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探讨论文
关于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探讨摘要:任何组织的发展都离不开规范的管理,非营利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形式之一,从事着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非营利组织需要不断的去获取资金并有效的使用资金,从而对各个利益相关者负责。从宏观上来讲,非营利组织需要加强财务管理能力以保证更好的实现其社会价值。本文通过对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对策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不履行政府职能,为社会公益或共益服务的独立组织。[1]它具有弥补政府不足,完善社会服务;转换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的效率;丰富社区活动,完善社会福利;实现经济、文化良性互动的职能。[2]然而,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存在许多的问题。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发展,而且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要采取措施加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进而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安定。一、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必要性(一)非营利组织财务活动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资金来源渠道呈现多元化;企业经营形式的变化;涉外财务活动的日益增多:支出更广泛。(二)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是加强政府宏观管理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间非营利组织是面向社会,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政府应加强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并使之不断发展和完善。(三)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是建立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迫切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财务管理,以确保非营利组织的效益。[3]二、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内容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的组织。其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获取并有效使用资金以最大限度实现组织的社会使命。为了使组织能够有足够的资金开展公共活动,完成具体的社会使命,需要科学的财务管理体制使民间非营利组织获取并有效使用资金。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合理的进行预算,成功筹集到组织正常运转所需的资金,并合理的使用资金,保障组织各项目的正常完成,实现非营利组织的社会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包括前期的财务预算计划,资金的筹集以及资金使用过程中财务控制,和后期的财务监督和评估,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从而形成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完善体系。三、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1.法律、制度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在具体的民间非营利组织管理工作中。所依据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并且很多法律、制度体系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有关部门尚未出台一套完整的《民间非营利组织管理法》,以此来全面规范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促进民间非营利的健康发展。2.非营利组织尤其是公立的非营利组织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非营利组织与企业有着根本的不同,不像企业那样追求营利,因而非营利组织应排斥营利精神和商业行为,也就不存在财务管理的问题。认为只要能够保证组织正常业务活动的开展,完成组织的社会使命,不必过多考虑资金的有效使用、资本成本、投资组合以及现金流量等因素因而不追求效率、不追求资源的有效使用,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具体表现在,有的非营利组不重视财务规章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也有的非营利组织虽然重视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但却忽略了对财务制度执行效果的检查监督,最终使得财务制度流于形式。3.非营利组织的财务透明度较低。己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及其他相关特殊行业会计制度对非营利组织公开其财务状况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一些公信力较好的非营利组织也严格遵循制度公开披露财务信息,如青基会近几年都在网上向社会公众公布其财务报表。但制度的制定只是在表面上解决了财务透明度的“有法可依”的问题,还有很多非营利组织并没有做到“有法必依”,在实现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确保非营利组织财务信息公开方面,我们还存在着易见的缺陷。为社会公众实现知情权而公开披露其财务状况对于许多非营利组织来说似乎就是一种单方面的“恩赐”行为,而不是法定的义务和责任,与此相联系,提高组织的财务透明度也就不被认为是非营利组织的份内职责,而成了非营利组织的一种权利。在对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状况的审查中,只有14.7%的非营利组织在年终进行外部审计,而仅进行内部审计的占50.4%,无严格审计的占10.90%这样,缺乏外部审计的非营利组织高达60%以上,另有10.5%的非营利组织无特殊情况不做年度报告可见,财务信息公开的主动权掌握在非营利组织自己的手中,公开什么,公开多少,公开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公开,对什么人公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营利组织本身,普通的社会公众对此缺乏请求权和强制公开的权利,而且非营利组织对外提供的财务信息太少,非营利组织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如何,高级职员的报酬是多少,支出中用于组织自身建设费用与用于救助和扶贫等项目费用的比例是多少,享受税收减免的数量等等信息使用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几乎没有,使得非营利组织的财务透明无法得到充分体现。这将严重影响了资源提供者的积极性,降低了其对组织的信任度,进而阻碍了组织的健康、持续发展。[4]4.资金匮乏资金的短缺使得非营利组织没有足够的财力实现为公益服务的社会使命,一些非营利组织甚至由于资金太少而达到难以为继的地步。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资金短缺。在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中,仅政府提供的财政拨款、补贴和会费收入就占了组织收入来源的70%以上,其中又以财政拨款和补贴居多。营业性收入仅占总收入的6%左右,使得非营利组织的自力更生能力大大降低,在资金方面过分依赖其他部门,从而形成了发展的瓶颈。总体而言,我国非营利组织资金的匮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筹资形式单一,过分依赖政府由于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起步较晚,加上我国具体的国情限制,长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的非营利组织或多或少的与政府有关系,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也因此脱离不了政府。许多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同时又是政府官员,非营利组织难以自治。