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护理中针刺伤的预防和处理
针刺伤的预防和处理魏泽荣定义针刺伤:是指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临床诊疗、护理及科学实验等职业活动过程中被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有害因素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情况。现已证实有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尤以下为最常见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针刺伤的危害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乙肝病毒的抵抗力很强,在零下20度时可存活20年,在37度时可存活7天,在55度时仍然能存活6小时但是,加热到100度10分钟可使其失去传染活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V传播途径:经血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生活中的密切接触。患者血液、唾液、胆汁、乳汁、尿、精液内均含有病毒,但所含的乙肝病毒含量是很低的。生活密切接触传染乙肝,主要指的就是每天生活在一起的人可能会不知道什么时候皮肤黏膜有破损,接触到乙肝患者的血液而感染乙肝。乙肝两对半是最常用的乙肝病毒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乙肝两对半又称乙肝五项,其检查意义在于:检查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的具体情况,区分大三阳、小三阳,大三阳只是有可能比“小三阳”在血液中的病毒含量高一些,病毒复制相对活跃一些而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e抗原阳性和核心抗体。(即一、三、六)乙肝阳性就叫“大三阳”,表面抗原阳性、e抗体阳性和核心抗体阳性,就叫“小三阳”。(即一、四、六)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是一种预防乙型肝炎的疫苗。即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浆中分离乙肝表面抗原(HbsAg),经处理后而制成。乙肝疫苗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乙肝疫苗加强针乙肝疫苗加强针就是当注射乙肝疫苗后,体内就会产生抗体(一种免疫球蛋白),抗体有一定的半衰期,当下降到一定水平时,不足以起保护作用,可通过再次注射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和提高抗体水平,这时注射的乙肝疫苗就称之为乙肝疫苗加强针。1982年,有种新的疾病被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重度传染病。艾滋病HIV离体血液中HIV病毒的存活时间决定于离体血液中病毒含量,病毒含量高的血液,在未干的情况下,即使在室温中放置96h,仍然具有活力。即使是针尖大小一滴血,如果遇到新鲜的淋巴细胞,艾滋病毒仍可在其中不断复制,仍可以传播。病毒含量低的血液,经过自然干涸2h后,活力才丧失;而病毒含量高的血液,即使干涸2-4h,一旦放入培养液中,遇到淋巴细胞,仍然可以进入其中,继续复制。所以,含有HIV的离体血液可以造成感染。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的特点:主要攻击机体的T淋巴细胞;病毒在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浓度最高。液体中的HIV加热到56度10分钟即可灭活。如果煮沸,可以迅速灭活;37度时,用70%的酒精、10%漂白粉、2%戊二醛4%福尔马林、35%异丙醇、0.5%来苏水和0.3%过氧化氢等消毒剂处理10分钟,即可灭活。病毒对0.1%甲醛溶液、紫外线和r射线不敏感;不能在空气中、水中和食物中存活。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性传播(异性性行为、同性性行为)母婴传播(通过胎盘、分娩、哺乳等)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及制品等)接触血量愈大、接触时间愈长,机体获得病原的数量越多,感染机率也就更高。针刺伤的危害风险相关因素通常包括:1.刺伤相关因素:刺伤的深度、器械的种类、污染的血量、接触的途径等。2.病人相关因素:相关疾病阶段、血液中病毒的数量及浓度等。3、护理人员相关因素:全身健康状况、易感性、接触频率和时间、使用时的安全模式、接触后的快速自我防护等。针刺伤发生的原图1.护理人员防范意识薄弱。2.操作行为不规范。3.护理人员短缺工作繁忙,抢救应急状态。4.医疗操作环境的影响。5.护士针刺伤的管理制度不健全。针刺伤的预防1.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2.规范操作行为。3.规范医疗废品的处理。4.提供防护物质上的充分保障。5.实行人性化管理,改善医疗操作环境。6.