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人类将走向无性别时代
人类将走向无性别时代性别是一种存在,也是一种生存方式。性别也经历了起源、产生、发展的过程,性别是可以选择的,也可以改变,性别最终会消失。70多年前,人类首例变性手术成功,举世震惊,被世人视为大逆不道。到了1990年,中国公开报道的第一例变性手术在上海完成,从此,“变性人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之一。我国第一位专门研究易性癖病和性别畸形的医学博士是36岁的陈焕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施行了百余例变性手术,其中有80%是陈博士所为,他被誉为中国首席“变性大师”。采访中,陈博士向我们详细讲述了有关“性别”这一特殊研究课题的最新进展。人类有七种性别?在我们一般人的眼中,世上除了女人就是男人,而陈博士告诉我们,目前国内外关于性别的划分有四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最多的一种认为人类性别分七种。他说,传统的理论就是将人分为男性与女性,实际上在纯粹的男和女之间,还存在其他的性别生存状态。因为人也是地球上的生物之一,而生物是具有多样性的,不同物种之间和同一物种内部都是如此。但大部分人对性别的多样性理论感到恐慌。因为在人类发展史上,整个社会所有的法律、道德、伦理等构架,全部都建立在二分法(非男即女)的基础上。一旦打破了这个基础必然引起一系列的大混乱。目前专家提出的不同的分类主要有四种:第一类是最普遍的一种分法,即传统意义上的非男即女。第二类分为四种:男、女和男(改变性别后的男)、女(改变性别后的女)。第三类分为五种:男性、偏男性、两性人、偏女性、女性(1993年美国人划分)。第四类分为七种:男、女、男性两性畸形(指染色体为46XY,但外形像女性);女性两性畸形(指染色体为46XX或有卵巢,但外形像男性)、真两性畸形(指染色体本身异常,性腺有两套,男女兼备,这类患者比较少见)、男(改变性别后的男)、女(改变性别后的女)。四分法是陈博士的分法,他认为五分法和七分法都有缺陷,因为畸形不应该作为一类性别来分,就像缺了口的茶杯不能作为一类茶杯来分类一样。所以,有缺陷的畸形人不能作为性别的一种分类。性别是先天的?“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一个重要的基本事实:性和性别之间的差别。性是你所看到的,性别则是你所感觉到的。这两者之间的协调对人类的幸福是至关重要的。”这是著名精神病学、性学和内分泌学专家HarryBenjamin博士关于“性”和“性别”的精辟论述。陈博士说,广义上性别应该分为三种:生理性别、心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如果这三者协调统一,这个人不存在问题。而很多来看病的人,恰恰就是这三者不协调。这就是我们要进行性别研究的意义。在一个小孩出生后到3岁之前,其心理性别还没有形成,即还没有产生心理上的性别的自我认知,这个时候应该以生理性别优先;一旦3岁之后,个体的心理性别确定了,个体认识到自己是男或是女,这个时候应该实行心理性别优先的原则。这个观点目前在国际学术界已经公认了,但在国内,许多专家和学者并不承认或者说对此还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由此当然也就造成了许许多多的人生悲剧。不久前陈博士参与央视《今日说法》讨论了一个典型案件:这是发生在四川成都的一个案例。20年前,一个叫史彬的14岁男孩和他16岁的哥哥一起做手术,当时的医生把他哥哥做成了男孩,把他做成了女孩,因为当时这个小男孩睾丸发育得不好等等。结果20年后,这个34岁的患者和医院打官司,要求医疗赔偿数十万元。因为,“他”至今还是无法去做女人。这个案子一审败诉,据报道是因为过了诉讼时效等原因。其实,一个14岁的小孩,其心理性别已经基本确定了,如果“他”是女性心理,是可以做成女性的。这个患者如今已经34岁了,跟一个大小伙子一样,他就是完全做不了女人,因为他的心理转变不了了。这个案件说明,患者有了心理性别以后,就应该以心理性别优先。但是,目前全世界的法律都只优先承认生理性别。