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四川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及心理学模拟题及复习资料 (修复的)
1、教育学: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教育情境★:即情况、环境,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教育境地。加入情境的教育学由★情境线索、理论线索和技术操作线索三个维度组成。1、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2、.教育从成分上分析,含有目的、内容、制度、方法等。★3、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教育活动的主体,(2)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3)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它可以分解为:教育媒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动方式和教育环境★。4、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的中介(2)教育影响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是以教育影响★为中介(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1、教育的目的★:由国家机关制定推行,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作用。2、教育目的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2)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①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②鲜明地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③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3)教育目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①对培养何种社会成员(角色)的规定②对教育对象形成何种素质结构的规定2、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1)教育目标体系: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2)教育目标分类★(三大类):认知领域、能力领域、情意领域(1)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①遗传★:是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是人发展的自然或生理前提。②环境:社会环境是人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预定的制约作用;③教育:规定了人的发展方向④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规律:。①顺序性★★★---教育要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②阶段性---教育要考虑学生现有水平,也要提出高于原水平的要求③不平衡性-★--抓关键期,适时教育④个别差异性★---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长善救失(3)个体社会化★: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包括政治、道德、性别角色社会化。1、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1)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关系: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①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和生产中所必须的各种人员“再生产”的重要手段②教育是加速现代化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利因素(2)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P49★政治对教育①政治通过一定的组织手段对教育实现控制②政治对教育作用的第二种手段是通过政府、政党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③政治对教育作用的第三种手段是法律④政治对教育作用的另一个最常用手段是直接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4)教育对文化的作用:P51①教育是文化延续和更新的必不可少的手段②对文化的普及③教育还有交流、整合不同类型文化的作用。1、应试教育的负效应:★★P57①片面追求升学率1②升学造成学生分化③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2、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商品性、生产性、科学性、民主性★(普及性、群众性)、发展性。(1)好老师的职业情感和人格品质的基本内核:促进。(2)促进★:指教师对学生行为的帮助,包括:通过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缓和焦虑、以及克服优柔寡断。促进的教育态度★可以综合为四类:理解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的期待。(3)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简答:师生交往中,教师应该怎样做?)2、教师智能结构★:(1)知识结构:★P81①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②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③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2)能力结构:★★P82教育预见能力、教育传导能力、教育过程控制能力第一节教师角色★P851、教员角色★:2、领导者角色:3、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4、心理医生角色:P955、青少年的朋友角色:P966、父母角色:P987、榜样角色:P99教师的表率角色主要表现在:言行一致★。8、被攻击的对象的角色:P1019、研究者角色:P103教育研究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转化为教育效果的中介和桥梁。10、学校管理者11、教师的角色冲突★:知己朋友与权威的冲突。第三节教师劳动特点★:1、特殊的复杂性:原因★(1)对象是人(2)任务:既教书又育人(3)工作是综合运用智力的过程,是一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2、独特的创造性★:教学有法,但无定法。3、显效的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4、劳动量的隐含性5、劳动的协作性6、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7、教师劳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第一节学生的本质属性1、学生是人:①是一个能动体②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③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①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②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③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3、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①以学习为主要任务②在教师指导下学习③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1)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①初中生★处于生理上的激变期②初中生思维的特点: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③未成年人开始犯错误的高峰年龄是12-15岁★。1、师生之间的关系表现工作,心理,人际,组织,非正式(1)工作关系★★:是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关系。(2)人际关系:(3)组织关系:(4)心理关系★:①认知关系②情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特征:社会性、普遍性、稳定性。学生对教师的感情发展阶段:接近、亲近、共鸣。