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毕业实践环节要求(学生用)
开放教育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毕业设计、数据库课程应用设计、ERP应用指导方案(学生用)特别说明:开放教育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专科的毕业实践环节包含毕业设计、数据库课程应用设计、ERP应用三部分,其中ERP部分要求另行通知(初步打算我只给你们上报成绩,不具体做),毕业设计、数据库课程设计两部分要求基本一致(数据库课程设计要求略低,篇幅可稍短),写作格式及所使用的各种表格一致。所以本指导方案在说明过程中以毕业设计为主。开放教育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专科的毕业设计、数据库课程应用设计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过程,是对学生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对当前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有进一步的了解。2.提高学生调查、收集、加工各种信息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专业知识面,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实际开发能力。5.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二、教学要求1.根据课题任务制定合理、可行的设计计划。2.进行课题任务调研、资料收集和文献阅读。3.制定适当的技术方案,并通过与其它方案的比较加以论证。4.完成系统设计,并给予技术实现。需要有一定的基本代码量和规模。5.学生应掌握系统开发的规范,熟练掌握所选定的程序设计语言和数据库系统,以指导自己的设计与开发。6.毕业设计为本专业学生的必修环节,不得免修。7.毕业设计结束后,学生必须提交毕业设计报告,答辩由市电大组织,报省电大备案。(根据相关规定,专科可不答辩)8.毕业设计时间不得少于8周。三、选题原则1.选题必须符合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专业特色,只有与计算机信息管理相关的课题才能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2.在满足综合训练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与本地区、本单位实际需要相结合的题目,力求通过毕业设计为单位和社会作出贡献。3.选题要有利于深化所学专业知识和拓展所学的知识面。4.课题任务要有一定的设计、工程量,以保证每个学生能有明确的分工和具体的设计任务。5.选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当,以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够以较高质量完成。6.应尽可能一人一题。若项目较大,可将其分成几个子系统,由几个学生共同完成,每个学生在考虑自己系统开发的同时,要首先熟悉整个课题的开发背景,在进行设计时要遵循整个项目的开发原则与方法。每个学生必须有明确分工,保证每人独立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四、论文要求毕业设计报告是毕业设计工作的总结和提高,是反映毕业设计质量的一个主要内容。1.每个学生应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报告的撰写。2.毕业设计报告应结构完整、观点明确、分析和设计合理、书写规范、文字通顺、图表清晰、结论明确。3.毕业设计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前言、正文、结论、并附主要程序清单。4.毕业设计报告应重点阐述分析设计方案、技术实现等。5.毕业设计报告要统一格式,统一封面,统一使用A4紙进行打印及装订。具体要求如下:(1)毕业论文完成后一律制成word电子文档,录入光盘,盘上写清所在电大分校(填“直属学院”)、教学班(填“直属班”)、专业、姓名、学号、论文题目。Word文档内容包括封面、目录、论文摘要(300-500字左右)、关键词(3-6个)、正文、引用参考文献资料目录(注明所引用著作的书名或论文名、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数等)。目录标题为小三号黑体,目录正文为小四号宋体,摘要为小四号宋体字,关键词为小四号宋体字,正文中毕业论文题目为小三号黑体字,大标题为小四号黑体字,正文内容为小四号宋体字,注释为五号宋体字。五、论文评分成绩考核标准: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59分以下)五等。要严格控制成绩优秀的人数比例,一般应不高于20%。优秀(90—100分):全面完成课题要求,选题新颖,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专业性和可行性;分析研究方法正确,方案设计合理,能正确、灵活地综合运用专业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观点鲜明、正确,结构完整、格式规范、文字通顺、技术用语准确,设计成果有应用价值;软件功能全面,演示操作顺利,回答问题准确、重点突出,语言简练。良好(80—89分):按要求完成课题,选题适当,有一定的实用性、专业性和可行性;分析研究方法基本正确,方案设计基本合理,能综合运用专业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观点正确,结构完整、格式基本规范、文字比较通顺、技术用语比较准确;软件功能全面,演示操作比较顺利,回答问题正确,语言比较简练。中等(70—79分):按要求完成课题,选题适当,有一定的实用性、专业性和可行性;分析研究方法基本正确,方案设计基本合理,能综合运用专业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观点正确,结构比较完整、格式基本规范、文字比较通顺、技术用语比较准确;软件主要功能全面,演示操作基本顺利,回答问题基本正确,语言比较简练。及格(60—69分):按要求基本完成课题,选题尚可,有一定专业性和可行性;分析研究方法基本正确,尚可运用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观点基本正确,结构比较完整、文字比较通顺、技术用语比较准确;软件主要功能全面,演示操作基本顺利,回答问题基本正确。不及格(59分以下):不能按基本要求完成课题,选题无实用性和可行性或偏离专业;研究方法不正确,存在较明显的观点错误或观点不明,基本理论和知识运用错误;材料虚假或不齐,逻辑混乱,结构不完整,格式不规范,未能达到毕业设计报告撰写基本要求;软件演示操作不能进行,大部分问题不能正确回答。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结束后,由市电大复审,省电大成立评议小组,确定最终成绩。六、时间安排不作具体进度要求,上半年做毕业设计的最晚5月底完成,下半年做毕业设计的最晚12月底完成,越早越好。七、提交材料1.毕业论文初稿(格式见附件3)2.毕业论文修改稿(格式见附件4)3.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评审表+正稿(格式见附件5)4.