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凡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泻下药第七章泻下药第一节概述一.含义凡能引起腹泻或滑润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泻下通便消除积滞通腑泻热祛除水饮里实证候药物分类肠胃实热内结阴亏津枯水饮内停多种急腹症胸腹部积水体弱、术后及产后便秘常见疾病1、急腹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胆道感染、急性囊性尾炎、急性肠梗阻2、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性肝炎、暴发性痢疾3、内科疾病:肝硬化腹水、渗出性胸膜炎、老人、幼儿及产后便秘等。里实证主要病因:胃肠道蠕动功能减弱,病原微生物感染病理过程:便秘、发热、腹痛、炎症等泻下药概述[功效]通利大便、排出积滞、攻逐水饮。泻下药的应用,不仅只是单纯的通便,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通利大便:排除肠道内宿食积滞;2、清导实热:导热下行,可清热、泻火、解毒。3、逐水消肿:使湿邪从大、小便排出,消除水肿,用于→寒积,水饮停蓄。[分类]根据其药性和功效不同可分为:1、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常配养阴益血药合用;2、攻下药:大黄、芒硝、番泻叶。常配行气药用;3、峻下逐水药:甘遂、大戟、商陆、巴豆、牵牛子、芫花泻下药1.泻下作用2.利尿作用3.抗病原体4.抗炎作用5.抗肿瘤作用泻下药的药理作用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泻下药共同的药理作用泻下药及其复方均能使肠蠕动增加,具有不同程度的泻下作用,根据作用特点可分为刺激性泻药、容积性泻药及润滑性泻药。1.泻下作用分类及成分(1)刺激性泻药结合型蒽苷(大黄、番泻叶、芦荟)、牵牛子苷(牵牛子)、巴豆油(巴豆)、芫花酯(芫花)(2)容积性泻药硫酸钠(芒硝)(3)润滑性泻药脂肪油(火麻仁、郁李仁)利尿作用某些泻下药具有较强的利尿作用。以峻下逐水药为主,尿量↑;大黄泻下药共同的药理作用抗病原体某些泻下药及其有效成分,对多种致病菌、真菌、病毒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泻下药共同的药理作用◆大黄、芦荟---细菌、真菌、病毒、阿米巴原虫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商陆、芫花、番泻叶、巴豆--G+球菌、G-杆菌、真菌抗炎作用某些泻下药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泻下药共同的药理作用◆大黄、商陆:作用明显抑制炎性细胞因子;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可的松抗肿瘤◆大黄、芦荟、商陆、芫花、大戟均具有抗肿瘤作用。◆抑制肿瘤细胞蛋白质合成泻下药共同的药理作用第一节攻下药凡泻下作用较强,能攻下通便,荡涤积滞,以治疗便秘及胃肠积滞证为主的药物,称为攻下药。本类药物通便作用较强,适用于各种便秘及湿热积、食积、虫积等多种胃肠积滞证。本类药物兼有清热泻火作用,适用于温热病,高热神昏,谵语发狂;火热上炎所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及吐血、衄血、咯血等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证。上述里热证,无论有无便秘,均可应用本类药物以清除实热,或导热下行,起到“釜底抽薪”作用。芒硝大黄芦荟番泻叶常用药物大黄药用来源: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干燥根及根茎别名:川军、锦纹、将军北大黄,主产于青海、甘肃等地南大黄,主产于四川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力,故号将军生用,或酒炒,酒蒸,炒炭用[功效]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大黄[成分]大黄结合型:蒽苷、双蒽酮苷、包括蕃泻苷A、B、C、D、E蒽醌衍生物大黄酸游离型:苷元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鞣质鞣质没食子酸儿茶精(d-儿茶素)大黄药理作用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泻下作用胃黏膜保护利尿改善肾功能保肝、利胆抗病原体免疫调节抗急性胰腺炎对血液系统作用抗炎、抗肿瘤抗氧化抗自由基[药理作用]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大黄(1)泻下本草经称:大黄能“涤荡胃肠,推陈出新、通利水谷”等。常用于大便燥结,热结便泌,功效确实,一般在服药后6-10小时排出稀便。致泻主要成分:结合型蒽甙,其中番泻苷A(sennosideA)作用最强,苷元作用较弱。部位:主要在大肠,能提高中段和远段结肠的张力,便其运动加强。大黄泻下①生大黄:对整个结肠电活动匀有明显兴奋作用,活动频率↑、幅度↑,对小肠几乎无影响。