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第十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十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第一节失业理论第二节通货膨胀理论第三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当代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本章运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从而为解决这些问题,制定有关的政策提供一个理论基础。第一节失业理论一、失业的概念及影响二、失业的种类及原因三、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率四、反失业的政策一、失业的概念及影响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都是失业者。按《现代经济学词典》的解释,失业是“所有那些未曾受雇,以及正在调往新工作岗位或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率找到工作的人”。各国对工作年龄和失业的范围都有不同的规定。在美国,工作年龄16到65岁。属于失业范围的人包括:第一,新加入劳动力队伍第一次寻找工作,或重新加入劳动力队伍正在寻找工作已达四周以上的人。第二,为了寻找工作而离职,在找工作期间作为失业者登记注册的人。第三,被暂时辞退并等待重返工作岗位而连续七天未得工资的人。第四,被企业解雇而且无法回到原工作岗位的人,即非自愿离职者。衡量一个经济中失业状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ⅹ100%失业人数指属于上述失业范围,并到有关部门登记注册的失业者人数。劳动力总数指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之和。尽管失业率不一定能准确反映失业的严重程度,但它仍然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因为失业率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失业的严重程度,而且可以反映出失业的特点。失业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失业会对社会、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带来巨大的损失。首先,从经济方面看,失业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带来经济上的损失。美国经济学家A.奥肯在上世纪60年代所提出的奥肯定理,正是说明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这一规律表明,失业率每增加1%,则实际国民收入减少3%(是一个平均数,根据经验统计资料得出,在不同的时期并不完全相同);反之亦然。奥肯定理主要适用于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即失业率是周期性失业的失业率。在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情况下,自然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这一关系就要弱得多,一般估算为1:0.76左右。其次,从社会方面看,失业的影响虽然无法用货币单位表示,但这种影响却可能是非常巨大的。二、失业的种类及原因根据失业的原因来分类,我们可以将失业分为自然失业与经济性失业。在一般情况下,当社会经济即使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下,也总有一部分人不可避免地处于失业状态,这种自然形成的失业即为自然失业。或者说,这部分失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失业,它包括:1、摩擦性失业产生摩擦性失业的原因主要有:劳动力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信息并不是非常完备的,并且失业的人与拥有空位的工作雇主要发现对方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总的来看,即使对劳动力的需求等于劳动力的供给时,摩擦性失业仍然是存在的。2、结构性失业当劳动力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使同一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与供给不一致,或引起不同地区间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不平衡时,就出现了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在本质上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上多种形式的“配合不当”所引起的。3、自愿性失业这是一种纯属个人主观意愿而形成的失业。如不愿接受低的工资、认为闲暇比劳动对自己更珍贵,或不愿到条件不尽人意的地方就业等。另一类失业是经济性失业,它是指由于某些内生变量因素而导致的失业,不是出于劳动者的意愿,而是在相关经济因素作用下出现的。(经济不景气)4、需求不足性失业指由于总需求不足,导致许多在现行工资水平下愿意工作而找不到工作的失业者。它属于存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类型。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故也称之为周期性失业。隐蔽性失业是指在职工人边际生产力极低,甚至趋于零。如4小时工作量干8小时,形成在职失业大军。这种潜在的失业在发展中国家表现较多,其中主要属制度性原因。三、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并非是100%就业,在现代社会中,自然失业是难以避免的,因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如果需求不足的失业已消除,就可以认为已实现了充分就业。(消除了经济性失业的就业状态)自然失业率,又称充分就业的失业率,或长期均衡的失业率,是指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在不同的国家虽然不一样,但大多数保持在4%—6%之间。依据该国实际情况,只要小于这一比率,即表明不存在经济性失业,也即达到了充分就业。四、反失业的政策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非自愿失业,都会对社会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政府应采取措施努力增加就业,降低失业水平。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反失业政策,这些政策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种类,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失业。同时,任何一种政策都具有某种副作用,要降低失业水平就必须付出某种代价。而且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使失业率降低到零。政策制定者只能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得失,选择适当的政策。下面介绍几种反失业政策。1、对摩擦性失业的治理根据摩擦性失业产生的原因,可以采取通过缩短选择工作时间来减少失业。例如,增设职业介绍所、青年就业服务机构,以更多的途径传播有关就业的信息等方法达到减少摩擦性失业的目的。2、对结构性失业的治理经济增长的过程必然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而经济结构的变化又会导致结构性失业。所以必须辩证地看待结构性失业的治理。通常有两种方法来减少结构性失业。其一是试图阻止或减缓导致结构性失业的经济结构的变化。