图分析化学方程式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在初中电流和电子得失知识上,体会到反应中有电子转移,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让微观世界形象化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得失或偏移,体会内部结构是决定外在表现的关键,加深对科学探究方法的认识。[过渡]接下来从原子结构微观角度认识电子转移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理解电子转移两种形式——得失和偏移。以钠与氯气、氢气与氯气反应为例2Na+Cl2=2NaCl00+1-1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NaCl的形成过程化合价升降的原因:电子的得失NaCl失去e-失去e-后得到e-后Na+[Cl]-Cl-Na+从电子得失角度分析:H2+Cl2===2HCl00+1-1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共价化合物HCl的形成过程化合价升降的原因:共用电子对的偏移HClHCl本质定义: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意图及时巩固已学知识,并辩证地认识各物质之间的关系,为后面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学习奠定基础[巩固练习]用双线桥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例证1、2、3、4中物质发生的反应设计意图给予学生时间探讨交流,然后让得出结论的同学回答,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将初、高中知识衔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正确地看待概念的形成与发展。[问题]分析例证1、2、3、4、5、6分别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哪一种?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设计意图课堂小节小结:(采用学生小结,教师补充的形式。)①对氧化还原反应经历了由得氧失氧到化合价升降,再到电子转移这样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②重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化学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得失或偏移③学会从有无化合价升降的变化来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并能用双线桥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分析鼓励学生反思课堂全程,通过对知识的产生、发展、应用的体验和探索,促进个体认知结构的完美。设计意图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后相关练习2、从生活中找出氧化还原反应,从得失电子角度探究反应本质,并查阅资料思考什么是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1、巩固已学知识;2、能联系并解释生活、社会有关化学现象。7.教学流程图图片引入课题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分析知识小结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例题分析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按概念的学习过程来完成的。设计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的相关理论并结合我校“545”教学理念。通过一连串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发现。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在讨论的基础上对初中所学知识深入和拓宽,重建学生已有知识体系和网络。课题一、氧化还原反应1.概念:从得失氧分析2.特征:从化合价的变化分析3.本质:从电子转移分析得氧:C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失氧:CuO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得电子例题分析(用双线桥)二、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小结:(1)(2)(3)五、板书设计
本文标题:氧化还原反应说课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100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