②在小肠-大肠交界处结扎,将蒽苷注入小肠,药物仍在大肠发挥作用,是大肠蠕动(小肠吸收后又作用于大肠)。实验研究泻下大黄(结合型蒽苷)直接刺激神经从,促进胃肠运动兴奋肠平滑肌M受体蠕动↑抑制肠细胞膜Na-K-ATP酶钠、水吸收↓•小部分肝脏代谢大黄(结合型蒽苷)作用机制苷元大部分大肠细菌酶泻下泻下①结合型蒽苷②鞣质有止泻作用停药后便秘③不能长期用,可引起肠道神经病变加热(炮制)久煎(10min)小肠苷元分解泻下注意泻下作用利胆作用荡涤肠胃、攻积导滞促进胰液分泌大黄止血抗菌、抗病毒泻火凉血降低高氮质血症调整免疫功能活血化瘀逐瘀通经改善微循环小结:[现代应用]便秘、急腹症状、肾功能衰竭、急性感染性疾病、出血性疾病大黄大黄[不良反应]生大黄服用过量有胃肠道反应、头昏,长期使用有肝毒性。芒硝含硫酸钠的天然矿物芒硝的精制结晶,又称玄明粉、元明粉功效泻下软坚清热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咽痛、口疮、目赤、痈疮肿痛芒硝味咸,润燥软坚,性寒降火,泻积通便。歌括:入散剂,吹喉或涂患处玄明粉化水滴眼外敷局部[功效][主治]芒硝[成分]硫酸钠(Na2SO4·10H2O),约占96%~98%,尚含少量硫酸镁、硫酸钙和氯化钠等。芒硝芒硝药理作用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泻下作用其他药理作用[药理作用]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芒硝⑴泻下有效成份:硫酸钠--硫酸根离子作用特点:容积性泻下由于芒硝主要成分是硫酸钠,口服后硫酸钠水解产生大量硫酸根离子,不易被肠壁吸收,使肠内渗透压升高,阻止肠腔内水分吸收,致肠容积扩大,肠腔扩张,刺激肠壁引起肠蠕动增加而致泻。下泻作用机制[药理作用]2、其他药理作用芒硝利胆:口服小剂量,可刺激小肠壶腹部,反射性地引起胆囊收缩,胆道括约肌松弛,故促进胆汁排出。利尿:4.3%无菌硫酸钠静脉注射,有利尿作用。抗肿瘤:可酸化肠内环境,减少脱氧胆酸含量,抑制肠上皮细胞DNA合成,降低对致癌物地敏感性。抗炎作用:10%~25%硫酸钠外敷可加快淋巴循环,增加网状内皮细胞地吞噬功能,而具有抗炎作用。[现代应用]便秘、急性乳腺炎、肛肠病、泌尿科病。芒硝[不良反应]幽门痉挛、胃不适。芒硝用法:用量:10~15g,外用适量冲入药汁内或开水溶化后服[用法用量]芒硝芒硝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忌用或慎用[使用注意]第二节润下药凡泻下作用缓和,或能润滑大肠,促进排便,以治疗肠燥便秘为主的药物,称为润下药。特点:本类药物多为植物的种子或种仁,富含油脂,味甘质润,能润滑肠道,使大便变软而易于排出。应用:适用于年老津枯、久病、产后血虚、热病伤阴或失血等所致的肠燥便秘等。功能主治配伍应用:润滑大肠年老津枯、产后血虚、热病伤津及失血等所致的肠燥津枯便秘热盛津伤而便秘者血虚者兼气滞者清热养阴药补血药行气药润下药第三节峻下逐水药1.概念:峻下逐水—指以作用峻烈的泻下药攻逐水饮,用治水肿、臌胀、胸胁停饮等病证的方法。2.特点:①性味多苦寒,主归大肠、肺、胃经,均有毒。②泻下作用峻猛,能引起剧烈腹泻,使体内滞留的水液随大便排出,部分药物兼有利尿作用。3.应用:适用于水肿、臌胀、胸胁停饮等正气未衰者。4.注意:①药力峻猛,易伤正气,当“中病即止,不可久服。②体虚者慎用,孕妇忌用。③注意本节药物的炮制、剂量、用法及禁忌等。甘遂为大戟科植物甘遂EuphorbiakansuiT.N.LiouetT.P.Wang的块根。甘遂主产于陕西、山西、河南等地。秋春二季采挖。撞去外皮,晒干。以块根肥大、色白、粉性足者为佳。生用或醋制用。[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甘遂[主治]水肿,臌胀,胸胁停饮等证风痰癫痫甘遂有毒,痰水皆逐,水臌癫痫,虚者莫服。歌括:疮痈肿毒(研末水调外敷)[药理作用]本品能引起剧烈腹泻,并有镇痛、抗早孕等作用。甘遂[现代应用]–用于全身水肿或胸水、腹水等胀满实证。本品能引起剧烈水样腹泻,使停留于体内的水饮从大肠排除。可单用或与牵牛子同用,如“二气汤”;或与大戟、芫花为末,枣汤送服,如“十枣汤”。–用于疮痈肿痛。外用能消肿散结。治疮痈肿毒,可用甘遂末水调外敷。甘遂甘遂有效成分不溶于水,故不入汤剂,宜入丸散服,每次0.5~1g,醋制以减低毒性。外用适量,生用。[用法用量]甘遂①体虚及孕妇忌用。②反甘草。[使用注意]巴豆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tigliumL.的成熟种子。别名:巴菽、刚子、江子巴豆霜巴豆巴豆巴豆主产于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果皮尚未开裂时采摘,晒干取出种子。以饱满、种仁色黄白者为佳。用仁或制霜用。功效巴豆开闭,专治冷积,逐水祛痰,腹水喉痹。歌括: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寒积便秘急症腹水膨胀寒实结胸及喉痹痰阻痈肿成脓未溃及疥癣恶疮巴豆[功效][主治]巴豆①入丸散服,每次0.1~0.3g。②大多数制成巴豆霜用,以减低毒性。[用法用量]巴豆①孕妇及体弱者忌用。②不宜与牵牛子同用。③服巴豆时不宜食热粥、饮开水、酒等热物,以免加剧泻下。[使用注意]
本文标题:74泻下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112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