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突出管理特色-----创建文明校园
突出管理特色创建文明校园——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创建省级文明校园工作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首先,我代表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莅临检查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我校是一所省级标准化高中,其前身是创建于1942年的宁强县第一中学,1958年始设高中班,1992年转为完全高中。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由天津人民政府根据党中央的号召按照省级示范高中的标准对口援建的一所高级中学。校园占地198亩,总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余元。学校现有教职工272人,其中专职一线教师238人,中、高级教师150人,省级教学能手3人,市级教学能手10人,汉中市名师5人,县、校级教学能手60余人,获国家、省、市、县表彰的各类优秀及先进教师100余人,研究生学历7人,学历达标率100%。在校学生达4500余人,69个教学班。为了巩固和扩大办学成果,进一步提升办学品位,进一步提高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水平,经校委会研究决定,我校将在2003年被授予汉中市市级文明单位和2009年被授予汉中市文明单位标兵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活动。2011年3月,学校制定了关于开展“创建省级文明校园”活动规划,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在活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我校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得到了扎实有效开展。近两年来,我校全体师生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文明办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依法治校与依法治教相结合,积极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净化、优化、美化校园环境,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主弦律,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和实践能力,积极开展创建省级文明校园活动,推动了学校整体工作再上新的台阶,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的文明创建工作成效显著。以“创先争优”为龙头,以“构建文明和谐校园”和创建“省级文明校园”和陕西省示范高中为目标,以创建文明班级、文明科室、文明宿舍、文明饭堂为主要内容,以“文明礼貌月活动”和“树、创、献”活动及“五比五看”活动为切入点,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在上级党政部门的领导下,全体教职员工立足本职,顾全大局,求实创新,开拓进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连续十五年被汉中市教育局评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教育技术实验示范基地”、“陕西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学校网站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优秀网站”,学校党支部被汉中市委评为“创先争优优秀基层党组织”,校团委荣获“陕西省共青团工作示范学校”称号。现将我校“省级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总结汇报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部署创建工作为了全面有效地开展“省级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付祥武任组长,支部书记何仕勇,副校长张洪金、郝军、刘金平任副组长,办公室、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安保处、电教室、教研室、团委等各部门负责人和年级主任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安排和部署学校的创建工作,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创建省级文明校园规划》,明确了指导思想和活动意义,确定了活动目标和主要内容,采取了有效措施,召开了动员大会,同时与各部门签定了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创建工作职责和任务。学校把创建工作与整体工作同安排共部署,号召和动员全体党员、全校师生积极参入到创建工作之中,把“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和“三问、三解、三服务、三促进”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我校创造性的组建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形成了我校管理的又一大亮点,也为文明校园的创建活动做出了应有贡献。由于领导重视、安排得当、措施得力,现已形成了校长亲自抓,部门积极协作,师生全员参入,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格局。二、狠抓责任落实,靓化优美育人环境学校按照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和人文化的整体规划要求,采取对校园、教室、宿舍、食堂日小扫,周大扫、周检查、周评比、挂锦旗、亮黄牌等措施进行卫生打扫和保持工作,经常组织师生开展清除校园杂草活动。同时,安排了12名公益性岗位人员从事学校卫生保洁工作,校团委、学生会和自主管理委员会加大对教室、清洁区、宿舍和公共场所卫生的检查评比力度,把卫生打扫和保洁程度与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班主任津贴等结合起来,由于多措并举,大大净化了校园环境。学校团委、总务处、德育处等部门和年级组定期开展创建“文明科室”、“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和“文明之星”评选活动,深入开展创建“无烟校园”活动,禁止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经常开展清洁卫生大扫除活动和清理校园花坛杂草活动,每周一晚自习前由学生进行信心宣誓。总务处负责对花园、花坛的花草树木定期修剪,安排班级和专人进行养护,保证校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优美环境。学校还在所有走廊过道悬挂了名人画像,名言警句以及温馨的安全提示,年级组和各班也加强了年级组和班级文化建设。使校园处处充满着人文气息,为师生创造了优美、舒适、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还专门为师生安装了锅炉房、洗澡间和理发室,全天对师生开放,和县农行联系,在校园内安装了自动柜员机,开辟了超市,为教师修建了自行车停车棚和车库,为师生提供了生活上的便捷服务,积极争取资金,修建了五号公寓楼,并在五号公寓楼开辟了第二餐厅,大大缓解了学生住宿和就餐紧张的局面,通过改善学习生活环境和服务设施为创建工作奠定了基础。三、强化师德师风,增添创建工作动力学校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创建工作的首位,在全体教师中广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整顿和干部作风整顿活动,在全校教职员工中大力倡导和弘扬“五种精神”(献身精神,敬业精神,园丁精神,拼搏精神和奉献精神)活动,以促进师风师德建设的有效深入开展。在全体党员中深入持久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党支部为核心,抓好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十七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采取集体学习、个人自学和专题辅导、谈心得体会等形式,坚持做到学习有笔记、有记录、有体会,定期检查、定期公布检查结果。达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的目的。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在教职工中认真开展“树师表形象,创文明校风,为学校发展作贡献”活动。