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综合/其它 > 34考试点专业课:华中师范大学刘安海、孙文宪《文学理论》考研复习笔记
考试点华中师范大学刘安海、孙文宪《文学理论》考研复习笔记导论4i3L%T!N;q1、文学史:是一门历史地、具体地考察文学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状况、经验和规律的专门学科。2、文学批评:是文艺学的另一个分支,其指导思想是文学理论、美学理论、哲学以及其他一切人文社会科学。文学批评的对象:是以作家、作品为主的一切文学现象。!gs!f*T)U/{0t(g3、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理论,其研究对象是文学。具体说来就是:文学理论是以人类社会的历史的和现实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和探讨文学的性质、特征、构成、功能、价值和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发展等的规律,从中发现并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命题框架及研究方法的学科。4、文学理论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的区别:⑴文学理论与文学史的区别:!N/_$|-Q;r1jSA、文学理论:共时的(把其当作静态的放在一个平面上研究)。%D,y@!G/G7l9yF文学史:历史的(a、按照历史的自然分期: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b、按照文学自身的发展历史:如小说的发展史:《山海经》-魏晋志人志怪-唐传奇-宋话本-明清小说)。0C/_4W%b+z9cF7a1QB、文学理论:抽象的。文学史:具体的(具体的作家、作品;思潮、流派)。⑵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即文学评论)的区别:A、文学理论:抽象的。文学批评:具体的(针对具体的作家、作品)。B、文学理论:基础的、非实践的(不可能对文学现象发挥现行作用)。,n-o'C!w+[8K/B文学批评:实践的(可及时的对文学现象发挥作用。如西方现代小说之父陀斯妥耶夫斯基在发表小说时屡屡受挫,后因别林斯基的推崇才得以顺利出版)。$Q1t:t4E(H!r9LC,d2n5、思考题:5f2q0U/?9n:s(}$z,X.m⑴掌握文艺学、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等概念。⑵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e-_W!x&n!`2x1N,p⑶文学理论的研究范围有哪些?0g#a(p(K&o.z,y3[*G⑷我们应该用哪些方法研究文学理论?第一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文学与生活的关系:1、文学与生活的关系:(16页)文学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既是反映生活的产物,又是超越生活的创造。A、从发生学的角度看,文学作为精神活动的产物,它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生活,所以人们常说生活是文学的源泉。B、从价值论的角度看,文学是为满足人类审美的精神需求而存在和发展的,生成于主体对人生的审美把握,它要求必须以想象而不是摹写或复制的方式把握社会生活,因此文学又往往高于生活。.Y0Q.X3n5g0x$}2、摹仿说:亚里斯多德提出,A、摹仿是艺术的本质,一切艺术都是摹仿的产物,B、并且强调不同的艺术在摹仿的考试点对象、媒介和方式上,也有各自的特点。C、它偏重于强调文学与生活间的联系,他是就文艺与生活的根本关系而言的,这种摹仿说并不排斥想象与虚构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18页)3、摹仿说与感物说:(19页)*}+a4N5X7j+i1ZA、中国古代的感物说主要是从思想感情的发生只能源于丰富的人生经验来讲的,揭示了生活基础对文学活动主体的制约。B、西方的摹仿说则强调了社会生活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阐明了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对象的重要性。;C、二者都是文学活动存在和发展比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文学源于生活,正是从这两个意义上说的。,L!v&q,F8_+4、母题、原型的存在是否可以看作文学可以源于传统?A、母题:指源于传统的、不可再分的最基本的情节因素,如西方文学中常见的错认身份、老少婚配、儿子寻父、子女对父亲的忘恩负义的功能。(H%S3^1d%G4q)k.J*l8a*Q;u*@,GB、原型:是指在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并能激发读者情感反应的叙述构思、形象类型、意象、情节或人物。