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改进初中古诗文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的中期报告
1关于《改进初中古诗文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的中期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时代背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一座知识宝库,古诗文则是这座宝库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古诗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随着近年来传统文化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出现了一大批“国学热”现象,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语文好不仅关系到学科质量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做人的质量问题,这其中也包含了中国孩子对民族文化的同理心的问题。为此,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当今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入的都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古诗文佳作。但是由于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时代的天然隔膜造成了初中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学习古诗文的障碍,突出表现在语言的隔膜和理解的隔膜上。如何突破这些难题,这就要求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及时研究和改进古诗文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2.理论背景。现行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以现代化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新版的课标在整体上对初中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我们认识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重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2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深刻影响,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教师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并通过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通过整理现有研究资料,笔者发现:虽然初中古诗文教学方法研究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之一,但是有关实践教学和成功教学经验的总结,研究论述不多,尤其缺乏的是具体操作的系统性和指导性。3.实践背景。初中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古典文化的精髓,传承优秀文化,提高自身素养。根据课标的要求,大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都非常注重古诗文的教学。即使有部分老师探索出了独特的教授古诗文的方法,但没有体系化,或者没有得到推广。教师对古诗文的教学大多遵循固有的教学模式:“作者——背景——翻译——主旨——背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又过于强调背诵和翻译,有意无意地淡化甚至弱化品析。学生囿于背诵、翻译的圈子里,不能充分享受古诗文带来的精神滋养,古诗文教学效率低,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新的课程标准对古诗文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课程目标·总目标》)“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80篇”。(《课程目标·阶段目标7—9年级》)“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新课程中的古诗文阅读教学要求要突破知识型教学模式的框架,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阅读体验、养成习惯和培养能力、最终形成文化积累。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3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新课标对古诗词的教学做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读古诗词时不能再单纯依照以前固有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应该进行适当的改革与创新,真正走进古诗文的天地,使学生能感知到古诗文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意境美,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二)课题研究的意义。理论意义:该课题研究对改进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方法有积极意义,对教学实践具有推进作用。因为改进初中古诗文教学方法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提升学生古诗文解读和文言文鉴赏能力的教学行为,它体现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理应受到所有语文教师的重视,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为此去作理论探究与实践完善,从而寻求使它真正发挥效益的方法和策略。它能推动我们对教学活动的分析,并能同时推动教学研究方法的转型,使我们对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把握恰到好处,时机的选择正确无误,难度的确定适宜学生的原有知识积累,内容的选择能引发学生的求知需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和鉴赏能力,进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遗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同时也给广大教师在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方面提供可作借鉴的操作方法和行为策略。实践意义:1.改进教师教授古诗文的教学方法,总结出相对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本课题的研究,在继承现有教学模式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凸显语文教师的素养,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4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感受到古诗文丰富的精神内涵,提升其语文素养。3.提高古诗文的教学质量。改进古诗文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找到了契合点,势必会推动古诗文学习的进程,提高古诗文的学习效率,最终会提高教学质量。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主要任务。(一)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调查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古诗文和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实际情况,分析当前初中古诗文教学困境的成因。进而结合教学实际,提出改进古诗文教学方法的策略,提高教师教授古诗文的水平,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二)任务在充分了解教师教授古诗文和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基础上,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在初中古诗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的重点是了解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在现有的古诗文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在教学中进行实践研究。难点是寻求更得当、更合理、更有效的初中古诗文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研究,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三、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一)研究方法。51.