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特种设备管理台帐及制度2
宁德发电分公司文件宁发电(2011)第号关于成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的决定所属各单位、科室:为认真贯彻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福建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保障员工和财产安全,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经研究决定成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名单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成员:年月日宁德发电分公司文件宁发电(2011)第号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分工的通知所属各单位、科室:为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认真贯彻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和本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经研究决定,决定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分工如下:一、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安监科二、特种设备档案管理:安监科(总)电站(分)三、特种设备定检联系:安监科四、特种设备维护保养:检修分场五、特种设备附件采购:电站六、特种设备附件送检:电站七、特种设备安全教育:职教科八、特种设备定期检查:电站(月)安监科(季)九、特种设备备品保管:电站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年月日1特种设备附件定检工作流程各电站压力容器须定期向特种设备检测部门申请检验,安全阀每年校验一次,压力表每半年校验一次。由于分公司发电设备24小时待命运行,特种设备附件采用备份一套轮换使用。定检工作流程如下:联系、通知(安监科)备份送检(电站)备份保管(电站)时间安排(电站)附件拆装(检修分场)2宁德发电分公司特种设备台帐序号设备登记代码设备状态内部编号安全管理人员设备使用地点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制造单位出厂编号检验日期下次检验日期1234567891011121314153特种设备档案管理汇总表序号设备名称设备编号档案号备注12345678910档案管理说明:每台特种设备的档案资料最基本内容包括四项,一是随机出厂资料,二是特种设备使用证,三是定期检验报告。四是维修保养记录。原则上每台特种设备档案应该单独建档,有专人负责保管。4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材料清单档案号:设备名称:设备编号:序号材料名称备注1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复印件)2、设计文件设计图样强度计算书设计或安装、使用说明书3、制造技术文件竣工图样产品质量证明书产品铭牌的拓印件安全附件合格证4特种设备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证书5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6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安装监督检验报告等7修理改造方案,实际修理情况记录,以及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8安全附件校验、检定证书9日常运行记录10有关事故的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11其它,如设备停用、缓检的相关申报批准等资料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花名册工种名称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培训情况/有效期至复审记录6特种设备保养维修记录时间保养维修内容维修人7特种设备定期检查记录时间定期检查内容检查人8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签到会议名称主持领导参加对象会议通知通知形式会议纪要:注:参加对象必须由参加人员亲自签名9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为规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制度。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或管理人员,应按照国家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或者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3分公司安监科对特种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公司年度培训计划。职教科负责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人力资源部门及使用部门应给予支持和配合。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每季至少进行一次例行的安全技术教育。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应定期按国家规定复审。6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6.1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规章、方针和政策。6.2特种设备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6.3特种设备安全操作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6.4安全应急设施,事故应急处理技能,事故应急救援技术。。6.5事故案例及事故教训;事故报告和处理方法。7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会议;阅读文件、简报、图片;事故预测讨论;参加技术座谈;上课;参加事故现场会、反事故演习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等。8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再次参加安全培训:8.1新设备投产前,由主管该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对该岗位的操作人员和有关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培训。8.2对违章违规的员工,由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和人力资源部进行安全教育,学习有关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经考核合格后,方能重新回岗工作。8.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因故停止操作特种设备一年及以上,必须由使用部门重新对其进行安全操作教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近期颁发的法律、法规和规定以及设备安全状况等。9培训工作要做到有领导、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有考试、有总结。10特种设备安全操作教育档案,由安监科负责保存。每年由安监科对特种设备安全教育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和总结。11不参加特种设备安全操作学习而又没有履行请假手续的人员,按公司《安全生产考核标准》予以处理。10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1为规范与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维修工作,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制度。2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应符合国家法规、规范和技术要求。3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由使用部门、操作人员负责,并做好记录。4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应由有资质的单位或检修分场进行,每月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5特种设备检查实行班组日检、车间周检、电站月检的三级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有关部门必须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和附属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6对特种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合理保养,计划检修,巩固提高设备完好率,保证指标的实现。7发现故障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故障,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修计划予以消除。