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公开课
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也曾经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厂;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这里是奥斯维辛。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美)罗森塔尔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1939年9月,德军占领波兰。1940年4月,开始建造奥斯维辛集中营主营,内设哨所看台、绞形架、毒气杀人室和焚尸炉。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戳。1945年1月27日,苏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当时里面只剩下7000名活着的囚徒,包括200多名儿童。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维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为了使这罪恶的行径不再重演,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奥斯维辛集中营档案奥斯维辛集中营分营布热金卡集中营正门。当年囚犯被火车直接押进这个大门。“死亡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只找到7650名幸存者和没有来得及运走的7.7吨头发。美国士兵注视着死亡列车上的犹太人尸体集中营被处死的囚犯的尸体“死亡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堆积如山的遇难者遗物\集中营里的万人坑奥斯维辛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不孕试验室长廊里——纪念墙绞刑室1、默读课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看看作者带我们参观了哪些地方,主要集中在哪几个自然段?并划出参观者的反应。自主学习,内容探究毒气室一批犹太人在毒气室里等待死亡巨大的焚尸炉焚尸炉女牢房长廊上的照片2、读了课文和了解背景资料后,请问大家对奥斯维辛有什么印象?可怕、惨绝人寰、是阴暗、恐怖的人间地狱。自主学习,内容探究3、作者没有直接写集中营是如何残害“囚犯”的?你是怎样体会到它的可怕呢?作者没有直接描写纳粹刑罚的残酷,它的可怕是通过参观者的感受和反应表现出来的。自主学习,内容探究4、课文中有好几处写到了与奥斯维辛集中营不相称的事物,如第八段写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怒放的生命自主学习,内容探究废墟vs怒放的雏菊•作者将这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放在一起,组成一幅令人难忘的画面,既揭露了法西斯摧残美好生命的罪行,又暗示生命是不会被彻底摧垮的,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或许是一种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可见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自主学习,内容探究5、课文倒数第三段有一句话:“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做祷告的地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祷告自主学习,内容探究•做祷告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保佑,但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人性,双手沾满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会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者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自主学习,内容探究1、文章开头写奥斯维辛集中营所在地“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结尾又这样写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的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在内容上,以集中营周围明快的景物、欢乐的小孩反衬集中营当年的暗无天日、惨绝人寰。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遇难者的怀念:假如他们能活到今天,就能享受现在的一切。现在却物是人亡,悲上加悲;在结构上,使文章更加完整,同时也照应了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首尾写平静的景物,暗示着作者内心汹涌澎湃。合作学习,探究研讨2、作者为什么反复说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是却还是写了这篇新闻?这是不是矛盾?3、这篇新闻与一般的新闻有何不同?合作学习,探究研讨合作学习,探究研讨4、《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这篇新闻荣获大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是因为作者突破了“客观报道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有良知者的心声。具有震撼人心的作用。合作学习,探究研讨普利策新闻奖评审组颁奖词奥斯维辛作为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的“杀人工厂”而为人们熟悉,各国记者纷纷报道它的残酷、血腥。罗森塔尔本着记者的良知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的框框,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对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他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名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因此,我代表普利策新闻奖评审组把本届普利策新闻奖中的最佳消息奖颁发给《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作者罗森塔尔。课文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纳粹党在奥斯维辛残忍地将四百万人的生命夺走,这段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它留给人类的绝不只是受伤的心灵,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该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在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段历史,还要以史为鉴,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维护世界和平。
本文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公开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192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