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试析办活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对策
管理观察·总第503期!!!!!!!!!!!!!!!!!!!!!!!!!!!!!!!!!!!!!!!!!!!!!柳宸光试析办活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对策【摘要】电视民生新闻是与市场化为导向的电视改革而伴生的一种形式。收视率成了衡量栏目价值的重要尺度。为获得最广大消费者群体,电视民生新闻走上了“受众本位”之路。【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对策电视民生新闻是与市场化为导向的电视改革而伴生的一种形式。在市场逻辑的影响下,收视率成了衡量栏目价值的重要尺度。为获得最广大消费者群体,电视民生新闻走上了“受众本位”之路。即从传者立场转变为受众立场,“一切传播活动均随广大受众的意志而转移,完整地表达受众意图及生存状态和提高受众素质成为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使其民生新闻报道呈现出新的态势。烟台电视台开播十年多来的《社会广角》栏目,就是伴随电视改革应运而生的产物。它以其准确的定位,生动的内容,形象的画面,鲜明的特点而受到社会、特别是平民百姓的欢迎。由于节目内涵丰富,喜闻好看,收视群体不断扩大,收视率直线攀升,每到晚上6:50,许多市民和基层百姓都准时打开电视,锁定频道,细心地品尝这道美味十足的“精神大餐”。《社会广角》栏目绝缘何能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从根本上说,这档栏目紧紧围绕了一个“民”字,以关注民生的立栏宗旨,贴近民情的报道内容,便民参与的表现形式,极大地吸引了广大观众特别是基层市民,基层百姓的目光,提高了人们的兴奋点。用有些观众的通俗话讲,《社会广角》的成功,在于它“离平民百姓最近,是普通市民和老百姓自己的电视栏目。”目前全国出现一些影响较大的民生栏目,如山东台的《民生直通车》、南京台《南京零距离》、安徽台《第一时间》等等,这些栏目尽管各自的宗旨口号各有不同,但无一不是以“关注民集体谈判对工作生活质量的影响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种观点认为集体谈判对工作生活质量改进没有作用或作用微弱。Foltman(1961)指出,不仅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工作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程师也希望通过工会和集体谈判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但结果往往是仅能改变部分管理人员的管理风格,没有显著影响公司的战略目标,故改善QWL作用有限。Coleman(1978)指出集体谈判是劳资矛盾尖锐时调整双方利益分配的最好方式。集体谈判仍以传统内容为主,因而对改善工作生活质量作用微弱。第二种观点认为集体谈判对工作生活质量改进作用明显。这是由于集体谈判内容往往能够给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安全保障,和更多的决策参与。Feuille(1974)认为工作生活质量引起的满意度受个体差异影响。感知到集体谈判带来较大效用的人,更乐于通过集体谈判的方式改善工作条件和工作生活质量。而且,当组织环境和劳资关系恶化时,集体谈判对员工来说往往是易被采用且有效的一种方法。HyyKornbluh(1984)指出,近年来集体谈判越来多地涵盖了工作生活质量的内容,它通过提高员工的决策参与,激发生产积极性,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了公司效益。第三种观点是认为集体谈判对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Lewin在回顾集体谈判传统观点的基础上指出,无论从集体谈判的本质还是从产业关系系统论或规则网络的观点来看,集体谈判对改善员工工作生活质量都十分重要。但应当一分为二地分析集体谈判对工作生活质量的影响。集体谈判对改善工资和工作环境等问题作用显著,但对改善其他工作生活质量问题作用微弱,如提高工作的趣味性,改善与上司的关系,保持合适的工作量等。Gordon(1987)认为,集体谈判只是获得生活质量提升的一种形式,而获得参与权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即使在集体谈判过程中,工会也要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企业管理制度,所以除非集体谈判的内容更多地涉及到了权力分配和员工决策参与,否则员工很难掌握更多的主动权来获得更好的工作生活质量。4.总结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我们可以看到,由于集体谈判能够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安全保障,更多的决策参与,一些学者认为集体谈判能够有效提升工作生活质量。然而,随着企业管理层管理方式的变革,劳资合作委员会也日渐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也可以发现,对工作生活质量的研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者们对工作生活质量的含义,以及它与集体谈判的关系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这就需要我们对工作生活质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参考文献:1.Lewin,,David.,Collective,Bargaining,and,the,Quality,of,Work,Life,”Organizational,Dynamics.,,Vol.,10(1981).,p37-53.2.Eaton,,AdrienneAE,,Gordon,,Michael,E,Keefe,,Jeffrey,H.,“The,Impact,Of,Quality,of,Work,Life,Programs,And,Grievance,System,Effectiveness,On,Union,Commitment.”.,Vol.,45(1992).,p591-604.3.Hy,Kornbluh.,“Work,Place,Democracy,and,Quality,of,Work,Life:AProblemsAandAProspects”AnnalsAofAtheAAmericanAAcademyAofAPoliticalAandASocialAScience.AVol.A473(1984).Ap317-349.4.