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基本能力高三美术鉴赏综合讲解二
基本能力美术鉴赏(二)平邑一中十六课中国民间美术•知识点•一、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在古代是相对“宫廷画家”和“文人士大夫”而言的,现在是相对于职业画家、专业艺术家而言的。它是以农民为主的劳动者的美术,是广大农村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作,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广泛传流传的美术作品。•二、民间美术的形式•1、剪纸:是各种民间美术的基础,主要用来表达喜庆祝福。•2、年画:春节时农家张贴木版画,以满足纳福迎祥,万象更新的需要。年画的产地:苏州的桃花坞木刻年画、天津杨柳青木刻年画和山东潍坊杨家埠的年画并称“中国三大木刻年画”。•3、刺绣:主要用于服装、鞋、帽、枕头、帐帘及钱包。•4、玩具:风筝、泥玩具、布玩具、活动玩具。•5、民间雕塑:石雕、砖刻、木雕、泥人、面人•三、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寓意性和象征性是民间美术最重要的艺术特征。•四、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民间美术贯穿于整个民间生活之中,它的制作与民俗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刘海戏金蟾双头猴陕西面花炕头狮砖雕十七课建筑艺术•知识点•中外建筑艺术都各自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历史,体现一个地方的特色。•一、建筑艺术的概念•建筑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有空间和实体构成的艺术,它蕴含建筑形式美的规律,并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二、建筑的类型•民居、宫殿、庙宇、陵墓;商店、银行、贸易中心;驿站、码头、火车站、飞机场;书院、学校及现代化的科技园。•三、建筑艺术的特性•1、科学性2、适用性3、艺术性4、文化性•四、建筑艺术的语汇•1、形体2、比例3、尺度4、均衡5、节奏6、色彩与质感7、环境德国科隆大教堂哥特式建筑“哥特”是指野蛮人,哥特艺术是野蛮艺术之义,是一个贬义词。在欧洲人眼里罗马式是正统艺术,继而兴起的新的建筑形式就被贬为“哥特”(野蛮)了。第一个哥特式建筑是在法国国王的领地上诞生的。之后整个欧洲都受到“哥特化”的影响。哥特式有人专指建筑,哥特式雕刻最初附属于建筑,公元13世纪后与建筑分离;哥特式绘画巅峰在公元14—15世纪。哥特式教堂建筑在艺术造型上的特点:首先在体量和高度上创造了新纪录,从教堂中厅的高度看,德国的科隆中厅高达48米;从教堂的钟塔高度看德国的乌尔姆市教堂高达161米。其次是形体向上的动势十分强烈,轻灵的垂直线直贯全身。不论是墙和塔都是越往上分划越细,装饰越多,也越玲珑,而且顶上都有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小尖顶。不仅所有的券是尖的,而且建筑局部和细节的上端也都是尖的,整个教堂处处充满向上的冲力。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寰的宗教思想的体现,也是城市显示其强大向上蓬勃生机的精神反映。圣索菲亚大教堂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论述线条在建筑上的作用时曾一语中的地指出:建筑风格的变化就是以线条为中心。希腊式建筑多用直线,罗马式建筑多用弧线,哥特式建筑多有相交成尖角的斜线。自公元1096年开始的十字军东侵,使欧洲兴起宗教的热潮,封建主对宗教的狂热达到如醉如痴的境地。他们全力为自己领地兴建规模壮观的教堂和修道院,建筑史上称这种新形制为“罗曼内斯克”即罗马式。而这个时期的其他造型艺术如雕塑、绘画等都成为与教堂不可分割的装饰部分,因此在美术史上统称为“罗马式”。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基督教也随之分裂。其东部以君士坦丁堡(即拜占庭)为中心,称东正教;西部仍以罗马城为中心,称天主教。拜占庭教堂外观呈现敦厚、内部则十分奢华。拜占庭建筑主要有四个特点:1、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2、整体造型中心突出。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3、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4、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伊斯坦布尔的圣索非亚大教堂是典型的拜占庭建筑。其堂基与罗马式的一样,呈长方形,但是,中央部分房顶由一巨大圆形穹窿和前后各一个半圆形穹窿组合而成。苏州园林罗马斗兽场八达岭长城悉尼歌剧院伍重丹麦优美的形体组合圣米歇尔山修道院法国建筑与自然的交响流水别墅赖特美国十八课漫步中外建筑艺术•知识点•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建筑是文化的纪念碑,·········•一、宏伟的宫殿建筑•壮丽以重威:北京故宫;凡尔赛宫•二、神圣的庙堂建筑•帕特农神庙;哥特式教堂;北京祈年殿•三、静穆的陵墓建筑•古埃及金字塔;秦始皇陵•四、亲切的民居建筑•安徽黟县古民居法国凡尔赛宫凡尔赛宫镜厅帕特农神庙天坛祈年殿金字塔内景明十三陵安徽黟县古民居十九课中外园林艺术•知识点•一、中国园林•1、北方皇家园林,颐和园;2、南方园林,小巧玲珑,曲折有致,林泉深邃,追求清雅脱俗,充满诗情画意,苏州园林。•二、日本传统庭院•枯山水是园林,京都龙安寺方丈庭院•三、意大利古典园林•台地园,法尔奈斯庄园•四、法国古典园林•驯服自然,凡尔赛宫•五、英国古典云林•风景画园林•六、现代景观园林•形形色色,风格各异颐和园万寿山苏州园林日本枯山水园林凡尔赛宫园林英国斯托海德风景园大连海之韵广场青岛五四广场二十课城市建设与古建筑的保护•知识点•一、为什么要探讨城市建设与古建筑的保护•城市建设与古建筑保护的矛盾•二、城市特色与古建筑密不可分•1、古建筑的价值:历史价值,是指古建筑传递深厚的历史信息;艺术价值,是指古建筑具有优美而凝重的形态,能给我们美的熏陶;科学价值,是指古建筑具有坚固合理的结构和独特的材料用法,体现了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法。•2、古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古建筑可以说是城市文化的标志和象征,具有特色的古建筑市城市风貌的点睛之笔,而相当规模的古建筑群更奠定了城市文化的基调。•三、如何协调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保护•1、城市建设与古建筑保护的矛盾:首先是经济利益的矛盾,如房地产的开发;其次,宏观城市规划与个别古建筑保护的矛盾;最后是古建筑作为旅游资源过度开发。•2、如何协调城市建设与古建筑的保护:a、精心保护文物古迹;b、对古建筑进行合理改造;c、新建筑与历史环境相协调。北京西四牌楼旧景巴黎城市轴线的延伸苏州风景北京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式住宅改造后的北京平安大街平遥古城乔家大院古城与现代城市建设书法发展史平邑一中杨凤民基本能力书法部分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符号系统,而符号的图案特征是书法创造的前提。