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八年级物理全册102滑轮及其应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学习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滑轮;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及特点;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教具】滑轮、铁架台、钩码、弹簧测力计【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1、杠杠的五要素包括:。2、杠杠的平衡条件:。3、杠杠的应用:①省力杠杆的特点;②费力杠杆的特点;③等臂杠杆的特点。二、新知学习(一)定滑轮根据课本图10---13做一做:用定滑轮把钩码提起来,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观察定滑轮,请说出它的特征。(2)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定滑轮?你知道它们起到什么作用吗?(3)请用滑轮、细线、铁架台、钩码设计一种方案,要求利用定滑轮把钩码提起来,并在方框中画出实验装置示意图。小结:使用滑轮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叫做定滑轮。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想一想:使用定滑轮有什么好处?做一做:先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一个钩码重,再按照课本图10-14那样进行实验,记录每次拉力和钩码重力,填入下表:钩码重G/N拉力F1/N拉力F2/N拉力F3/N比较每次拉力和钩码重力的关系,可以得出结论:点拨:使用定滑轮不,但可以改变拉力的。(二)动滑轮根据课本图10---16做一做:用动滑轮把钩码提起来,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观察动滑轮,请说出它的特征。(2)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动滑轮?你知道它们起到什么作用吗?(3)请用滑轮、细线、铁架台、钩码设计一种方案,要求利用动滑轮把钩码提起来,并在方框中画出实验装置示意图。小结:使用滑轮时,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动滑轮。想一想:使用动滑轮有什么好处?点拨:按照课本图10-16进行实验,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再与钩码重G比较,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可以,但不能改变。点拨:使用滑轮的理论分析对于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我们可以利用杠杆平衡原理来进一步论证。(1)请画出图1(b)、(c)中的两个力臂,由图可知,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杠杆,因此拉力和重力的关系是:,即使用定滑轮不省力。(2)动滑轮在使用时,同样可以找出跟它想当的杠杆。图2中杠杆的支点是A点还是O点?请在图2(b)中画出两个力臂,由图可知,动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杠杆,因此拉力和重力的关系是:。(三)滑轮组做一做:组成滑轮组把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讨论一下,你能设计出几种组合方式?把你的方案画在下面的方框里,并动手做一做。做一做:探究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按照课本图10-17所示的方式进行探究,把提起重物使用的拉力与物重相比较,再数一数承担物重的绳子有几股,你们发现: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除此以外,你们还发现了什么?三、达标测评1、站在岸上,借助木桩,用一根绳和一个滑轮,把船拉上河滩。在图3中把绳和滑轮画出来。2、学校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对这个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C.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D.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3、某同学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4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比较(a)、(b)两图可知:;比较(b)、(c)、(d)三图知:.4、根据图5中的省力要求,画出滑轮组的绕法。(不计摩擦和滑轮重)5、在图6中,一个站在地面上的工人利用滑轮组将重物G提起来,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线.【布置作业】1、必做题:《基础训练》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2、选做题:利用身边的小物体进行小实验★水中悬蛋思考:想一想能用什么办法使鸡蛋在水中不漂起又不沉下,而是悬浮在水中?材料:玻璃杯两个、水、食盐、蓝墨水、筷子、鸡蛋操作:1.在玻璃杯里放三分之一的水、加上食盐,直至不能溶化为止。2.再用一只杯子盛满清水,滴入一两滴蓝墨水,把水染蓝。3.取一根筷子,沿著筷子,小心地把杯中的蓝色水慢慢倒入玻璃杯中。4.玻璃杯里下部为无色的浓盐水,上部是蓝色的淡水。5.动作轻而慢地把一只鸡蛋放入水里,它沉入蓝水,却浮在无色的盐水上,悬停在两层水的分界处。【教学反思】
本文标题:八年级物理全册102滑轮及其应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195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