C、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文学传统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会产生程度不一的影响,但此影响绝不可与生活基础,人生经验等量齐观。因为文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因此文学的发展与发生都离不开创新,而任何创新都只能来自作者自己对生活(现实人生)的体认。这是传统与陈规所不能替代与无法提供的。文学传统的重要性并不是就文学发生的意义而讲,而是体现在如何影响主体对来自生活事件素材的理解和处理。3j6N$F;\1q6p-^6U,`6`D、母题、原型生成于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积累的人生经验,在这些历史经验中积淀了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审美习惯。后世文学受原型和母题影响的现象,实质上反映了历史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延续和传统价值观念对现实意识的浸渗,反映了传统的文化观念和审美趣味制约着文学对现实人生的理解和把握。母题、原型、模式、成规等因素影响后世文学的现象,说明文学又是一种价值形态的社会意识。5、价值:是指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变化对于主体的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21页)9P5g8n4e26、巴尔扎克:法国社会将写它的历史,我只能当它的书记。(22页)A、文学,尤其是现实主义形态的叙事文学,往往具有如实描摹生活的特点。B、但即使对现实主义叙事文学来讲,真实地再现生活也不是根本目的;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同样看重文学对生活的评价和超越,同样关注文学是否能够揭示人生的意义和满足人们对美的理想的追求。C、他认为作家在摹写现实的同时还应该寻找造成现实生活所以如此的原因,思索人生的意义,并认为能否作到这一点是判断一个作者是否称得上艺术家的重要标准。+u6a*{;_/q9cD、巴尔扎克自称书记的意思,只的表示他的创作严格忠实于显示生活,并不是说文学只需记录事实。探索生活的奥秘和揭示人生的价值才是巴尔扎克执著追求的所在。在他看来,即使现实主义文学,也需要在再现生活的同时去寻找种种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还应以人生理想的显示来启迪读者,照亮生活。%N)_6e;M$Y,Q,R7b5a!XE、巴尔扎克对文学与生活关系的这一理解同样适用于非现实主义形态的文学,具有普遍意义。巴尔扎克的见解阐明了文学高于生活有两个涵义:①文学对生活的反映不能仅仅停留在现象摹写的层面上,文学还需要寻找和揭示隐藏在生活现象背后的各种动因,对生活作出艺术概括。所以,文学所表现的生活要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集中、更带有普遍性。②文学不仅仅是生活的反映,而且也是作家人生感悟和理想追求的表现。作家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他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决定着他反映什么样的生活和怎样反映生活。考试点二、文学的主体性文学的主体性:是指在文学活动中,主体自身的各种条件,尤其是他的人生经验、人生理想和他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与理解,必然会深刻地影响着文学对生活的把握。各种社会意识的形成都离不开主体性,但唯有文学艺术和宗教不仅不排斥主体意识而且依赖主体性而存在。(25页)'g(y5W)z,d/|+_y三、艺术真实:(29页)艺术真实实际上包括了三个不同的测度,并以此满足三种不同的需要:即通过反映的测度以满足理解生活的需要,通过表现的测度以满足对真情实感的需要,通过心理的测度以满足读者接受的需要。1、反映的测度:作品、艺术形象本身(包含本质真实)强调文学必须源于生活但不排斥以现实为基础的虚构和想象。2、表现的测度:作家。2p${%h-h#L8W检验主体是否具有真切的人生体验和真挚的情感状态。创作主体的真切体验与真挚情感是艺术真实的又一构成要素。3、心理测度:读者。心理测度所检验的是文学作品是否能适应和满足读者的接受心理。心理测度即艺术真实可以使读者认为这种存在的合情合理。细节真实与整体氛围的营造构造了心理真实。:J#R,N:R%S]6[-S四、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超功利的)1、审美关系:人把对象当作自己本质力量的显现方式。J},r#f7k*@${2r7J+^实用关系: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创造出物质产品,并使此物质产品成为人类智慧与能力的表现。2、美关系实际上指的是:人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关系。