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阁夜杜甫知人论世“阁夜”,即西阁之夜。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郭英乂、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初读:读准字音阁夜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再读:读出韵律阁夜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节奏2---2--1---2押韵押ao韵偶句押韵三读:读出情感通过朗读,我们发现杜甫这首诗感慨万千,那么,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悲慨?找出诗句细加品读。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首句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序逼人。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意。当此霜雪方歇的寒冬夜晚,雪光明朗如昼,诗人对此凄凉寒怆的夜景,不由感慨万千。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客居天涯的凄寒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五更”二句,承次句“寒宵”,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上句鼓角,指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晴朗的夜空,鼓角声分外响亮,值五更欲曙之时,愁人不寐,那声音更显得悲壮感人。下句说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曹操)闻衡善击鼓,召为鼓史,因大会宾客,阅试音节……次至衡,衡方为《渔阳》参挝,蹀躞而前,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后汉书祢衡传》悲壮的鼓角声是国家失序、民有怨气的表现“元光中,天星尽摇,上以问候星者。对曰:“星摇者,民劳也。”后伐四夷,百姓劳于兵革。”――《汉书天文志》星河动摇是百姓劳顿的反映“野哭”二句,写拂晓前所闻。一闻战伐之事,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彻四野,其景多么凄惨!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夔州是民族杂居之地。杜甫客寓此间,渔夫樵子不时在夜深传来“夷歌”之声。“数处”言不只一起。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刻画得很真实:“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对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卧龙”二句,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东南的白帝庙,而引出无限感慨。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枭雄,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掩埋于黄土,化为历史的尘埃,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自己的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都死了,亲朋也无一字书信问候,人生是这样的寂寞苦闷!寂寞苦闷也终将成为虚无,那就随它而去吧。跃马:指公孙述。王莽篡汉时,他自立为蜀王。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这里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意。现在四川奉节仍有白帝庙。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诗人对什么事最感忧伤?对百姓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最为忧伤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上感九庙焚,下悯万民疮。——《壮游》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羌村三首》四读:揣摩语言,品味意境朗读本诗,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联,说一说它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这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百斛明珠》云:“七言之丽者,在子美此二句后,寂寥无闻矣。”这两句诗的妙处首先在于气象悲壮雄浑。拂晓之前,五更时分,军营里悲壮的战鼓声和号角声穿越寂静的山谷在夜空中回荡,峡江中星空的倒影随着波浪动荡摇摆。前句写听觉,后句写视觉,具有穿透力的鼓角声和峡江星河壮阔的波动使西阁的夜显得这样惊心动魄。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此联上句透露出悲惨的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的三峡夜景,诗人将二者巧妙地放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鼓角之声在星河包容天地的动荡之中显得越发悲壮,星河波澜壮阔的动荡也仿佛是应和鼓角之声,二者所传达的动荡感是一致的,鼓角之声传播的空间更加广阔了,星河的摇动也具有了一种深邃的情致。这两句诗描绘的意境浑然融合在一起,表达出诗人深沉悲壮的情怀。吟咏诗韵我看到了。我听到了。我想到了。我感受到了。1、我看到了无边无际的霜雪洒落地面,蔓延到天边;我看到了壮观无比的星河倒映江中,碎影摇曳不定。2、我听到了五更时分,军营里的击鼓声和号角声在夜空中显得格外悲壮;寂寂深夜,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荒芜的边境上,渔樵的歌声在凄凉的悲唱。3、我想到了时光飞逝,人生短促;战乱频繁,哀鸿遍野;山河破碎,民不聊生。4、我感受到了诗人那博大悲悯的情怀,那忧国忧民的忠诚,那自似宽解的思索:古往今来,不论贤愚忠逆,最终不免归卧黄土;战争无论延续多久,终会结束;生命无论受到多少摧残,总会延续。吟咏诗韵清人云:“吾于天才得李太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诘。”所谓地才之于杜甫,是指那地负海涵般的博大心胸和兼善众体集其大成的创作实绩。如果说李白的一生主要是在漫游中欢度,杜甫的一生大半是在漂泊中苦熬,所以李白成了太平盛世的首席领唱,他是对辉煌盛唐青春的歌唱,而杜甫则成了人间苦难和苦难人生的首席歌者,他唱出了历经动乱后的悲凉之音。