如艺术一词的艺字,甲骨文写成表示人种植行为,英文的Plant也表示种植的行为,这两个动词都表示了抽象意义上的种植动作。但是字本身在视觉上比Plant更生动,具有象征意义,这是一个图案化了的跪着的人在种植。他可能包含了仪式的成份,体现崇敬的感情色彩,具有了造型的意义。这样以具有个性的笔法和图案构成把它书写出来,就具有了造型和书写的双重美感,即书法美。而Plant却只有一定的书写美,而没有象形图案的意象美•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于汉字的萌生同时。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书期。•大多数文字学家认为“汉字的形成时代大概不会早于夏代”,并在“夏商之际(约在公元前17世纪)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汉字书法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有着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秦统一中国后,将小篆作为标准字通行全国,经历了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到行书的发展演变过程。••汉字的演变过程:•1、商周•甲骨文、金石文•。•主要作品介绍:•1)殷甲骨文殷商甲骨文•甲骨文发现于一八九九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是殷商时期刻写在龟骨,兽骨,人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是经过巫史加工过的古汉字。严格地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2)西周大盂鼎铭文大盂鼎是西周康王时期的著名青铜器,内壁有铭文,长达291字,为西周青铜器中所少有。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3)西周毛公鼎铭文•是西周青铜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作于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内壁铸有多达498字的长篇铭文。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结构匀称准确,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贴,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境地。5)东周石鼓文为战国时代秦国刻石。每件石鼓上以籀文刻四言诗一首,共十首,其内容为记述秦王游猎之事,故石鼓又称为猎碣。《石鼓文》在书法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它的字体是典型的秦国书风,并对后来秦朝小篆的出现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作品介绍:•1)泰山刻石•《泰山刻石》的作者是秦相李斯。《泰山刻石》的书体是秦统一后的标准字体,小篆。唐张怀瑾称颂李斯的小篆是:“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妙绝”。2、秦朝时篆书《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3、汉朝•隶书•汉代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关键的时期,更是隶书大盛的时代。汉代隶书又称分书或八分,笔法不但日臻纯熟,而且书体风格多样。•在隶书成熟的同时,又出现了破体的隶变,发展行书,真书也已萌芽。书法艺术的不断变化发展,为以后晋代流畅的行草及笔势飞动的狂草开辟了道路。2)云梦睡虎秦简它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在湖北出土,震惊了考古学界和书法界。它的出土,使现代书法家们眼界大开,亦为书法史研究提供了真正秦隶的资料。•主要作品介绍:•1)马王堆帛书•秦代末期和西汉初期的墨书手迹。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它使前人争论不休的西汉有无隶书的问题迎刃而解。其书用笔沉着、遒健,给人以含蕴、圆厚之感。它的章法也独具特色,既不同于简书,也不同于石刻,纵有行、横无格,长度非常自由。有强烈的跳跃节奏感。总体反映了由篆至隶的隶变阶段的文字特征。•2)曹全碑•汉代隶书。全称《汉合阳令曹全碑》,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刻,1956年藏入陕西博物馆碑林。在汉隶中此碑独树一帜,娟秀清丽,结体扁平匀称,舒展超逸,风致翩翩,笔画正行,长短兼备,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态,实为汉隶中的奇葩。•3、魏晋•真(楷)、行、草书、魏碑•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真行草诸书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这一书法史上了不起的时代,造就了两个承前启后,巍然绰立的大书法革新家—钟繇、王羲之。•著名代表书家及作品介绍:•1、钟繇(151-230)•他以曹喜、蔡邕、刘德升为师,博采众长,兼善各体,尤精小楷。结构朴实严谨,笔势自然,开创了由隶书到楷书的新貌。钟的真迹,早已失传,宋代以来法帖中所刻的小楷《宣示表》,《荐季直表》等都是晋唐人摹本。•2、王羲之(303-36)•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后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最终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其主要作品有:•1)乐毅论:王羲之书,小揩字体。笔势流丽,神采焕发,肥瘦相称,极合楷书的法则。隋智永称它为“正书第一”。•2)快雪时晴帖:王羲之书。行书四行,字体流利秀美。元赵孟俯曾称此帖为“天下第一法书”。•3)兰亭序:这篇文字,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3、王献之(344-386)•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官至中书令,世称“王大令”。他的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幼时从他父亲学书,后来取法张芝,别创新法,自成一家,与其父有“二王”之称。•其主要作品有:•中秋帖:其书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询的《伯远帖》合称“三希”,现藏故宫博物院。《书断》中说:“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4、王洵(350-401)•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官至尚书令。他是“书圣”王羲之的侄,出生在一个精于书法,
本文标题:基本能力高三美术鉴赏综合讲解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209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