因此,长期以来,政府补贴成为非营利组织的主要收入来源,从下表的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出,政府的拨款与补贴将近占非营利组织总收入的一半。但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扶持有时会力不从心,当政府的补贴不足以维持非营利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时,非营利组织将面临非常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②经济手段匮乏,白创收入偏低自创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通过提供产品或劳务而向消费者直接收取的收入以及通过投资而从受资方取得的收入。非营利组织的自创收入大体应该包括4种:会费收入,业务收入,经营收入和投资收益。和国外相比,国内非营利组织在自创收入方面有着明显的不足,除了固定的会费收入和业务收入外,经营收入和投资收入微乎其微。许多人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个误区,认为非营利组织既然是非营利的,为什么还去获得经营收入和投资收入,是不是这样做会使非营利组织失去了他的非营利性。恰恰相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非营利组织将会逐步走向自治,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拨款和补贴也会越来越少,在非营利组织自身方面,经济的发展使的竞争变的越来越激烈,仅仅靠政府的补贴将难以维持其生存与发展。③组织公信度差,接受捐赠较少无形资产对非营利组织来说非常重要,甚至超越其有形资产。非营利组织所从事的行业一般是对社会比较有意义的,比如说扶贫或者是环保,给人一种健康伟大的形象。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形象也就是社会公信度能够决定非营利组织接受捐赠的数量,也是非营利组织最为重要的无形资产。非营利组织产生的原因就是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时作为第三部门推动社会和经济的进步,非营利组织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拥有社会与政府的支持,从事健康并且有意义的事业,因此他们一般拥有较好的公信度。目前看来,这种组织公信度正是许多营利组织所缺乏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的合作也就产生了。营利组织利用非营利组织的这种公信度,而非营利组织因此获得营利组织的捐赠。国内非营利组织接受捐赠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统计显示,国内捐赠大约占非营利组织总收入的4%,国外捐赠仅仅占2%。而这个数据和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原因就在于国内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度较低,无法吸引营利组织和个人的捐赠。[5]5.对财政支持类非营利组织,由于预算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非营利组织的预算管理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预算编制方法是“基数加增长”的模式,即每年预算支出分配采用的都是在上一年基础上增减的办法。这种资金分配方式的弊端是,以往年支出实际为依据确定支出指标,其实是以承认既得利益为前提,固化了原有利益分配格局,因而固化了原有财政供给范围和支出结构,不利于财政供给范围的科学界定和支出结构的调整。这种资金分配方式可能导致分配不公,使原来厉行节约的单位少支,大手大脚的单位多支。由于制度的缺陷进而导致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难免造成非营利组织的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执行不严肃,不在乎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6]6.管理者缺乏专业的管理技能。很多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收支管理不善,有些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不关注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活动项目的选择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二是缺少必要的成本分析,很多组织在开展项目时,由于没有盈利的压力,缺乏必要的成本分析,导致项目收益率降低;三是不善于投资管理,很多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缺少投资方面的专业知识,投资很难达到预期的结果。因此,造成了组织资金短缺、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资金管理不善等问题,从而阻碍了组织的正常运营。7.财会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民间非营利组织缺乏专业性的财会人员,不利于其社会功能的发挥。很多非营利组织管理者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导致财会人员的业务技能比较低,缺乏专业的财务知识。同时,财会人员自我监督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风险意识,在组织财务管理中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给会计造假和会计犯罪提供了隐患。只有具备专业的财会人员,才能更好的筹集并使用资金,才能更好的发挥组织的社会功能。四、完善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对策(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与诚信服务。由于民间非营利组织缺乏运作的法律规范,行业自律缺乏。因此,国家应尽快制定“民间非营利组织法”等法律法规,使民间非营利组织从设立、运作到注销的所有活动和整个过程有法可依,促进行业自律,实现诚信服务。(二)非营利组织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纠正对财务管理认识上的偏差,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和业务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科学制定、重点落实、贵在监督。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牢固树立资本成本和现金流量观念,要综合考虑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尽量规避和控制风险,使风险和收益达到较好的均衡;要追求效率,追求资源的有效使用,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效率;非营利组织不应排斥营利精神和商业行为,非营利组织的有效经营管理,恰恰需要引入营利精神和商业行为,因为营利性的管理和某些商业手段对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大有好处。(三)非营利组织应不断提高其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质量。要让赞助者、捐赠人、会员充分地了解他们所捐助的资金、资产、交纳的会费等都能被谨慎地、按资源提供者、会员及捐赠意愿使用,并且资金的使用过程都有完整的财务记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良好的社会声誉,争取到更多的资金支持。这就要求非营利组织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定期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主动接受国家审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促使非营利组织向信息使用者源源不断发布高质量的信息。国家对不按规定按时、按质发布信息的组织可给予必要的处罚,甚至可以通过免除非营利组织免税权、注销其合法资格的方式进行制裁。随着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提高,政府部门、社会公众以及资源提供者等对组织的正常运转将实施更为有效的监管,非营利组织的效率和公平性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四)非营利组织进行筹资决策时应做好充分、科学的预测,结合自身的特点,合理确定筹资规模,努力规避和控制财务风险。要认真分析不同筹资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分析不同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及财务
本文标题: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探讨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348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