而绝大多数的心理专家进行的研究都表明,心理性别一旦确定,是无法改变的,惟一的办法就是上手术台,通过整形美容外科医生的手术刀去重塑一个新的性别,并使其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统一。最近美国的一个十分棘手的案子则可以说明现在有关性别研究的趋势和困惑:生理和心理的矛盾,我们将如何摆脱?什么样的人才能算男人?一位女性经过一系列手术后变成了男性,娶了一位妻子,因为不能生育,领养了一个孩子,后来离婚时两人在法庭上都争着要这个孩子的监护权。这位妻子的辩护律师表明,通过查染色体证实,他丈夫其实是一个女人(因为其染色体是46xx,系女性)。丈夫当然应该且必然是男性,以此推论其不能以丈夫的资格抚养孩子。这位丈夫也请了辩护律师。另外,法庭还请了许多专家,但到目前为止,法官还无法断案。陈博士说,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鉴定一个人是男性还是女性,到底需要哪些本质特征?仅仅是靠查染色体吗?假如一个人的染色体不是所谓我们传统上所认同的标准:46xx是女性和46xy是男性,那我们该怎么办?这些问题在美国引起了一场大讨论。实际上,很多专家跟我们的意见一样,认为还是应该尊重人的心理状况。性别是后天形成的?在很多案例中,许多从小被当成女孩养的男孩最后变成了女性心理,但并不是每个这种环境的小孩都会这样,因此,“性别是后天培养的”是一个不能逆向成立的学说,很多专家不同意这种说法。关于这个问题,陈博士讲了国外一个经典案例:一位医生在上手术台前为提神喝了点酒,为两位双胞胎婴儿做包皮环切手术,做完一个手术后,酒劲上来了,一不小心把一个婴儿的生殖器切掉了,没办法,只好把孩子的父母找来讨论。当时医学界主导的思想是:心理性别是后天养成的,男孩可以当女孩养而最终成为女孩。于是后来决定彻底给小孩做了女性手术。后来小孩长到十几岁,长成了一个小姑娘,特别可爱。于是,这个现象被当成了重大的科研发现,当时发表了很多论文,认为心理性别是后天学而得之的。哪知道好景不长,这个小孩长到了十六七岁,到了青春发育期,开始有了性冲动,结果她不喜欢男孩,喜欢女孩。家长赶紧又把当时的医生找来研究,最后只好又做成男性。这个小孩现在已经结婚了,抱养了一个孩子,过得很好。这时,科学界又得出了一个结论,心理性别恐怕是遗传主导决定的,后天无法培养。于是所有的教科书的论调又全部改过来了。现在在美国,心理性别到底是遗传的还是后天的,到现在还没有定论。性别最终会消失?陈博士认为,性别是一种存在,是一种生存方式。人类对性别本身的认识也经历了性别的起源、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性别是可以选择的,也可以改变,性别最终会消失。只是性别消失的时间目前还无法作出精确的预计。为什么这样说?一是从人文方面来分析,十几年前,社会上男女外形是分得很清的,到后来,好多男孩从后面看都是长发飘飘的。同时,无论是电影、时尚、媒体,都在宣扬一种非男非女的中间状态,像很多服装设计师,男女装的差别越来越小,发型也是一样。可以看出,社会已经刻意不太强调性别,偏向于中间状态。二是从自然科学方面来探讨,可以发现性别消失是一种可预见的结果。人类之所以分为男女,是建立男女性生殖器官的不同之上的,而生殖器官的主要功能是生育后代和性享乐。先说生育后代,随着21世纪生物技术的发展,这个任务太简单了,人造子宫意味着机器可以生孩子,男人也可以生育。随着基因密码的不断解开,想要什么样的孩子都可以提前预定。那时候,孩子真正是国家的孩子,生孩子是国家的事,人们完全可以不用生孩子。所以,基于男女性别差异的生殖器官的第一大功能——生殖功能就消失了。当生殖功能消失后,生殖器官就必然会逐渐退化而消失。再说第二个性享乐功能。人类的情感交流有四种方式: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及自恋。从宏观角度讲,这四类人中,只有一类人即异性恋是基于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别而来获得性享乐的。其他三类人都可以不需要通过有性别的差异来获得性享乐。另外,从人类整体发展的状况还可以看出,其实,人类自己就一直在悄悄地、不自觉地填补性别差异的鸿沟,其结果也必然是性别的差异慢慢地消失。另外,陈博士接着分析说,我认为,人类进化发展至今并没有和动物拉开本质意义上的距离。