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传承传统传神传播略谈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古代官职1、《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2、《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3、《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4、《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5、《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6、《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7、《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8、《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9、《孔雀东南飞》:“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课本官职猜猜看:【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简称“相”。相当于现在国务院总理。自从战国时期设立丞相,一直到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六百年之久。【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唐后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相当于现在各国家部委的部长。吏部尚书: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相当于人事部长。户部尚书: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相当于财政部长。礼部尚书:主管礼仪、祭祀、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相当于中央宣传部部长兼外交、教育、文化部长。兵部尚书:统管全国军事。相当于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刑部尚书:掌管全国司法和刑狱,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工部尚书:掌管全国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等。职位相当于农业部、水利部、建设部等各部部长。【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御史】原来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乌台诗案---何正臣)【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高俅)【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侍郎】初为宫廷近侍。唐后侍郎为各部尚书的副职。【长史】秦时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后成为将军的幕僚之长。【参军】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华州司功参军,白居易曾任京兆府参军。【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相当于市长。【知州】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市长。【知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刺史】州郡最高军政长官。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区司令员。(后刺使荣举臣秀才。)【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太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主薄】掌钱粮、户籍。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押司】宋官署名吏(低级公职人员)员职称。经办案牍等事。古代礼俗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一、祭祀与斋戒祭祀活动主要是祭祖先、祭神祗。古代,从天子到庶民都祭祖先。天子、诸侯祭祖先在宗庙。古代天子、诸侯都建立宗庙以供祭祀并求取庇佑。宗庙是国家的象征。如果宗庙被毁,则表明国家灭亡。祭拜祖先祭品名目繁多,可以是肉食,可以是金玉珠帛。(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我国上古时代是多神崇拜。神有水神、河神、山神等。山神庙、河神庙等都是专供祭祀用的。祭祀路神叫“祖”,亲朋好友为行人祭祀路神,保佑行人路途平安;一般是在郊外道上设帐,备酒食,祭者行礼后奉酒祷祝,然后洒酒于地。(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表示诚心致敬,称为“斋戒”。(送璧时斋戒。大王亦宜斋戒。赵王乃斋戒五日)“荤”在现代意义主要指鱼肉类食品。古代则不然,斋戒中的不吃荤,并非吃素食、忌肉食。古代的“荤”,指葱蒜姜等有刺激气味的菜,不吃它们,目的在于防止在祭祀或会客时口里发出难闻的气味,造成对神灵、祖先或宾客的不尊敬。婚姻结婚,今义是男女正式结合为夫妻。古文中,则常常是结成亲家的意思。(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男女结为夫妻又叫结发。(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女子十五岁行“笄礼”对象古代婚姻有“六礼”“两仪”之说,包括了议婚到完婚的整个过程。六礼包括纳采(古时相中哪个女孩,请媒人做媒,现代叫“提亲”)、问名(男方托媒人探问女方之闺名和生辰八字。)、纳吉(之后男方长辈在宗庙举行占卜,以测婚事吉凶。八字通过后,托媒人送点薄礼,也叫“过文定”—订婚)、纳征(若得吉兆,便将结果告诉女方,“征”即“成”的意思;婚事就这样确定下来了。正式送上聘礼,就是“过大礼”—送聘礼)、请期(男方在结婚前派人到女方商定吉日—通告结婚佳期)、亲迎(是到了结婚那天,新郎到新娘家亲自迎接,岳父岳母将女儿交给女婿,上车后,新郎执辔(pei),车轮转动三周后,将辔交给御者,自己先行到家门,等新娘到来后,亲迎至家中,举行家宴——迎娶)。两仪指两个很重要的仪式:共牢而食、合卺(jǐn)而饮。过程女子出嫁叫归。女子出嫁后回娘家叫“归宁”。女子改嫁叫“再嫁”。《项脊轩志》中“吾妻来归”“吾妻归宁”女子出嫁后娘家不往回接是不能回娘家的,一旦不经迎接而自己回去就说明出了事。(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古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妾与妻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妻生子为嫡出,妾生子为庶出,嫡出庶出在家庭地位、财产、权利的继承方面是不平等的。说一说:与婚姻有关的成语结成秦晋: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琴瑟之好:指夫妻相亲相爱、感情和谐。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爱。相敬如宾:形容夫妻相互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伉俪情深:形容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丧葬葬礼分为五个阶段:复、殓、殡、葬、服。人死后,活人为死者招魂,叫“复”。为死者穿裹衣衾并把尸体放入棺材叫“殓”。盛着尸体的棺材叫“柩”,棺材的套棺叫“椁”[guǒ]。停棺待葬叫“殡”。棺椁埋入地下叫“葬”。五服为死人守孝服丧叫“服”。服丧期间在墓旁搭小屋居住,看守坟墓叫“庐墓”或“庐冢”。(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服丧的规格、时间等是按照亲疏远近来制定的,有斩衰cuī(服期三年)、齐衰cuī(服期一年)、大功(九个月)、小功(五个月)、缌sī麻(三个月)五等。此之谓“五服”。(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泱泱中华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与时俱进的同时我们是否还需要坚守一些东西?通过一些明星的中式婚礼,想一想,我们该如何去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作业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271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