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物理必修二知识要点一、曲线运动1.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物体沿速度方向做直线运动;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但是合外力和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做直线运动.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时,物体做曲线运动.2.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沿曲线方向,质点在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时刻在发生,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运动,一定具有.3.重点掌握的两种情况:一种是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的曲线运动,叫,如平抛运动;另一种是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的曲线运动,如运动.说明:如何判断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与受力方向的关系?外力指向轨迹侧,已知物体的运动轨迹,可以判断出合外力的大致方向.若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α为锐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率将;当α为钝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率将;二、平抛运动的性质和条件1.性质:平抛运动是加速度为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是.2.条件(同时满足)(1).(2).3.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把平抛运动视为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一个是水平方向的运动,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运动.4.平抛运动的规律如图所示是一质点从点以水平速度v0抛出经时间t到P点.①速度:水平和竖直方向分速度分别为,则它在P点的合速度为,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θ满足):.②位移: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分别为,故合位移,位移方向(α为l与x轴之间的夹角满足).③水平射程和飞行时间(1)飞行时间:t=,只与h、g有关,与v0无关.(2)水平射程:x=v0t=,由v0、h、g共同决定.④速度的变化规律(1)任意时刻的速度水平分量均等于初速度v0.(2)任意相等时间间隔Δt内的速度变化量方向均,且Δv=Δvy=gΔt.⑤位移变化规律(1)任意相等时间间隔内,水平位移,即Δx=.(2)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Δt内,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差,即Δy=.三、匀速圆周运动1.特点: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的运动,因此它的角速度大小、周期和频率都是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提供向心力.2.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合外力大小,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3.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线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的.(2)方向:质点在圆弧某点的线速度方向沿圆弧该点的方向.(3)大小:v=s/t(s是t时间内通过的弧长).角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质点绕圆心转动的.(2)大小:ω=,φ是连接质点和圆心的半径在t时间内转过的角度.周期T,频率f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周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绕圆心转过的圈数,叫做频率.4.v、ω、T、f关系:注意:T、f、ω三个量任意一个确定,其余两个也确定了.5.向心加速度(1)物理意义:可描述线速度方向改变的快慢.(2)大小:an=.(3)方向:总是指向,所以不论an的大小是否变化,它都是个变化的量.6.向心力(1)作用效果:产生加速度,只改变线速度的,不改变线速度的.因此,向心力不做功.(2)大小:F====.(3)方向: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向心力是变力.注意1:如何理解向心力?向心力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向心力是根据力的命名的,不是一种特殊的性质力.向心力可以是某一个性质力,也可以是某一个性质力的分力或某几个性质力的合力.注意2.如何理解向心加速度?(1)向心加速度是向心力产生的效果,其方向与向心力相同,总是指向圆心.从运动的角度看,向心加速度是描述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变化情况的物理量,其计算公式a=v2/r=rω2.(2)向心加速度是匀速圆周运动的瞬时加速度而不是平均加速度.(3)向心加速度不一定是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实际加速度.四、变速圆周运动①特点:速度大小、方向发生变化,和向心力都相应变化.②质点做变速圆周运动的条件: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垂直,但始终存在向心力.五、离心运动和向心运动当物体沿半径方向的合外力时,物体就做离心运动;当时,物体就做向心运动;只有时物体才做圆周运动.六、开普勒定律1.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的轨道都是,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上.2.第二定律(面积定律):任意一个行星在绕太阳运动时,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同时间里扫过的面积是的.3.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跟公转周期的的比值都,即:(比值k是一个与中心天体有关,与行星无关的常量).七、万有引力定律1.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内容: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力的大小,跟它们的成正比,跟它们的成反比.公式:F=,其中G=6.67×10-11N·m2/kg2,叫引力常量.2.