人类还是在和所有的动物一样,为食和性而奔波。这两个目标推动了人类(和动物社会)的发展,如果要说人类真正意义上与动物拉开距离,那将必然是等到到了某一天,人们不必再从这两样东西上获得愉悦,而是追求一种真正高层次的“享乐”。随着生物和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完全可以预见,到了一定阶段,人类必须找到不同于简单的食和性的享乐方式。这个结果肯定有一天会实现,只是现在人们还缺乏足够的想像力。陈博士说,现在性别已经成为一种隐私,是继年龄之后的第二个隐私,将来必须受到每个人的尊重和保护。比如在北美,写求职信和填简历等表格都可以不填性别。这一方面是女性主义想忽略性别差异,缩小性别歧视。国内一些公司也仿效国外不填性别,因为填上后就会产生一个不公平的主观判断。另一方面是因为性别只是一种生存方式,不管以男性生存还是以女性生存,其实都只是一种生存方式而已,不必也不值得引起太多的大惊小怪和联想。未来,我想,一个真正良性的社会构架,应该允许人们按照自己感觉幸福和快乐的生存方式去生存,只要他满足三个前提:第一,没有违反各种法律规范;第二,没有损害国家和第三人的利益;第三,遵守特定时期的各种道德、伦理等规范。变性别欲者之酸甜苦辣长期以来,主流社会将人类分为男性和女性、且以二元性别来型塑和赋予他/她特定的社会性别身份与性别角色,而无视了染色体性别、解剖学(内外生殖器)性别或荷尔蒙性别等多元生理性别的存在,以及由此差异导致的与男女二元性别认同部分或全部相违的跨性别人群的存在。其中,双性人、同性恋、变性人等,通过近年来媒体的报道,日益为大众所熟悉。尤其对变性人的炒作比比皆是。互联网上,“中国变性第一人”、“安徽变性第一人”、“英国变性第一人”……条目不一而足。这些文字几乎是对变性者个人故事的报道——他(她)们的童年,他(她)们内心对成为异性的渴望,他(她)们接受手术后的生活;将变性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放在较为广阔的背景中加以思考的几乎为零。因此,大众对变性的了解并不意味着理解,更不代表包容。在百度的“变性吧”里,攻击变性者的言论随处可见。有指责他(她)们怯弱,说“要变性的人是思想不坚定”;有直接谩骂其为“一群疯子,不知道怎么想的”,说什么“人不能闲着,闲下来就想那些变态、低级的东西”……硬是将变性与道德情趣挂钩。2007年由外研社翻译出版的美国历史学家乔安娜·迈耶罗维茨的《性别是如何改变的?(HowSexChanged--AHistoryofTranssexualityintheUnitedStates)》一书,从20世纪初在欧洲出现的性别实验,到1952年被媒体曝光接受了变性别手术的克里斯蒂娜·乔根森的传奇故事,再到今天日益壮大的跨性别运动,引领着读者回顾变性别欲的历史,探讨生理性别(sex)、社会性别(gender)和心理性别(sexuality)的交织关系及文化含义。作为一部学术著作,它尚未为大众所知。但正如美国学人苏珊·斯特赖克评价的那样:“这是迄今为止有关变性别欲历史的最为杰出的作品。对该领域的研究者而言,它提供了一个坚实的起点;对希望了解这个话题的人来说,它又是一部浅显易懂、妙趣横生的入门读物。”它为人们提供了看待性别问题的另一个视角,让我们能够从更复杂多元的层面去考量性别的文化意涵,自觉地摒弃僵化的性别二元观去包揽一切性别问题并予以道德评判。“易性癖”与“变性人”“变性别欲者”一词,是《性别是如何改变的?》的译者对原著“transsexuality”的翻译,指那些希望改变性别特征(不论是否实施了变性别手术)的人。这类人与变装者及同性恋者有所不同,其要改变的首先是生理性别特征,然后才是社会性别角色。从表现上看,变性别欲者与变装者和同性恋者有一些相似之举,但本质上不同。变性别欲者是性别认同障碍,变装者主要是社会性别层面的问题,同性恋者则是性取向层面的问题。由于性染色体的异变或性荷尔蒙分泌等的影响,“变性别欲者”的心理性别(性别身份认知)与其解剖学上的生理性别不一致,不能认同与接受自己解剖学上的生理性别。男的自认并渴望自己为窈窕淑女,女的则视自己并愿为英俊少年。尤其是到青春期,内心更是极度矛盾和痛苦,不少人服用性激素以图改变第二性征,有人在不能
本文标题:人类将走向无性别时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58329 .html