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9三峡部编8年级上学期课时练
9三峡课时训练1.文章第1自然段写山,第2自然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2.作者是如何从不同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3.结合文章内容,用两个词语写出三峡景色的特点。4.作者先写夏水的目的是。5.为什么后写秋天?6.文章结尾用了歌词,有何作用?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不见曦.月()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其间.千二百里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朝而往,暮.而归C.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D.哀转久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课时训练答案1.写山的特点,是为了设置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低的落差就大,水速自然就快。2.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奔腾的急流,突出河道的凶险和迅速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三峡景色的清丽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深秋的萧瑟的气氛。3.雄奇险峻、清幽秀丽。4.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首写5.为了让读者感受三峡寒静肃穆、似含秋思的特点。6.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的气氛。7.①日光,这里指阳光②飞奔的马8.B9.至于夏天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断,不能通航。(句中的“襄”“沿”“溯”等词语必须正确翻译)
本文标题:9三峡部编8年级上学期课时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200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