文献研究法:在对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进行论证后,全面搜集资料,梳理文献资料。主要查找和梳理以下两类文献资料:全面研究古诗文教法的文献资料和具体研究古诗文教法的文献资料。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查找能够结合具体学情的古诗文教学实践研究和对现有古诗文教法不足之处的相关论文著述资料。关注当今初中古诗文教学学科前沿的相关经验,特别是目前来自教学一线的研究经验。查阅并梳理出与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分析,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改进古诗文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2.调查研究法:运用调查研究法,以问卷、访谈、听课等形式对实验教师所采用的古诗文的教学方法;对实验班级的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调查,从而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促进课题研究的进一步发展。3.行动研究法:在实际教学中,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大胆尝试,勇于实践。捕捉教学亮点,积累案例,勤于反思,善于发现,及时调整。在研究中采用观察、发现、分析获取自然真实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通过对古诗文教学效果的检测,不断修改和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寻求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二)研究步骤。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4年7月—2015年7月)明确研究方向,在课题研究的思想指导下,和具体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开始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具体而言:一是运用文献研究法,在对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进行论证后,全面搜集资料,梳理文献资料。主要查找和梳理一下两类文献资料:全面研究古诗文教法的文献资料和具体研究古诗文教法的文献资料。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查找能够结合具体学情的古诗文教学实践研究和对现有古诗文教法不足之6处的相关论文著述资料。二是运用调查研究法,确定试验的年级和班级,确立实验的相关年级和班级的目标要求,制定问卷调查:包括针对教师古诗文教学方法的问卷调查和针对学生学习古诗文情况的问卷调查。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5年7月---2016年7月)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的具体工作,围绕课题研究内容,对问卷进行剖析和研究,提出下阶段的实验方案。实施中主要运用行动研究和观察研究的方法。在教授选定的古诗文之前,制定具体的观察提纲,按照计划进行观察。相关的课堂教学实验,以录像课,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方式呈现;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研究阶段性成果,撰写研究论文,形成文字性材料;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调整课题研究思路,并做好课题的中期检测工作。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16年7月---2017年7月)整理课题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总结实践经验,深入分析研究,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初步形成“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新课程语文教学策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古诗文教育教学活动,营造浓厚的古诗文学习氛围。以新课标理念为标准,促使实验教师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丰富知识储备,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逐步具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四、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课题《改进初中古诗文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自2014年9月17日立项以来,在区、市教研室及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课题组教师以课题研究为中心,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推进,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一)专家指导,明确研究方向和任务。1.聘请专家指导课题的研究工作。2014年11月13日下午,第四届基础教7育教学课题研究开题会在银川九中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召开。开题报告会上,李泽琪、马学梅、芦苇等专家亲临现场,对课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指导。通过这次活动,课题组教师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信心大增,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行动,投入到了课题研究的具体工作当中。同时也认识到了课题的不足之处,再次对开题报告进行了修改,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方向。2.2014年12月9日下午,课题组负责人吴玉玲老师主持课题组教师会议,下发《银川九中阅海分校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办法》,并带领大家一起探讨,形成共识,并具体明确了课题组教师的目标和任务。根据课题不同阶段的任务给给课题组成员的做了具体分工,课题组的工作人人有责。(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要想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首先要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做课题研究,这是做好课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为此,课题组专门召开了一次动员会和两次研讨会,旨在使课题组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改进初中古诗文教学方法的深远意义,同时也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接受了课题研究,认同了课题研究。为了更有效,更深入地进行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课题组倡导课题组成员利用平时或节假日的时间,广泛搜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阅读与课题有关或利于课题研究的专著、杂志、网络资料等。在这一倡导下,课题组成员有多次到宁夏图书馆、宁夏大学图书馆搜集国家期刊资料,掌握这一课题研究的最前沿的信息;有网购了大量的与语文教学相关的书籍,如《陶行知教育论著集》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探索》等,不断充实自己,提升教学水平;有积极借阅学校阅览室的语文教学杂志,尤其关注8古诗文教学的文章,给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提供了充足的养料;有攻读宁夏大学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也选定了古诗文教学的方向等等。课题组的教师听从课题组的安排,专注于课题研究,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课题研究的风采,促进了个人发展,活跃了教研气氛,为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定了明确的方向,更利于课题的研究。(三)、加强课题研究,提升语文成绩。自课题研究开始以来,语文组的各项教研活动几乎都与课题挂靠,尤其是涉及到讲课,一定都选古诗文。2014年——2015年结合银川九中第二届课堂质量工程,课题组成员展示文言文教学的优质课;2015年——2016年结合银川九中第三届课堂质量工程,课题组成员展示古诗词教学的优质课。通过课堂大赛,古诗文的教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呈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收效显著。2015年9月20日—
本文标题:《改进初中古诗文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的中期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529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