程深.A北京城区已婚妇女工作生活质量研究,A人口与经济.1994年2期,北京经济学院人口经济研究所(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北京100872)109管理观察·2013年4月下旬刊121生,体察民情,反映民意,服务民需,解决民忧”为已任。编导和记者以及制作者想平民百姓之所想,言平民百姓之所言,反映平民百姓的喜怒哀乐,为平民百姓增添了一道风味千般的大餐和一方专属他们自己的社会类电视园地。这种电视创作的适销对路,主观意图与客观受众的较好统一,在广大基层群众中形成较高的“卖点”,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电视民生新闻栏目遵循亲民、近民、便民的宗旨无疑是正确的,要把一个栏目办成品牌栏目需要集体的智慧和集体的努力。在这当中,除了一线记者采集鲜活的东西之外,电视节目的编辑、制作、包装也是重要的关节点。电视节目编辑,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文字编辑,一类是图像编辑。文字编辑是整个节目的主线,是灵魂,而图像编辑又是文字节目的延伸和补充,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里,笔者主要想阐述一下图像编辑的作用。实实在在地讲,记者文字稿完成之后,节目制作仅仅完成了一半,因为电视新闻可视性很强,除语言精炼流畅,通俗易懂之外,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角的就是丰富的画面。笔者认为要把节目做精做活,在图像的编辑制作过程中应把握好四点:1.编好头条头条新闻在节目中,就像竖起一面旗帜,鲜明地表达编排者的思想、观点、立场,它代表着媒体的政治方向,反映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的意志。编好头条,整组节目就有了排头兵,就有了统帅和灵魂,而且可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节目一开始就能抓住观众的眼球,吸引受众看下去。2.筛选画面对于记者送上来的毛片,不能全部采用,要进行精心筛选,进行深层次的加工,这是因为记者在采访第一线上,在每个突发事件的现场上,他们为了保证画面的丰富,摄录的素材很多,很杂,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就是能充分利用的镜头---即可取镜头往往有限。这就要求后期图像剪辑要从丰富简易中筛选出紧密围绕主题的镜头,标出录制单位以利剪辑之用。如张记者采制了一条反映烟台牟平非法采砂的新闻,由于是夜间用隐形机跟拍,拍的镜头很多,有筛砂的、运砂的、挖砂的,毛片有20多分钟。在制作这条新闻中,后期制作人员应精心筛选有代表性的镜头进行剪接,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效果。3.力戒镜头呆板、枯燥传统的画面编辑往往将镜头与文稿配合的非常严密,认为越是这样,越能做到与文字同步。但这又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画面与文稿虽然吻合,却无有创意,没有创新。为了使《社会广角》的画面更鲜活、更抓人,可以看出编辑人员在编排过程中是这样把握的:以文字作为画面的主线,选取最具活力的画面,服务于主线,使二者紧密相连,互为依托,相得益彰。因此每期节目播出后都深得观众的好评。4.制作精细一个好的电视新闻节目绝对不是文字和镜头的简单堆砌,在编辑中它可以使主题得到再提高,再升华。为达到这一目的,《社会广角》的图像编辑们坚持做到,在文稿确定之后,紧紧地围绕每条新闻的主题要求选取最具表达力的鲜活画面,保证每个镜头平稳衔接,力戒镜头频繁短暂跳跃,从而使制作出来的节目具有较强的可视性和吸引力。为了增强节目的审美情趣,还要巧妙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活化节目的表现形式,台《社会广角》栏目,对有些观众看不明白的,又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新知识,采用三维动画制作出形象生动的画面进行演示,让观众一目了然,顿有所悟,增长见识。烟台的《社会广角》栏目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观众群的赏识。那么,怎样使这个栏目常办常新,越办越好呢,笔者认为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创新。第一,从思想观念上要进一步创新,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观念的更新对工作实效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民生新闻栏目的编导人员应打破常规,破除“小成即安,小成即满”的思想,以是否真正贴近平民百姓,是否对平民百姓有用,平民百姓是否满意为标准,审视所办栏目,不断调整思路,把节目办得更好。第二,在节目内容上要进一步创新。一档电视新闻栏目要想成为响当当的品牌栏目,提高节目内容质量是“硬道理”。是否成为名牌,观众欢迎与否,最终还是取决于节目内容的优劣。对此,应做到在选材上求准,角度上求新,内容上求深,形式上求活,制作上求精,效果上求美,社会作用上求大,从而达到以精品节目的“砖瓦”营造起精品栏目的“大厦”。《社会广角》栏目之所以受到平民百姓的挚爱,与编导人员对节目的全新包装亦不无关系,为吸引观众的目光,牢牢抓住平民百姓的眼球,节目组真是煞费苦心。从片头,到节目中的“闪回”,乃至每条重要新闻的衔接处,直到片尾,栏目的主创人员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片头力求体现“魅力烟台”的形象,片尾则力求表现“魅力烟台”新貌。在制作过程中做到唯精、唯美,让观众在潜移默化强受到裨益。从某种意义上讲,好的包装亦是竞争力。第三,在运作形式上要进一步创新。形式和手段是承托内容的载体,好的内容须有好的形式来表现,好的手段来动作。唯有如此,才能产生“锦上添花”、“喜闻乐见”的效果。民生新闻栏目在自身形象的塑造上,要进一步的创新运作方式,充分运用市场营销手段,向社会广泛推介,给受众以更多的了解,进而吸引更多的受众的目光。相信,随着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节目质量的不断提高和信息量的不能增强,民生新闻栏目一定会攀上一个新的高峰,一定会受到平民百姓和社会各界的进一步关注。(作者单位:烟台市广播电视台;山东烟台264000)公共管理110
本文标题:试析办活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115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