杜甫诗中对君国安危的忧心烈烈、赤心拳拳,对民族存亡的诚心惦念、焦心牵挂,对黎庶忧乐的痴心关注、真心同情,都毕其一生没有丝毫衰减。——梁启超登岳阳楼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又呈吴郎诗作于大历二年(767)秋。吴是杜甫的亲戚,杜甫在夔州瀼西草堂迁居东屯后,将原住房借给了新来的司法参军吴郎居住。他院内有几株枣树。邻居有个寡妇很贫困,每年都来打枣子度日。吴郎把院子插上了篱笆以防外人进入,那位寡妇找杜甫,求他写信给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杜甫的牵挂太多,家国、人民、亲朋以至于隔壁的邻居,他为苦难而生而议论而抒情,心情的郁结导致诗的郁结,心境的悲凉带来了风格的悲凉,一种独特诗风——沉郁顿挫,在时代悲风苦雨的浸染下,在遍地刀兵水火的锻造中,在人民血泪的凝聚里,形成了,闪烁了,放射出中国诗史上壮采绝伦的光芒。这里有太多的苦难,但更有在对苦难的负载中显现出的伟大和坚强;这里有太重的伤感,但更有在冲决伤感后表现出的沉雄和坚毅;这里有太深的无奈,但更有击退无奈后重现出的高歌猛进。而这种豪逸与沉郁兼有、奔放与婉转并存的独特诗风,犹如盛唐西天的晚霞。五读:拓展阅读请将此诗与《旅夜书怀》对读,分析这两首诗在意境和章法上的不同。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阁夜》和《旅夜抒怀》的意境都很雄阔,细细比较,二者又有不同。《阁夜》的意境悲壮萧瑟,《旅夜抒怀》的意境高朗壮阔。《阁夜》中,短景、天涯、霜雪、寒宵等意象传达出来的是寒冷萧条的气氛,鼓角、星河传达出来的是征战和动荡的气息,全诗景象宏阔壮观,终究摆脱不了悲凉和萧瑟。《旅夜抒怀》中,细草、微风、危樯、独夜舟描绘出风清气和的春夜,“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描绘出疏朗高远的广阔空间,两组意象形成微弱渺小和宏阔壮观的对比,表现了作者置身于天地之间的渺小和无助,但其中的悲慨之气不如《阁夜》浓重。这两首诗在章法上也不同:《阁夜》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即使在写景当中也寄寓了作者丰富的人生感慨。《旅夜抒怀》前两联是旅夜所见,后两联是抒怀,景和情互相对照,互相生发,非常和谐。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来。——《登高》杜甫,字子美,他授检校工部员外郎,故称杜工部,又授左拾遗(谏官),故又称“杜拾遗”。他的诗反映唐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故有“诗史”之称。他的诗表达悲天悯人情怀,济世安民思想,以及其高尚人格和完美技巧,故又有“诗圣”之称,并被推崇为现实主义诗派的代表。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更被宗代江西派奉为鼻祖,著有《杜工部集》。“阁夜”,即西阁之夜。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郭英乂、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题解背景2诗人流寓于荒僻的山城,面对峡江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感慨万千。他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力图在内心超越令人悲伤的现实。于是写下了这首“有无穷之思”的诗篇。诗歌归类:按照形式,属七言律诗;按照有无完整的故事情节,是一首抒情诗;按照内容,属于即景感怀诗。阁夜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1、“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这一联交代了什么要素?“岁暮”,交代时间转眼一年将尽,有韶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感,稍稍流露出凄苦的心境。“天涯”,称所在地夔州,有客居天涯自伤飘泊凄寒,“宵”这里指黎明前,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为下文写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铺垫。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听觉、视觉。借听觉写出了兵草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音调铿锵;下句借视觉写出了山川雄浑壮阔,音调转柔。“影”摇曳,破碎,就像自己的一生和时局的动荡。表现出诗人对山河的赞美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典故出处(曹操)闻衡善击鼓,召为鼓史,因大会宾客,阅试音节……次至衡,衡方为《渔阳》参挝,蹀躞而前,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后汉书·祢衡传》元光(武帝年号)中,天星尽摇,上以问候星者,对曰:‘星摇者,民劳也。’后伐四夷,百姓劳于兵革。——《汉书·天文志》3、“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这一联你读懂了什么?写“野哭”而多至“千家”,这是战乱造成的,何至“千家”皆哭?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灾难;“夷歌”,显示了地方风情。前后两句形成对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写这两个人物的用意何在?典故出处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三国志·诸葛亮传》至乎临谷为塞,因山为障;峻塍埒长城,豁险吞若巨防。一人守隘,万夫莫向;公孙跃马而称帝,刘宗(刘备)下辇而自王。——左思《蜀都赋》诗人用事之妙在于,将眼前景、古时事与心中情巧妙地合而为一,而使人不觉得这是用事。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白帝庙,而引起无限感慨。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枭雄,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掩埋于黄土,化为历史的尘埃,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写这两个人物的用意何在?探究讨论:自由朗读,思考:杜甫在这首诗中感慨万千,说说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感慨,诗人对什么事最为忧伤?对国家战事不断和民生艰难的忧虑——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时
本文标题:《阁夜》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573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