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行星表面物体的重力:重力近似等于.(2)重力加速度:表面重力加速度:xyPo高度为h轨道上的重力加速度:3.天体的运动(1)运动模型:天体运动可看成其引力全部提供.(2)人造卫星的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与半径的关系:八、三种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v1=,是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速度,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推广到任何天体表面第一宇宙速度.(2)第二宇宙速度():v2=,是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3)第三宇宙速度():v3=,是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发射速度.九、地球同步卫星(通讯卫星)所谓地球同步卫星,是相对于地面的,和地球自转具有相同周期的卫星,T=24h.同步卫星必须位于赤道,距地面高度h≈3.6×104km,线速度约为3.08km/s,向心加速度约为0.23m/s2.十、卫星的超重和失重(1)卫星进入轨道前加速过程,卫星上物体.(2)卫星进入轨道后正常运转时,系统具有向下的加速度且等于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g轨,卫星上物体.十一、功1.功的定义:物体受到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就叫力对物体做了功.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2)物体在.3.功的计算公式,α为F与l方向间的夹角,单位“J”,1J=1N·m4.功的正负(1)若α=π/2,W=,力F对物体不做功.若0≤απ/2,W0,力F对物体做功.若π/2α≤π,W<0,力F对物体做功.(2)功是标量:功的正负不表示方向表示,正功表示,负功表示,功的多少看绝对值大小.注意:力对物体做负功,常说成物体克服此力做了功.5.功的意义功是力对空间的积累量,功是.6.功是过程量,即做功必定对应一个过程(位移),应明确是哪个力在哪一过程中的功.7.合外力做功的计算(1)先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外力F合,再由W合=F合lcosα计算功,条件是:F合在整体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2)先分别求出各个外力做的功W1、W2、W3…,再把各个外力的功求代数和,即W合=W1+W2+W3+….十二、功率1.功率是描述力做功的物理量,是功与所用时间的比值.2.功率的定义式,导出公式P=Fvcosα.其中α是F与v的夹角.说明:①定义式中求出的是平均功率,若功率一直不变,同时也是瞬时功率.②导出式中若v为平均速度,则P为平均功率;若v为瞬时速度,则P为瞬时功率,式中α为力F与物体速度v之间的夹角.3.功率是标量.4.功率的单位为瓦(W)、千瓦(kW),其换算关系为:1kW=1000W.5.从功率“P=W/t”可以得出计算功的另一种方法.“kW·h”是功的单位,它与“J”的换算关系为:.6.额定功率:任何机械都有一个长时间正常工作而不损坏机械的最大输出功率,这个最大输出功率叫做机械的额定功率.7.实际功率:机械工作时的功率叫做实际功率,实际功率通常额定功率.8.重力的功率可表示为PG=mgvy,即重力的瞬时功率等于重力和物体在该时刻的竖直分速度之积.9.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和匀加速启动有什么区别当汽车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加速运动时,有两种不同的加速过程,但分析时采用的基本公式都是P=Fv和F-f=ma(1)恒定功率启动:由公式P=Fv和F-f=ma知,由于P恒定,随着v的增大,F必将减小,a也必将减小,汽车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F=f,a=0,这时v达到最大值为:(2)匀加速启动:持续时间为:。十三、动能1.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动能的表达式为:Ek=.动能的单位:,符号:.动能是(标、矢)量.动能定义式中的v是物体的速率,动能恒为正值.2.动能具有相对性,动能的大小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十四、动能定理1.内容: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或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2.表达式:W==.十五、势能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受到重力而具有的跟物体和地球的相对位置有关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1)表达式:Ep=.(2)单位:.符号:.(3)矢标性:重力势能是(标、矢)量.但有正负,正负的意义是表示比零势能参考面上的势能大还是小.选不同的,物体的重力势能的数值是不同的.(4)重力做正功时,重力势能,的重力势能等于,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做负功)时,重力势能,的重力势能等于.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与它的有关的势能,叫弹性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及劲度系数有关,弹簧的弹性形变量越大,劲度系数越大,弹簧的弹性势能越.十六、机械能1.机械能:和统称机械能,即E=.其中势能包括和弹性势能.2.重力做功的特点(1)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的有关.(2)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关系:WG=-(Ep2-Ep1)=-ΔEp=.(3)重力做功不引起物体的机械能的变化.十七、机械能守恒定律1.内容:在只有做功的情形下,和可以相互转化,而机械能的总量,这就是机械能守恒定律.2.表达式:Ek1+Ep1=Ek2+Ep2或ΔEk+ΔEp=0.即ΔEk=-ΔEp.3.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几种表达式怎样合理选用?(1)物体初状态总机械能等于末状态总机械能,E初=E末.(2)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系统动能的增量,ΔEk=-ΔEp.(3)将系统分为A、B两部分,A部分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B部分机械能的减少量.ΔEA=-ΔEB.对三种表达式的理解应注意第一种(E初=E末)是从“守恒”角度反映机械能守恒,解题时必须选取零势能面,而后两种(ΔEk=-ΔEp和ΔEA=-ΔEB)是从“转化”的角度来反映机械能守恒的,不必选取零势能面.
本文标题:必修二基础知识填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496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