8定期检查维护,并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9设备执行“定人定机”的专人负责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10认真做好设备重点部位的维护保养工作。1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工作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1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立即整改,或报告主管领导处理。11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制度1为规范特种设备安全会议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2公司特种设备安全会议由安监科负责组织,每季至少一次。也可以结合每月的安全生产例会一起进行。3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监管、维修和使用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均应参加,并由安监科负责考勤,因故不能参加会议,应提前向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人请假,并另派人员参加。4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的主要内容:4.1传达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等;传达公司领导对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4.2通报公司特种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特种设备事故情况杜绝类似事故重复发生。4.3了解各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状况和研讨解决存在问题的办法。4.4总结各部门职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学习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4.5布置下阶段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要点。4.6交流其他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经验和教训。4.7审定公司年度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和目标,并通过公司各职能部门组织实施。4.8听取特种设备部门执行安全职责的情况汇报。4.9研究、协调和解决存在的问题。4.10所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工作。4.11组织制订、修订特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提出安全技术措施方案。12特种设备定期自查及隐患整改制度1为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整改工作,制定本制度。2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分为定期检查、专业检查和突击检查三种。2.1定期检查即电站每月检查、车间每周检查和运行人员每天检查。分公司每季检查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结合月度安全生产检查进行。检查人员包括:分公司领导、安监、生技科、检修分场和使用部门的领导。2.2专业检查即对各种相同类型设备所进行的检查。2.3突击检查即不事先通知使用部门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检查。3检查内容:3.1特种设备法规执行情况和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情况。3.2重点监控设备落实责任人以及责任人标注情况。3.3特种设备的持证情况和定期检验情况。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情况。3.4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情况。3.5特种设备维修、使用情况。3.6员工的安全意识、遵章守纪情况。3.7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试验、检修等情况。3.8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记录的建立、登记和保管情况。3.9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情况。3.10上次检查中所查出的事故隐患的整改情况。4检查人员在检查应在检查记录上签名,检查过程中必须认真负责,并做好检查记录。检查记录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存档。5隐患整改:5.1检查人员在检查时发现事故隐患后,安监科应落实整改时间、整改责任人,填写《事故隐患整改书》。5.2各部门应立即逐项制定整改措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事故隐患的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告安监科。5.3安监科对被检部门的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验收。发现没有正当理由而又不能按时整改的,按公司《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进行考核。13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工作为设备管理提供资料,技术信息和考核的依据,是管好设备的基础工作,必须认真做好。1、有专人负责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工作。2、特种设备要有安全技术档案,并应逐台分别建档(一机一档),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2)特种设备使用证、注册登记表(3)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报告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4)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5)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6)设备重大维修修、改造的有关技术文件;(7)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3、安全技术档案必须齐、整洁、规格化,及时整理填写。4、档案保管员负责保管和供应公司图纸、技术资料。5、设备迁移或报废,其档案均随设备调拨,设备报废后,首先向质监部门办理注销手续,然后档案由公司档案保管员封存。14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工作制度一、工作依据: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六十三条:“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事故调查,追究责任。”2、《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国家质检总局令第2号。二、工作要求:1、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地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2、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3、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情况和鉴定结果,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依照《条例》或《规定》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处理。4、事故处理后,方可由具备修理资格的单位进行修理。15特种设备操作规程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管理,确保行车、压力容器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操作,防止因盲目操作而发生事故,分公司特制订以下安全操作规程:一、行车安全操作规程1、企业行车必须经质资单位安装、经过质监部门注册登记,办理使用证;2、行车操作者,必须经质监部门培训,取得上岗证后上岗,任何其他人员不得操作行车;3、本行车规定,提升重量必须在额定起重量以下,严禁超负荷工作;4、行车工作时,操作者必须将行车范围内的所有闲杂人等清场,并确认安全后,才可启动行车;5、行车使用完毕后,必须立即切断总开关,严禁行车在静止时带电;6、行车使用完毕后,必须将挂钩停留在靠边的安全位置;7、行车的日常维护和安全管理由安全科及使用车间主任共同负责;8、行车若出现故障等情况,应立即维修,禁止带病工作;二、压力容器操作规程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须持有质监部门发放的特种设备操作证方可上岗,非持证人员不得操作压力容器。2、实行安全操作持牌制度,在一些关键的操作装置上挂牌,牌上要有明显的标记或文字说明装置的操作程序与状态,包括阀门的开关方向及其它注意事项。3、容器运行前应检查容器的安全附件(包括压力表、
本文标题:特种设备管理台帐及制度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158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