(5)非正式关系:2、师生关系的改善(1)师生关系的类型:对立型★、依赖型★、自由放任型、民主型★★。P1622(2)教师的人格态型:柏恩博士认为个体的人格结构一般有PAC三态:父母态、成人态、儿童态★3、教师的人际知觉:指教师对学生相互关系的知觉。①教师与所教班级集体的关系知觉②教师与某个学生个体的关系知觉。1、校风★★:一个学校社会的气氛。即校内大多数人的一种习惯势力。2、第二课堂是一种新兴的课外教学形式★。3、微观环境的影响有★:P178(1)同伴效应:是由地位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关系密切的群体。(2)花盆效应:花盆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态环境,在空间上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在条件上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是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的教育生态系统。(3)教师的期待效应:2、家庭的教育功能:★★P182首先,家庭在教导基本生活技能方面起重要作用。其次,家庭在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方面起重要作用。再次,家庭在指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和志趣方面起重要作用。再其次,家庭群体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也具独特的作用最后,家庭在形成个人性格特征、个人对社会适应的动力特征等方面。3、家庭教育的特点★:P184(1)先主性,指家庭教育影响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某种先入为主的定势作用。★(2)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3)家庭群体交往的密切性(4)家庭群体中教育和生活的统一性(5)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知子莫过夫,知女莫过母”表现就是★。4、家庭因素对教育的影响★:P187家长职业类别、家长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和物质生活条件、家庭结构完整性、家庭的气氛、家长对子女的期望5、良好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P190(1)父母的表率作用(2)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3)父母的文化修养。(4)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社区:是社会学中一个以空间形式存在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概念。社区文化:指社区内一种高度的共同一致的文化。3、社区在发展教育中的功能:★★服务、教育、宣传、经济、协调功能。1、如何理解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互相配合的重要性★★:P199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实现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2、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1)互相访问(2)通讯联系.(3)召开家长会★★.。最常采用的是班级家长会。1、课程★: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2、课程结构的要素★:我国中小学课程要素★★:道德经验要素、认知经验要素、健身经验要素、审美经验要素。3、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德智体美)4、课程的结构:(1)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学科①工具类学科★★:主要指语文、数学、外语★②知识类学科:历史、地理、政治、公民、物理、化学、生物等③技艺类学科:体育、艺术、技能等(2)必修、选修、活动课①必修课:指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②选修课★:指那些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③活动课:指兴趣小组、班团活动、课外辅导等。有人称为:第三课堂。5、课程的基本类型:学科、活动、显隐性课程(1)学科课程:3③孔子★★---分科教学之始;亚里士多德---西方最早主张分科教学;夸美纽斯---提出比较完整的学科课程理论和方法。④相关课程:联络课程。由具有科际联系的各学科组成的课程。并保持原来学科划分,组成的各相邻学科。⑤融合课程:合科课程。由若干相关学科组成的新学科,它是吧相关课程融为一门学科。⑥广域课程:综合课程。合书们相邻的学科内容而形成综合性课程。⑦核心课程:问题课程。以问题为核心,将及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师小组联系教学的课程。。①显性课程★:正式、公开、官方课程,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②隐性课程★★:非正式、潜在、隐蔽课程,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③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递进关系、转换关系、互补关系。④隐性课程的结构★:物质-空间类、组织-制度类、文化-心理类。⑤隐性课程的功能★:陶冶、益智、健体、育美。(德智体美)5、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1)课程现代化的基本特点:★★P235(1)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和综合化(2)强调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化(3)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4)重视个别差异(5)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实施综合技术教育。(6)重视课程的文化内涵,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加强对国际化的了解与交流。(2)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P236(1)以学生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2)课程设计与编制结构化①学校课程设置的整体结构②学科的知识结构(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1、教学计划★:是课程安排的具体形式。指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2、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3、教学大纲:是依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4、教学大纲的结构★:说明部分、本文部分、其他。5、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6、教材的编写原则:P244(1)在内容上要做到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的统一★(2)在教材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在编排上通常采取直线式与圆周式(螺旋式)。(3)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1、教学设计★:P246★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实施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教学设计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单元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媒体的设计。2、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1、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循序渐进地以掌握教材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2、教学过程的要素:加涅认为有九个要素(1)引起学生的注意(首要因素★)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②变化教学情境③结合学
本文标题:四川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及心理学模拟题及复习资料 (修复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278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