2s3Q2t)]/z$P[S3、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正是建立在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上的,文学是表现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的。既然如此,文学应该去描写丑吗?!T:P-C;F4z五、文学应该描写丑吗?(35页)&f'm%?2W$v:_.f)q1、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正是建立在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上的。审美是文学价值取向的内在规定。不过,肯定文学具有审美的属性并不是说它只能表现美的对象,不能写丑的东西;而是说文学是从审美关系上来把握社会生活的。2、正像人们在现实人生中经常可以观察、甚至经历过的那种生活情景一样,人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往往是在矛盾与斗争中才能获得鲜明而丰富的显现,因而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抗、斗争和比照,实际上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在这个意义上说,丑的东西能够也应该成为文学的对象。!J(m(\!t3h.S*h4S3、丑本身不可能成为美,然而美与丑的斗争,却能够使丑成为审美的对象;充分显示了丑的本质,或者对丑的表现达到了神似境界的艺术形象,也因此有可能获得极高的审美价值,成为不朽的艺术形象。4、即使像悲剧,表现了丑在生活中暂时地压倒了美,它也能因为唤起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而取得审美意义。4S;5、所以,一部文学作品是否具有审美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它是否写了丑的东西,而是取决于作家能否从审美关系上去认识和表现这种对象。2A+S&k2Y4z-Z5`1V'^(a!\六、文学与人学文学是人学:考试点、就文学的审美性而言,即文学对生活的反映具有超越生活现象,表现人的价值,追寻人生意蕴的特点。在文学中,人始终处于一切生活现象的中心。当文学从审美关系上来把握社会生活时,人也就必然地成了文学的主要对象。j62、就文学以人为对象来说,它揭示了文学对人的表现和思考具有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点,从而展现了唯有文学才能表现的生活经验和人的世界。文学对人的表现是直观的、感性的。文学要表现人的思想感情,描绘人的生活,这几乎可以说是自有文学以来就有的、人们对文学对象的普遍看法。7Fo/v#?:M七、文学的审美性与对象化:1、文学的对象化:A、在创作活动中,作家把客观世界作为人的对象性存在来把握。B、主体以体验的方式来感受和理解生活,从而使外在于自己的生活对象成为主体感受经验中的对象。2、自我表现:!Q'K.l-p!^:eA、从对象化这个角度看,文学活动必然包含自我表现的成分,任何生活材料只有经过作家主观感受和体验后,才能转化为艺术形象,文学创作的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生活材料本身,而是取决于作家对生活材料的独特感受、理解与表达方式。因此,对于文学创作而言,自我是个不可或缺的因素。B、我们肯定文学创作当中包含自我表现的成分,并不是说文学只需表现自我,因为意识活动主体的个人化和意识内容、对象的社会性、群体性并不矛盾。文学的审美属性在要求文学必须坚持个性化的同时,还规定了个体的感受与发现,只能以社会实践和人类创造为对象,因此文学创作中,必须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八、文学是语言的艺术:1、语言在文学活动中的作用:&}7v3w)l9W$q6k/gA、工具性的存在,它是文学使用的材料。6X3J&f0h;A$YB、先在性,对任何个体而言,语言是先于各种个体而存在。-CD9_5\K0V#T!pC、文化性,它负载了一定的文化意象和信息。D、中介性:构成了人与世界间的重要中介,离开它,人与世界就无从发生关系。2、现代文论认为语言从一开始,就制约着作家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制约着他对形象的孕育和塑造。它的制约体现为:结构与话语。8`3~#[8H;RA、结构:先于个体而存在,体现了某种文化规范的语言形式。包括:语言规则、叙述模式、文学体裁。~,O's)B、话语:在言语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语言形态,它的通过特定的文化知识转化为语言形式,从而成为支配和规范人们思想叫的语言单位和文化代码。如,在神学的话语系统中,哥白尼就与疯癫相联系。3、文学活动中的言意矛盾:A、意的丰富多样,与言的符号传达之间,存在差异、
本文标题:34考试点专业课:华中师范大学刘安海、孙文宪《文学理论》考研复习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206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