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小学科学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科学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科学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以培养他们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逐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看问题、想问题。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潮中,《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应运而生,它将取代《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和《小学常识教学指导纲要》来指导我们不久将全面实施的科学课程。再过两三年,小学科学课将取代小学自然课和常识课,以全新的面目登场。因此,在新形势下,开展以“小学科学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研究”为总课题的研究,既是我们每一个科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也是今后小学科学教育探索和实践的方向,它将为小学科学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原始的经验,从而有力地促进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是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科学教材也是由一个个互相联系的科学探究活动组成,因此,我们教师要积极组织引领学生,参与一个个典型的科学探究活动,从典型的亲历活动中产生深刻的科学体验,获取科学知识,发展科学能力,培养科学情感和价值观,从而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科学认知能力的培养是科学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科学教育,要使学生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因此,调查研究小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科学探究与认知需要,对于小学科学课程的开发研究,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二、国内外有关文献综述小学科学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研究是目前新课程实施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十分关注此项问题的研究。但是他们着眼于大的理论构建和实证研究。我校“小学科学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研究”是就如何结合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的专题进行研究的。小学科学教学的教育价值和意义,课外科技活可利用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师生的观念认可,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效协作等一系列问题都有待探讨和研究。三、理论依据1、《课程标准》1)《课标》强调: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调动教师、家长、学生和其它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并根据农村和城市学校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共同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2)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学生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它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科学课程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多种资源进行科学的学习,将学生置于广阔的背景中,帮助他们不断的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2、系统论:系统论告诉我们,系统的整体功能在于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优化,才能达到最优效果。科学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同时又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又是其子系统,只有将科学教育系统中各要素整体优化,才能高效实现课程目标。3.创新学习理论:创新学习,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已有知识的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于权威,不依循于常规,而是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的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新方法的学习活动。四、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分析,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地区小学科学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概况,为《科学》课的教学和科技实践活动提供第一手的资料,争取拿到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项。2、探寻一条适合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特点的实施途径,充分挖掘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有价值的科学教育资源,拓宽科学课程的教育教学渠道。3、全面融洽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学习和实践的校内外环境,充分利用本地区科学教学研究优势,积极开展科学教育实践活动。4、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乡,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极致地发挥学校和地域优势,提升学校品位,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五、课题研究内容1、本地小学科学教学情况的现状分析。制定出一套具有农村特色的科学课程教学计划,在日常的科学教学实践中进行有效的利用。开发本地隐藏的科学教育资源,发掘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2、本地区小学科学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研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如何树立科学教育的大教育观,根据农村独特的优势,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科技活动开发的积极性。六、课题研究方法与对象:(一)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实践反思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等。行动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创造性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其特点是注重实践者的参与、研究过程的民主化、对社会知识及社会变化做出贡献。为“科技兴校”树立榜样,改变把《科学》当作副科的旧观念。启发学生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品,用最简单的材料,以最直观的方式,开发一些“演泽”深奥科学原理的教具、学具,培养能动手会动脑的创新型人才。(二)研究的对象:3——5年级全体学生。七、课题组织与管理(一)课题主要研究人员及分工姓名资历分工安排刘娜小学一级全面负责、主持研究张伟杰小学一级负责三、四年级学生活动的实施尚建雷小学一级负责五年级学生活动的实施景仲伟小学高级负责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存档(二)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开展该课题已具备以下有利条件:1、教科室和常识教研组高度重视,形成了以科研促教学的良好教研氛围。而且有区级课题“小学科学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研究”的研究基础。2、课题组成员积极、主动,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与敬业精神,具有一定的教科研水平,课题成员在以往的研究中取得了区及区级以上的研究成果。3、该课题贴近实际,易于操作,适合常识教师去身体力行,使有些已走向这个方向的教师在科研中把教学实践上升到理论。4、本课题得到区教育局教研员张梅荣老师的热情指导。九、课题成果的预测:1、学校形成良好的科技教育氛围。2、开发与科学课程有磁的教具、学具和科技作品。3、编辑《学生小论文集》。4、形成一些探究性活动的课例。5、《小学科学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研究》小学科学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研究开题报告杨庄中心小学2006年12月25日
本文标题:小学科学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研究(开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259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