其二是接受伴随着经济增长的经济结构变化并设计出使经济更适应这种变化的政策。如进行教育培训,帮助劳动力迁移等。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构成自然失业。对这两种失业只能降低其程度而不可能完全消除。3、对需求不足失业的治理运用积极的宏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第二节通货膨胀理论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类型二、通货膨胀的原因三、通货膨胀的影响四、通货膨胀的治理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类型定义衡量指标分类1、定义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显著上升的经济现象。2、衡量指标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物价指数是表明某些商品的价格从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变动程度的指数,物价指数一般不是简单的算术平均数,而是加权平均数,即根据某种商品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来确定其价格的加权数的大小。根据计算物价指数时包括商品品种的不同,主要有三种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三者中,消费物价指数与人民生活水平关系最密切,因此,一般都用消费物价指数来衡量通货膨胀。3、分类通货膨胀可按不同标准来划分(1)按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价格上升的速度)分为:温和通货膨胀(10%以内)奔腾通货膨胀(10%—100%)超级通货膨胀(100%以上)(2)按对物价影响的差别分为:平衡的通货膨胀非平衡的通货膨胀(3)按人们的预期可分为: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4)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分为:公开的通货膨胀抑制的(隐蔽的)通货膨胀原计划经济国家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通货膨胀就属于这种情况。二、通货膨胀的原因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3、结构型通货膨胀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它是指由于需求增长过度,超过了产量的增长速度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有两种解释:第一,由于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了现行价格条件下可能的供给(潜在的产量),从而导致物价上涨;第二,由于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少的货物而导致物价上涨。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亦称供给型通货膨胀,它是指当成本上升时推动价格水平上升的一种情形。简言之,它是由于生产成本普遍上升而引起的物价持续上涨的一种现象。有工资推动型、利润推动型和进口成本推动型。3、结构型通货膨胀由于经济结构性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这种通货膨胀称之为结构性通货膨胀。它是由于社会资源不能在各行业中迅速流动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因为此原因,当社会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时,资源配置结构不可能迅速地进行相应调整。一些发展迅速的行业出现了资源短缺,产品价格趋于上升。一些衰退的行业出现资源过剩。由于各行业普遍存在工资和价格上升容易下降难的情况,趋向衰落的行业的价格和工资并不下降。就平均值来说,社会价格水平将上升。因此,在经济结构缺乏弹性的条件下,社会资源配置的调整过程将导致通货膨胀。三、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主要有收入分配效应、财富分配效应和产出效应等。1、收入分配效应(1)通货膨胀对社会不同集团的人有不同的影响,会使一些人从中受益,一些人由此受害。就利润收入者与工资收入者而言,通货膨胀对前者有利而对后者无利。对利润收入者(具有垄断地位的厂商和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中小厂商)来说,通货膨胀的影响也不一样。对工资收入者来说,通货膨胀的影响也不一样。那些工会力量强大行业的工人和有技术的专业工人所受损失小,甚至还有可能受益。而非工会会员工人和行政人员所受损失比较大。在通货膨胀中受打击最大的是退休金领取者和靠社会救济为生的穷人。(2)通货膨胀对债务人有利而对债权人不利。(3)就政府与公众而言,通货膨胀是有利于前者而不利于后者的。因为在累进税率与税率固定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所引起的名义收入增加会使税收增加,从而以减少公众的实际收入为代价增加了政府税收,这种由于通货膨胀而增加的税收被称为“通货膨胀税”,被认为是政府通过通货膨胀对公众进行的一种掠夺。以下表1所举例子来说明:价格税前名义实际税后税后水平名义收入税收税收名义收入实际收入100200007000700013000130002004000020000100002000010000表中,通货膨胀率原为100%,假定名义收入随通货膨胀率调整,即由2万元增加至4万元。假定在累进税率的情况下,2万元时税率为35%,4万元时税率为50%,因而,在收入为2万元时纳税7000元,政府所得到的实际税收为7000,税后名义收入与实际收入均为13000元。当通货膨胀为200%时,名义收入增至4万元,纳税2万元;政府所得到的实际税收为1万元,增加了3000元;纳税后名义收入为2万元,但实际收入为1万元,减少了3000元。这说明由于通货膨胀,政府“掠夺”了公众的3000元收入。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产生,需根据通货膨胀来调整税率,即实行税收指数化。2、财富分配效应通货膨胀对财富起着再分配的作用。一般讲,居民有两类资产:一类是价格可变的资产;另一类是金额固定的资产。现金虽然不是资产,但它们金额也是不变的。为了分析方便起见,把它折入金额不变的资产。居民的债务金额全部是固定的。每一户居民的财产净值就是他的资产价值和债务价值的差额。.居民在通货膨胀中是受害还是受益,主要取决于他的价格可变资产、金额固定的资产和债务的构成情况。现假定有三户居民:一户居民的债务大于资产,财产净值为负数;一户居民有中等财产净值;一户居民有高额财产净值,如表2所示。项目财产净值为中等财产高额财产负数的居民净值的居民净值的居民金额固定100100030000的资产价格可变29001400070000的资产债务35001000015000财产净值--500+5000+85000如果价格水平上涨一倍,假定价格可变资产的价格同比例上升,它的实际价值将保持不变。但是,金额固定的资产和债务的实际价值减少了一半。在通货膨胀发生后,这三户居民的财产实际价值如表3所示。项目原财产净值为原中等财产原高额财产负数的居民净值的居民净值的居民金额固定5050015000的资产价格可变29001400070000的资产债务175050007500财产净值1200950077500上述分析表明:因为在通货膨胀过程中,价格可变资产的实际价值没有变化,而金额固定的资产的实际价值发生下降,所以在资产构成中,金额固定的资产越大,居民受通货膨胀的损害就越大。由于债务按固定的金额偿还,偿还的债务实值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少。因此,居民从通货膨胀中得益就越大。由于居民的债权表现在银行存款,公司债券和政府债券上,厂商和政府是通货膨胀的得益者。3、通货膨胀的就业、产量效应西方许多经济
本文标题:第十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247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