光盘(包括毕业论文定稿电子稿及源程序)附件1: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附件2:毕业设计论文框架附件3: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初稿附件4: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修改稿附件5: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封面格式附件6: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封面表格教学与督导处二〇一二年三月附件1: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是毕业设计工作的总结和提高,和做科研开发工作一样,要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毕业设计论文应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能反映出作者所具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设计期间,尽可能多的阅读文献资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为毕业设计做技术准备,另一方面是学习论文的写作方法。一篇优秀的论文对启发我们的思维,掌握论文的写作规范很有帮助。论文的写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下面仅对论文中的几个主要部分的写作方法提出一点参考性的意见。一、前言部分前言部分也常用“引论”、“概论”、“问题背景”等做标题,在这部分中,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首先要阐明选题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选题需强调实际背景,说明在计算机研究中或部门信息化建设、管理现代化等工作中引发该问题的原因,问题出现的环境和条件,解决该问题后能起什么作用。结合问题背景的阐述,要使读者感受到此选题确有使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确有研究或开发的必要性。前言部分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选题既实际又有新意,意味着你的研究或开发方向对头,设计工作有价值。对一篇论文来说,前言写好了,就会吸引读者,使他们对你的选题感兴趣,愿意进一步了解你的工作成果。二、综述部分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或开发都是有学科基础或技术基础的。综述部分主要阐述选题在相应学科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和研究方向,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通过与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评论,说明自己的选题是符合当前的研究方向并有所进展,或采用了当前的最新技术并有所改进,目的是使读者进一步了解选题的意义。综述部分能反映出毕业设计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首先,反映中外文献的阅读能力。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同行的研究水平,在工作中和论文中有效地运用文献,这不仅能避免简单地重复研究,而且也能使研究开发工作有一个高起点。其次,还能反映出综合分析地能力。从大量地文献中找到可以借鉴和参考的,这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对同行研究成果是否抓住要点,优缺点的评述是否符合实际,恰到好处,这和一个人地分析理解能力是有关地。值得注意的是,要做好一篇毕业论文,必须阅读一定量(2-3篇)的近期外文资料,这不仅反映自己的外文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论文的先进性。三、方案论证在明确了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文献综述后,很自然地就要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在写作方法上,一是要通过比较来显示自己方案的价值,二是让读者了解方案的创新之处或有新意的思路、算法和关键技术。在与文献资料中的方案进行比较时,首先要阐述自己的设计方案,说明为什么要选择或设计这样的方案,前面评述的优点在此方案中如何体现,不足之处又是如何得到了克服,最后完成的工作能达到什么性能水平,有什么创新之处(或有新意)。如果自己题目是总方案的一部分,要明确说明自己承担的部分,及对整个任务的贡献。四、论文主体前面三个部分篇幅大约占论文的1/3,主体部分占2/3左右。在这部分中,要将整个研究开发工作的内容,包括理论分析、总体设计、模块划分、实现方法等进行详细的论述。主体部分的写法,视选题的不同可以多样,研究型论文和技术开发型论文的写法就有明显的不同。研究型的论文,主体部分一般应包括:理论基础,数学模型,算法推导,形式化描述,求解方法,计算程序的编制及计算结果的分析和结论。要强调的是,研究型论文绝不是从推理到推理的空洞文章。研究型论文也应有实际背景,也应有到企业和实际部门调研的过程,并在实际调查研究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收集数据和资料。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富有创建性的结论。技术开发型的论文,主体部分应包括:总体设计,模块划分,算法描述,编程模型,数据结构,实现技术,实例测试及性能分析。以上内容根据任务所处的阶段不同,可以有所侧重。在任务初期的论文,可侧重于设计实现,在任务后期的论文可侧重于应用。但作为一篇完整的论文应让读者从课题的原理设计,问题解决方法,关键技术以及性能测试都有全面的了解,以便能准确地评判论文质量。论文主体部分的内容一般要分成几个章节来描述。在写作上,除了用文字描述外,还要善于利用各种原理图、流程图、表格、曲线等来说明问题,一篇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的论文才是一篇好的论文。五、测试及性能分析对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测试数据是不可缺少的。通过测试数据,论文工作的成效就可一目了然。根据课题的要求,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下测试,也可以在工作现场测试。在论文中,要将测试时的环境和条件列出,因为任何测试数据都与测试环境和条件相关,不说明测试条件的数据时不可比的,因此也是无意义的。测试一般包括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功能测试是将课题完成的计算软硬件系统(子系统)或应用系统所要达到的功能逐一进行测试。性能测试一般是在系统(子系统)的运行状态下,记录实例运行的数据,然后,归纳和计算这些数据,以此来分析系统运行的性能。测试实例可以自己设计编写,也可以选择学科领域内公认的、有一定权威性的测试实例或测试集。原则是通过所选择(设计)的实例的运行,既能准确反映系统运行的功能和性能,与同类系统又有可比性。只有这样,论文最后为自己工作所做的结论才能有说服力。六、结束语这一节篇幅不大,首先对整个论文工作做一个简单小结,然后将自己在研究开发工作中所做的贡献,或独立研究的成果列举出来,再对自己工作的进展、水平做一个实事求是的评论。但在用“首次提出”、“重大突破”、“重要价值”等自我评语时要慎重。七、后记在后记中,主要表达对导师和其他有关教师和同学的感谢之意。对此,仍要实事求是
本文标题: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毕业实践环节要求(学生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386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