建立健全损伤后登记上报制度。一、使用前二、使用中三、使用后,丢弃前四、丢弃中五、不合适的废物处置针尖和利器损伤发生的时间一、使用前损伤非感染危险例如:抽完药物重新盖帽的针尖。预防单手重新盖帽技术。应用重新盖帽装置。二、使用中损伤原因构成感染危险抽血或注射后,从患者身上拔除针头1.静脉注射后,拔除带翼针头(拔针过程中)2.穿刺中,拔除导管芯(拔留置针等)3.转移血样到试管(抽血中)4.断开与针尖连接的辅导静脉管路5.手术中传递刀片6.缝合中7.经常发生在患者或其他人员突然移动时芯穿刺中,拔除导管戴手套;护士在接触患者时要戴手套进行操作,若手上有伤口时要戴双层乳胶手套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寻求帮助;使用真空采血系统;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盘传递器械-不要直接传递手持锐器行动时,要避免将锐器面对他人;将辅助静脉管路与无针系统连接。预防使用中损伤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可能接触到的血量少50%以上。针刺入手套,通过有弹性的两层橡胶手套,再刺入皮肤,其感染率仅为0.20%-0.25%三、使用后、丢弃前损伤构成感染的危险性例如:使用后重新盖帽抽血或注射后从注射器上移去未盖帽的针头。运输使用过得静脉输液器和未盖帽的注射器。放置在床边的桌子、小车或托盘中的针头。分离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预防使用后、丢弃前损伤1.使用一次性注射器。2.不徒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头。3.使用后将针头放入一次性锐器盒内。禁止使用双手重新盖帽使用过的针头禁止用手移去注射器针头禁止运输未盖帽的针头禁止将针头放置在床边、小车顶部预防使用后、丢弃前损伤使用后,应立即丢入尖锐物收集箱(应放在使用处)必需时应使用单手保护技术重新盖帽针尖四个禁止四、丢弃过程中损伤构成感染的危险性如:针头从装满利器盒中突出预防:1.在尖锐物被丢弃前,每次应检查一次性锐器盒,以确定未装满或无针头突出。2.更换新的一次性锐器盒。五、不合适丢弃导致的损伤预防不恰当丢弃导致的损伤1.将针尖和其它尖锐物品丢弃在一次性锐器盒内。2.操作后,及时料理场地,不要留给他人料理。3.确保医疗废弃物被丢弃在一般人无法接触接触到的地方。发生职业暴露(针刺伤、刀割伤、粘膜喷溅伤等)如何处理?当不慎发生针刺伤时,应尽早处理、尽早报告,根据爱康医院职业暴露(针刺伤、刀割伤、粘膜喷溅伤等)上报、报销流程进行处理。针刺伤的处理第二步第三步第一步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应用消毒液侵泡或涂抹消毒。包扎伤口。应使用防水一、紧急局部处理的方法保持镇静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使部分血液排出,相对减少受污染的程度使用抗菌肥皂立即冲洗接触部位报告和记录损伤患者姓名、器械和环境1.刺伤后应在24h内抽血检查如:暴露源为HBV(乙肝)阳性:(1)血清学监测:HBVDNA(乙肝DNA定量)、乙肝五项、肝功能,3、6个月复查。(2)主动和被动免疫:抗HBs(乙肝表面抗体)≥10mIU/ml,不处理;如果未接种HBs或者乙肝表面抗体<10mIU/ml、抗HBs(乙肝表面抗体)不详,立即注射HBVIG(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200-400IU,并同时注射乙肝疫苗20ug,并间隔1及6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二、做好即刻输血前五项(定性)检查如可疑暴露源为HCV(丙肝)阳性:暴露者应在0、6、9月复查,一旦HCV(丙肝)阳性,需交与专业人员治疗。如为确诊或可疑HIV(艾滋病)阳性者: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h内抽血查HIV抗体,定期做血清学监测,暴露者定期做HIV(艾滋病)抗体检测(0、4、8周、3个月、6个月复查),同时请专家评估伤口,是否给予预防用药。暴露后随访HBV(乙肝):3月、6月后检测HBsAb(乙肝表面抗体)。HCV(丙肝):暴露后4-6月内复查抗HCV(丙肝)和ALT(转氨酶)。HIV(艾滋病):暴露后4周、8周、3个月、6个月查HIV(艾滋病)抗体。即使超过24h,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也可采取预防接种方法,对高危人群进行接种,可预防某些血液性疾病(如乙肝等)的发生。伤后48h内报告院感管理部门,72小时内抽血检测,注射相应的药物,建立追踪档案,行相应处理。注意:在最初6-12周内不要献血、捐赠器官及母乳喂养。三、进行OA(或电话)上报院感管理部门四、院感管理部门指导后续的预防及追踪检查相关事宜。五、产生的费用OA上进行职业暴露报销流程流程完成后凭发票到财务科报销。流程说明:职业暴露发生后,所有医务人员不得未经上报即自行进行疫苗接种等治疗,如发生此类情况,所产生的费用将不予报销!办公电话:6222078医院短号:81015手机:钟志奇1397177885268852
本文标题:护理中针刺伤的预防和处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460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