以加强师德教育为重点,围绕“奉献、敬业、协作”这个主题,大力提倡终身从教的献身精神,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学校坚持每周五中午集中时间,集中教师集体学习两小时,及时学习党的现行教育方针、政策、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专题学习、自学思考和理论研讨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教师依法治教的责任意识和全身心参与创建工作热情。学校在重视教师思想政治建设的同时,鼓励教师自学、自修,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校涌现出一大批师德模范、优秀班主任和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教学骨干及市县名师,今年在宁强县庆祝第二十八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上,我校校长付祥武被授予汉中市优秀校长荣誉称号,副校长刘金平被授予陕西省教学能手荣誉称号,副校长郝军等被授予汉中市教学能手,张婷等4位教师被授予县级优秀教师,黄治斌等2位教师被授予县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张武等2位教师被授予师德模范。陈明敬、李云碧等二十位教师被我校任命为首届校级教学能手。学校在狠抓师德师风教育整顿的基础上,狠抓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出台了名优教师培养体系,加强了对教师教案、学案和教学设计及作业、学案等批阅情况的检查力度,认真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学校领导带头听课评课,要求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一节,教师坚持每月相互听课评课不少于4节次,同时在教师中开展教师基本功比赛活动,从而提高了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效果,使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本期教师撰写的教学论文65篇,分别在省、市、县教育刊物上发表。学校有两个课题被确定为省级科研课题,四个课题被确定为县级科研课题,八个课题被确定为校级科研课题。班主任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效果,学校坚持选拔师德优秀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同时校团委、德育处、年级组按《宁强县天津高级班级量化考核实施细则》严格对班主任工作进行定期量化考核,建立班主任工作奖励机制,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各班依据学校班级管理量化细则,结合班级的实际,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素质培养,进一步使班级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校风。学校大力表彰和奖励了一批学生学习标兵、尊师模范和优秀班主任。促使学校创建工作在全校卓有成效开展,形成较强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战斗集体。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办学效益为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我校设立了音体美等艺术特长班,成立了“梧桐”文学社和“轩雨阁”诗社,经常开展“励行毅志、亲近自然”远足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军训、诗歌朗诵、书画展、摄影展、演讲赛、各类知识竞赛、体育比赛、才艺比赛及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知识。为重点艺术院校输送了大批高质量生源,大批学生在全国和陕西省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知识竞赛和作文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为了构建高效课堂,深入推行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模式改革,学校先后五批选派学校领导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共计70余人前往陕西师大附中和陕西宜川中学学习和接受新课改培训。让他们接受和学习新课改经验,带动全体教师自觉学习,自主探索课改经验,更好地在课改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2012级开始,积极稳妥的推行新课堂模式改革,现已摸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实际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发挥。学校面对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规定每周一至周五下午为教学教研时间,各教研组有计划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教研中定内容,定课题,组织教师集体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教务处和教研室定期组织人员对教研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和通报,极大的激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到课改工作之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效益显著增强。2010年我校高考二本上线489人,2011年我校高考二本上线523人,2012年高考二本上线778人,增幅连续两年稳居汉中市之首。为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生源。五、强化安全管理,倾心打造平安校园安全无小事,安全重于泰山,防患胜于救灾。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始终把安全稳定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安全专题会,精心安排安全管理工作。学校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各部门分工协作,全员参与其抓共管,开成人人讲安全,个个抓安全的网络化管理。实行安全管理一票否决制和安全责任追究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实行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一岗双责制”。学校把安全工作摆在学校工作首位,做到每次会议有安排部署,每项工作有人具体抓落实,实行责任目标管理制度化,把安全工作责任落到实处。为此学校制定各项安全制度和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学校还多次组织师生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进行演练,以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学校从汉中市保安学校聘请了16名校警参与学校全能全保卫工作。同时学校每学期都要举行开学典礼和法制报告会。充分利用专栏、标语、广播、班会、晚点、夕会、教师例会和国旗下讲话加强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和引导教育师生树立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做到安全工作无小事,警钟长鸣。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认真开展管制刀具收缴工作,及时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切实加强值周护校和校内外巡查,坚持校内巡逻和校门口值班巡查制度,真正把安全防范工作落到实处。加大了出入校门的管理,由内保处轮流值班,有效防止了闲杂人员进入校园,实现了出入校门的规范管理,保证了校园的安全稳定。以“强化安全管理,创建平安校园”为目标,继续开展以消除校园“三种现象”为主的安全整治活动,加大了对打架斗殴、索要他人钱物的惩治力度,不断规范学生行为,积极与县公安局、派出所等部门携手
本文标题:突出管理特色-----创建文明校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522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