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务礼仪 > 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管理观察ManagementObserver总第632期第33期2016年11月下旬出版·108·目前,在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进行过程之中,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不足,师德养成教育还不能够满足师范生的基本成长与发展需求,针对这一现状,学校需要在明确师范生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教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之上,根据问题进行相应的探索,从而加强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进行,以此在理论等层面上为师范生的基本素质教育发展起到推动与促进的作用。绝大多数的师范生在未来实际就业上都是选择成为教师,然而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职业有所不同,需要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同时也对于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与个人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培养优秀的师范生过程之中注重对于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进行,对于师范生个体的发展而言是有很大的优势的。因为进行师德养成教育更多地能够培养师范生的个人素养[1],提升师范生在未来就业过程之中的市场竞争力。这不仅仅是要在行为举止上对师范生予以相应的规范,更是在实际内在需要以及个人品质方面上的提升与培养。从宏观的角度而言,师范生进行师德养成教育也是高校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然途径,是优化教育体系,提升教育质量的基本方式。所以突出了师范教育专业特色的同时,也为师范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从而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基本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素质培养要求,教育不能够仅仅局限于知识技能的培养,同样也需要注重思想品德的教育,因为教育的根本是在于育人。所以除了要从师德养成教育的理论体系上进行创新与完善[2],同时也需要从实践的途径上进一步的发展与探究,突出学生们的教学主体地位的同时,促进学生们德育教育的开展,引导学生自我意识的提升。切实将目前的师德养成教育工作落实到位。在对师范生进行师德养成教育过程之中也存在着相应的不足,很多师德养成教育工作不能够切实有效地落实到位,一些教育行为及教育措施只注重理论化的教育层面,而致使很多教育内容都流于形式。另外师德养成教育并不是通过灌输教育师德的相关知识就能够养成的,是以培养、启发为主,更加注重学·109·中国高校管理生们的内心表达与内心体验[3]。但是在目前所进行的师德养成教育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师范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不能够给予师范学生们独立的思考空间以及表达自我的空间,所以如何转变师德养成教育方法,充分发掘目前师德养成教育的实现价值与重要意义,是所有高等师范院校在教育进行过程之中所需要探究的重要问题。在师范生进行师德养成教育的过程之中,要注重突出师范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们在进行教育过程之中的内在感受与真实体验。对于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不能仅仅用理论基础体系中的职业理想信念进行教学,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是无法满足师范生真正的职业道德培养需求的。所以要在明确师范生教学主体地位的同时,尊重学生们的个体差异性,鼓励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师范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学生们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机制,通过沟通来明确师范生真正的发展需求。提升其自身的职业认同感以及自我认同感[4]。为了进一步突出师范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部的推动之下,很多高等师范院校开展了“育人工程”,并在计划中强调了对于师范生师德养成的重要意义,对于其基本教育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与设置,不仅仅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强调了学生们的积极参与的重要性。学生们的积极参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师德养成教育的基本教学效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实际教学质量。以学校的教育角度强调其师范生自我感悟与接受道德文化熏陶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突出师范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师德养成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发展过程,丰富师德养成教育的基本手段是加强教育工作落实的重要方式。因为师德教育工作的进行是具有阶段性以及层次性的,需要利用相对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师范生能够顺利进行阶段性的教育提升。在师德养成教育的基本理论体系进行过程之中,对于师德教育的基本组成可以划分为“知”“行”“意”“情”等四个部分[5],往往目前的师德养成教育仅仅局限于前两个阶段,忽视了“意”与“情”的实际教育部分。事实上在师德教育过程之中除了进行教师职业理想信念、职业素养以及职业规划等理论知识的教学,还需要进行情感培养,以情感来带动学生们的综合素养的提升。同时也可以利用实际的师德养成教育实践活动,去进一步促进学生们的师德教育培养。比如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教师实习机会,让学生在走入实际的教学岗位的过程之中体验教师所需要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与社会义务,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养等。同时可以邀请著名的教师进行师德养成教育讲座,分享师德养成教育经验的同时,促进教师与师范生对于师德养成教育的再认识。另外教师自身也要进行良好的规范,为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教学榜样,真正做到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师德养成教育的进行。在师德构成的理论体系之中,能够细化成很多个教学部分,其中最为基础的就是教师职业理论的专业技能,师范生需要明确一点,提升专业技能才能够为进行一切教学活动打下基础。但是其中更为重要的还是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基本认识,其中包括责任认识、理想认识、规划认识、价值认识以及自我认同感等多个部分。在进行师德教育培养过程之中,不能急躁冒进,要循序渐进,在教育之中帮助师范生能够进行职业理想信念的鉴定,鼓励师范生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从宏观的角度上看,社会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认可度、尊敬度都是相当高,这不仅仅给予教师较好的职业环境与社会地位,同时对教师的师德也提出更高的标准,师范生要培养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认同感以及荣誉感,理解家长与学生们的期望与发展要求的同时,尽全力作出符合教师身份的行为,进行知识的教学的同时进一步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传承下去。师德教育的落实需要全方面的计划,以及相应活动的推动,所以各大高校进行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过程之中,一定要从发展机制的角度进行着手,以此进一步促进师德养成教育突进的探索,创新教育养成方法。可以完善师范生职前职后的一体化联动机制,切实促进师德教育的连续进行,为每位师范生安排相应的师德教育导师,以优秀教师为实际榜样[6],以此促进师范生的进·110·中国高校管理一步发展与完善。同时学校也可以举办多种师德教育活动与文化交流研讨会,完善对于师德养成教育的反馈与评价机制,从而针对目前师德养成教育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相应的分析与探讨,实现师德养成教育内容的全面落实。在目前对于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工作进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一些教育工作不能够落实到位、不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明确师范生进行师德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师德养成教育理念,通过突出师范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丰富师德养成教育的基本手段、加强对于师范生的师德教育认识以及完善对于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发展机制等多种方法,加强师德建设的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以优化实践路径的方式,进一步提升目前师德养成教育的实际效果与教育质量。军计划”研究生顺利毕业并取得学位后,送学单位要根据送学前拟定的任职岗位和培养使用方向进行定岗定位。政治机关对送学干部到新岗位的工作情况、德才表现要进行跟踪评价,对于岗位适应能力强、才能发挥好的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不能适应新岗位工作,能力欠缺的要及时调整。要精准调配。师以上单位建立人才档案库,跟踪掌握“强军计划”研究生毕业干部的成长路径,合理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及时分析、评估人才发展情况,做到量才而用。对素质过硬、发展潜力大的,推荐到院校或大机关任职。旅(团)级单位在干部任用时要杜绝论资排辈和平均主义,兼顾个人意愿和工作需求,积极给“强军计划”毕业干部压担子、交任务、搭平台,优先推荐到营主官岗位,解决其缺少主官经历的“硬伤”,使其在艰苦环境中历练。
本文标题: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108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