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1《醉翁亭记》导学案(教师版)学习目标: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3.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2)积累文言词汇。(3)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学习时间:2课时学法指导: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文字浅易,文笔生动,可以结合工具书,结合课文注释,自己阅读课文,了解大意。要加强朗读,首先读通读顺,然后注意骈散结合的句法,体会“也”、“而”不同语气的读法和用法,增强语感。要加强背诵,可采用理“文脉”、抓线索的方法。学习过程:预习●导学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篇,古往今来,多少人对此文百读不厌,感慨万千,沉醉其中。它就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吧。二、资料收集大汇报:1、了解作者:(1)本文作者是____代____家。字____,自号____,又号____,本文选自《》。本文是作者被贬为____时所写,《丰乐亭记》是它的姊妹篇。2、我来帮你读?▲本文中有21个也字,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⑴陈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琅琊也。⑵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⑶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句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若夫/日出/而林罪开,云归/而岩穴螟,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2而乐/亦无穷也。三、初读课文神游“醉翁亭”1.我积累这些字词壑()潺潺()辄()霏()晦()提携()酒洌()2.我理解这些词语意:秀:翼然:酣:尽兴地喝酒。丝:竹:弈:谓:野芳:蔚然:翼然:颓然:苍颜:阴翳:风霜高洁:伛偻提携:山肴野蔌:觥筹交错:水落石出: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3.我能译课文(参考课后注释)4.课文内容我把握: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5.我能完成以下问题!○1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是什么?○2文中写出了谁之“乐”○3太守,众宾为何而“乐”?合作●交流四、研读课文走进“醉翁亭”1.研读第一段:(1)滁州的地理特点?(2)西南诸峰的特点?(3)琅琊山的特点?(4)亭的位置?(5)“来饮于此”中“此”指?(6)自号醉翁的原因?(7)划分层次:第一层:第二层:(8)描写角度:视(9)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图→图→图→图。3(10)小结:2.研读第二段:(1)本段描写朝暮、四时之景,采用什么方式?(2)朝暮景色的特点?(3)春夏秋冬景色?(4)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时各抓住了什么特点?(5)“乐亦无穷”的原因?(6)小结3.研读第三段:(1)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这个内容与上段有何联系?(2)描写“宴酣之乐”的句子?(3)描写太守形象的句子?(4)我们如何来理解太守的醉呢?(5)小结:4.研读第四段:(1)描写傍晚情景的句子?(2)写醉与乐统一,点明主旨的句子?(3)理解本段衬托手法的运用:(4)找出文中一议论语句,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含义?三、思读课文欣赏“醉翁亭”1、作者围绕乐宇写了哪些具体的景和事?2、作者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仙水之间”,你认为真的仅仅在于山水之间吗?写滁人游与太守“乐”有何关系?3、太守欧阳修在乐的同时,字里行间有没有流露曲别的情绪?请你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说说你的理解。44、如何理解“醉翁”的含义?5、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6、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究竟是什么?7、比较阅读:对比《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的异同点:1、相同点:2、不同点:巩固●拓展一.阅读理解【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予,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余至扶风之明年..()(3)既而弥月不雨.()5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2)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19.《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有共通之处。(4分)20.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句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4分)答:二走进历史,拓展延伸在浩瀚的中国历史上,被贬文人很多。能像欧阳修一样失意而不消沉,寂寞而积极入世的中国文人有许多,你能说说你所熟知的吗?如:123”我的收获:
本文标题:11醉翁亭记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367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